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了,有辦法弄兩份憑信麼,路上要用的……」

  「有,市西門頭的瘸子張,做得一手好票憑,而且口風緊,信用好,多花點錢的話,還能弄到真正的官鑒和籤押。」

  「好,你的經費不要動,這些現拿去用……」

  我數了六枚銀寶,交給他作為費用,又交代了另外一些需要採買的東西。

  然後等他出門戶,我也換身衣服從後宅攀牆跳出去,隱隱跟著他,直到進入一個私宅,被一個滿臉橫肉的瘸子迎了進去。

  然後觀察了一會,發現並沒有其他人出入,也沒有特別可疑的人滯留附近,都是些尋常扯你與雞毛蒜皮瑣碎的市井街坊什麼的,嗯,這只是一點確保的措施而已。

  蘇長生在這裡守候了這麼久,見到我之後,也沒有任何質疑或是多問,只有服從和努力做好的意願,讓我心裡多少有些不踏實。

  我慢慢散步回來,又多繞了一圈,勘看了附近幾條街道的情形和位置,記住幾個可能用的上的要點,腦中自然勾勒出一條乘亂脫身的後備路線。

  所謂的,魔鬼都在細節中。然後我拎著買來的東西,在天井裡用酒水,配製成對皮膚刺激性不那麼大的塗料。

  完全變成另一個人的人皮面具什麼的,那是YY,不過通過局部的改變和強調特徵,來誤導別人,卻還是可以辦到的,只是需要定期補充。

  這個時候我聽到了某種聲響,清冷的店鋪里,卻多了一名訪客,他有些難以置信的仔細看了看我之後,然後才吐出一句話。

  「羅生,別來無恙否……」

  我心情一下錯綜複雜加上凌亂起來。

  第35章 舊識,驚聞

  「浣熊?……你還活著麼……」

  我有些遲疑道,許多深藏在記憶的東西,像是打開了開關一般的泉湧出來。

  對方生的一副五短身材,圓臉短鼻凹眼窩,活脫脫就像是會行走的浣熊,當然他的名字叫黃雄,曾經的身份是安東會館的協理,現在則打扮成了一個慣見的行腳商人。

  不過他還有其他的身份,比如來自南朝比我資歷更老的前教頭和前輩,或者說此次失敗的洛陽行事的召集人和聯絡人之一。

  如果不是他的出現,我甚至還不知道,和我一樣長期呆在洛陽的暗線,居然有這麼多。

  並且長期,或者短期的形成各種掩護身份,甚至在當地娶妻生子,因為這些命令才浮出水面的,只是因為某些梁公寶藏的線索。

  沒錯,就是「梁公寶藏」,而我的前身被招募訓練和改換身份,寄名安東藩羅氏門下子弟,以修學為名跑到洛陽潛伏的這些年,多少也和這個坑爹的理由有關。

  不過作為穿越者前輩留下來的東西,豈又是那麼入手的麼,說它坑爹就是因為梁公寶藏在這個世上的傳聞很多,但是靠譜的很少。

  而且挖掘出來大多數是個坑人的東西,畢竟作為梁公留下諸多個人惡意趣味的一部分,穿越者的便宜不是那麼好占的。

  很多時候,費勁千辛萬苦和各種代價,挖掘破解進去後得到的只是一些相對於投入,嚴重不對等的無聊收穫,乾脆讓一些人啼笑皆非或是毫無價值東西。

  比如梁公當年打破的一個花瓶,或是專用的酒杯等生活用具。但是很是有很多人堅信,梁公把真正的傳承和密藏,隱匿在這些真真假假的傳聞中。

  比如我的前身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野心和欲望,其中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梁公寶藏的線索,然後依靠這個發現,獲得財富和名聲,早早退休,通過嶺南諸道回到海外去,過上荒淫無道,混吃等死的藩領貴族生活。

  結果常年下來,包括這隻浣熊在內的,諸多前人,似乎就因此被坑了好幾次,浪費了不少時間和投入,才在洛陽重新找到線索的……

  作為梁公曾經長期居住,並且指導和參與重建的洛都城,實在與西京長安城,有太多不一樣的東西,再加上後來京畿梁氏為首的龍武系,專權攝政的時代,也留下了很多梁氏特色歷史痕跡和烙印。

  當年梁公身後留下的嶺西、南海、京畿一門三家,號稱無地藩主,最盛時幾乎管領了從南海到嶺西,從凍土冰原到,數大洲之間,唐人踏足的土地上。

  直到乙未之變前,洛都城都在專權的梁氏一族營造下,愈發險固雄奇,增建不知道凡幾。

  因此才能在後來歷次的中原爭戰,到南海梁氏發起的,所謂海藩聯軍興師復仇的北伐運動,以及梁夏支持的西軍東進的狂潮中,最終得以保全下來,成為中原腹地曠日持久的拉鋸和大戰中,少數幾座沒有淪陷和遭兵的城池。

  在這期間,多賴作為居中緩衝的京畿梁氏覆滅後,南海梁氏和嶺西梁夏的後人之間,因為海陸利益和分歧,以及對待和處置宗室的態度,也開始漸行漸遠,這才給了被各地輪流上都兵馬,壓制和屠戮了無數次的李唐皇室,重興的一線生機。

  當地的守臣和世族門閥,以洛都為籌碼與西軍妥協,引入了作為梁氏大夏的附庸政權,短暫存在於安西北庭境內,所謂北唐一脈的承光帝李文革,重續皇統這才有了當今洛都天子的十幾代世系,以及後來權臣一族崛起的插曲和淵源。

  不過……這次不一樣,因為據說其中,有梁氏天書的消息,說是梁公晚年,將畢生所得和學識,歸總成六大卷,留在京畿的宗家作為傳世之寶,因為梁公一生武功卓隆而學究天人,不類凡俗之世,被諸多教派活著認定為,行走地上的天人神眷之屬,因此梁氏遺書,也被牽強附會的稱為梁公天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