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孫兒。”楊堅得了孫子的孝敬,再看下首站著的兒子,越發覺得臉上掛不住,抱著孫子兩人一人吃了個梨,聽外頭下人通傳說左右僕射楊素蘇威並長孫晟求見,這才拍拍楊昭的背道,“去罷,陪你祖母說說話,祖父與大臣們有要事要談。”

  楊昭點點頭,行禮告退,自有僕人上前來領他,往仁義宮去了。

  楊素蘇威長孫晟等人入內,說的是突厥的景況和兵事。

  楊廣將奏表奉上,稟奏道,“東突厥思力俟斤率領部眾侵襲漠河以南,擄掠西突厥啟民可汗部族男女雜畜二十餘萬,啟民可汗派使臣入長安,已被兒臣安排在驛館住下了。”

  啟民可汗派使者入朝是來求救的。

  東西突厥分而治之歷來是大隋的目的,思力俟斤想吞併西突厥,大隋不會坐視不理,楊廣收了突厥使者的奏表,一大早過來仁壽宮,便是找皇帝商議此事。

  三月春日回暖,出兵征伐思力俟斤,宜早不宜遲。

  長孫晟出列行禮,亦是主戰。

  蘇威楊素等人附議,楊堅著令楊素為行軍元帥,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往雲州,攻打突厥。

  楊素領命,這件事便定了下來,舉薦朝中幾名武將隨他一道趕往雲州攻打突厥。

  楊堅大筆一揮准了,著趙芬擬定了文書,交由突厥使臣一併送往邊關。

  朝中有御史彈劾蜀王楊秀獵捕山獠充當宦官,導致山獠反叛,蜀王車馬衣物違背禮制,興建宮殿堪比皇宮,楊堅本也不喜四子楊秀,知曉這是楊秀做得出來的事,當即便擬定了聖旨,派人送往蜀地,詔令楊秀回京待查。

  因著昨夜仁壽宮出了事端,楊堅今晨聽了御史大夫彈劾楊秀,心情越發不好,說完朝事便讓群臣退下了。

  楊廣對太子妃被杖責一事未置一詞,行事態度一如既往,臣子們下去後也只關心帝後身體如何,皇帝心上沒再多添堵,只覺兒子熨帖,賞賜誇讚了楊昭一通,還覺得不夠,他不好去探望太子妃,對東宮的賞賜便越見豐厚。

  四十大板確實很重,縱是有紫氣在這,賀盾也臥病在床了好幾日,骨頭才不那麼疼了,傷口開始結痂。

  楊堅派人送來的東西堆滿了房間,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地契藥材什麼都有。

  賀盾埋在禮物堆里哭笑不得,知道楊堅睡了一覺頭腦清醒了,覺得做錯事,一國之君又不好道歉,便一波接著一波的賞賜她東西了。

  獨孤伽羅與楊堅之間的感情債已經夠楊堅頭疼的了,賀盾不想楊堅在打了她這件事糾結費心,一一接受了楊堅的賞賜,寫了封信讓銘心送去給楊堅了。

  賀盾趴在床榻上養病,聽楊廣帶回消息說皇后給皇帝道了歉,兩人已經和好如初,讓她不必掛心。

  如果是相互道歉便能和好如初的事,楊堅寵幸美人不需要偷偷摸摸,獨孤伽羅也不會衝動崩潰得當場打死了人。

  賀盾沒法不掛心,身體半好不好的就爬起來了,好在春天一過,楊堅獨孤伽羅自仁壽宮回了長安,她和楊昭每日都能去給獨孤伽羅請安請脈。

  能就近看管著,總比當真出了事,鞭長莫及的好。

  只很快賀盾便束手無策了。

  獨孤伽羅還是照往常一樣的伺候楊堅的生活起居,吃齋念佛和以往並沒有什麼分別,恩愛如初,但賀盾知道這一切都是假象,獨孤伽羅營造給楊堅和大家看的假象。

  賀盾與楊堅提起過,讓他好好與獨孤伽羅談談心,至少認認真真的陪伴和真誠的歉意會讓獨孤伽羅不這麼心灰意冷,可楊堅不以為意,享受著妻子的妥協理所當然,似乎連句像樣的道歉都沒有。

  楊堅依然如以往一樣專寵獨孤伽羅一人,天下人都以為善妒專寵的獨孤皇后該知足了,包括楊堅在內。

  破鏡如何重圓,發生過的事實實放在了獨孤伽羅心裡,她不再管宮裡有多少漂亮的婢女宮人,也不再管朝堂之事就是證明。

  賀盾知曉記載上獨孤伽羅的壽數是哪年哪月,再加上出了仁壽宮這樣的事情,日子過一天心裡煎熬一天,晚間看過獨孤伽羅,察覺她有了萬念俱灰的厭世之意,雖是知道楊堅現在固執得旁人完全勸不動,心裡還是存了一絲希望,去尋了楊堅,被楊堅痛罵了一頓,說她莫名其妙不知所謂,長輩的事輪不到她指手畫腳。

  賀盾心焦又無法,明說了她卜卦到獨孤伽羅不是長壽之相,壽數就在今年,希望能引起楊堅的重視。

  楊堅當場便派御醫去看了,御醫只說皇后鳳體安康,雖是心氣鬱結,但沒什麼大礙,開了兩副藥吃吃便好了。

  賀盾的話就顯得十分晦氣,楊堅勃然大怒,這次沒給她吃板子,直接把她關進牢房了。

  賀盾被帶走後,楊堅還余怒未消,罵賀盾身為小輩隨意插手長輩的事,罵太子治家不嚴夫綱不振,管不好自己的太子妃,讓太子停了手上的事務,交還國政閉門思過。

  期間楊素率領各路兵將大破突厥,一路往北追擊思力俟斤,輾轉六十餘里追擊掩殺,使計將東突厥大軍殺得四散而逃。

  戰勝後楊素將俘獲的人、畜,連帶著先前被思力俟斤俘虜的西突厥部族如數奉還給了啟民可汗。

  至此北疆安定,啟民可汗上表感謝大隋,感恩戴德並俯首稱臣,歌功頌德的奏表讓皇帝看得龍心大悅。

  楊素已官至宰相,此次立了大功,楊堅封賞楊玄感為柱國,楊玄縱進封淮南公,楊家族人遍布朝野,弟弟楊約、叔父楊思文、楊文紀、族父楊異等人皆為尚書,位列公卿,兒子皆為柱國、刺史,內外親戚和下屬官員都在顯要之職,楊素顯貴,亘古未有之。

  詔令太子交還政務閉門思過的旨意傳下來的時候,楊廣正酒樓設宴為大勝而歸的楊素接風洗塵。

  郭衍段達等人也在,接了旨意,幾人都有些吃驚愕然,郭衍雖是未曾明說,但言語間頗有怨言。

  楊廣心裡不悅,卻未顯露在臉上,只喝著茶,心不在焉地想著他的太子妃終於把自己搞進大牢里去了,這時候蹲在大牢里,也不知被嚇成了什麼模樣。

  楊素素來張揚慣了,聽了郭衍抱怨太子妃不安於室,手裡的酒樽重重擱在了案几上,盯著郭衍冷笑道,“且不說太子妃這些年誠心輔佐太子招攬人才,奔波種糧把并州江南變成了富庶之地,廢立太子之事朝中多有將官支持偏幫太子妃功不可沒,單說太子妃為你家老母親治病診脈、把人從閻羅王手裡搶回來這一點,郭大人你也沒底對太子妃妄口巴舌,沒道理太子妃為你家人的性命奔波勞累,輪到皇后這就是多管閒事了。”

  楊素目光鄙夷,郭衍臉色驟然漲得通紅,立刻就要開口爭執辯駁,楊廣適時擺手勸道,“此事沒什麼關礙,往後各自小心行事便可,都散了罷。”

  郭衍論官位沒有楊素高,論脾性不如楊素張揚不羈,楊廣溫言笑著安撫了兩句,起身親自把郭衍送出了門,郭衍臉上的神色這才緩和些,朝楊廣拱手行禮,告罪道,“是郭某逾越失言了,還請太子勿怪。”

  楊廣應了一聲,等人走遠了,臉上的神色才淡下來,廂房裡便只剩了他與楊素兩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