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是父皇和母后的親生兒子,是趙家的子孫,是這江山的新主人,這一點,永遠,也不會改變!

  倒是新皇后鄧玉嬋,聽到盧湛和喬小如離開的消息,落寞的苦笑了笑,搖頭嘆息。

  她比昭華帝看得更清楚,盧湛,肯定會回來的。

  到時將是何等一番腥風血雨,沒有人能預估。

  昭華帝心裡一塊心病去掉了,心情也舒爽了,就騰出手來繼續對付蕭家了。

  當然,對付蕭家不過是順帶的,他的最終目的是三皇子。

  刑部審訊之後,蕭家最後的下場是家產查抄充公,全族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流放嶺南。

  這還是昭華帝看在蕭家到底勉強算得上一個皇家親戚的份上開了恩,沒有把他們的臉面下死勁兒的往地上踩,否則的話,就要將蕭家的女人們送入教坊了。

  三皇子氣得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來,昭華帝這是生生打他的臉,故意做給他看的啊!

  三皇子怒氣沖沖直奔乾清宮找昭華帝算帳,昭華帝冷笑著將蕭家案子的結案捲軸扔給他,冷笑著讓他自己看。

  “蕭家作惡多端,國法難容,同樣都是朕的子民,朕如何包庇?老三,你也不小了,這麼簡單的道理也不懂嗎?看來讀了這麼久的書,你還是一點長進都沒有啊!”

  三皇子看也不看那捲軸,目中怒火熊熊,盯著昭華帝冷笑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說的好聽,也不過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罷了!得罪了你的是我,你有本事就沖我來,何必拿蕭家開刀?呵呵,作惡多端?國法難容?這種鬼話你也說得出口?不嫌噁心嗎!”

  “你簡直不可理喻!”昭華帝大怒,厲喝來人,喝命三皇子滾出去跪著。

  三皇子脊梁骨挺得筆直,連連冷笑。

  昭華帝氣結,無不嘲諷的亦冷笑道:“不去嗎?要不要朕傳旨把蕭貴妃叫來,讓她好好教導教導你何為君上、何為君臣尊卑啊?”

  三皇子眼皮子狠狠一跳,胸膛急速起伏,咬牙忍下了這口氣,怒氣沖衝出了乾清宮跪在了路邊。

  當時剛剛過午,昭華帝就這麼讓他跪著,跪到了晚上。

  到了晚上,因為蕭家一族的下落而急怒攻心病倒的蕭太妃——昔日的蕭貴妃才得到消息,又氣又急差點兒沒暈過去,當即命人更衣,顫巍巍的去命人扶著去找太后——昔日的皇后。

  她倒是個識趣的,不敢直接去找昭華帝,想要求著太后幫一把。

  如今她們這些算是前朝的嬪妃還有什麼可爭的?皇上都沒了!

  好歹宮裡頭相處了這麼多年,太后如今已經穩穩噹噹贏了她,想來也會不計前嫌給她幾分面子。

  但是,太后並沒有見她。

  太后身邊的嬤嬤直接把人在慈寧宮外攔住了,委婉的表示皇后病中不宜招待,且已經睡下了,請太妃娘娘見諒。

  蕭太妃求了幾句,最終到底流著淚離開了。

  這才回過神來,太后未必便是真心不願意幫她,而是太后如今的身份十分尷尬。

  因為那些比真事兒還真的流言,加上先帝死的蹊蹺,太后與新帝之間的關係哪裡還像當日那般親近?二人心中也已早種下嫌隙。

  她請太后幫忙向新帝求情,太后怎麼可能答應呢?

  蕭太妃淚流滿面,喃喃的念道:“報應、報應!這是報應啊……”

  當初發現了端倪,她只想將這潭水攪混,只想讓太子和盧湛兩敗俱傷,卻不料變故橫生,先帝一死,什麼都超出控制了!

  倒害的她的兒子和族人,落得了如此下場!

  蕭太妃闖入乾清宮,含淚求情。

  三皇子看得眼睛冒火,心如灼燒,恨不得衝上去將昭華帝暴打一頓打死拉倒,卻不得不死死的忍著。

  昭華帝倒是給了蕭太妃幾分面子。

  但是卻暗示三皇子上書請罪,自請去守皇陵。

  蕭太妃臉色煞白,咬著牙應了。

  三皇子憤怒至極,咬得嘴唇都見了血,他不甘、不平。

  可現在哪裡還是他可以講道理的時候?自己的母妃已經如此低聲下氣了,他還要母妃怎樣?

  少不得隱忍認下。

  次日,三皇子上書請罪,自言不該出言不遜冒犯皇上,請皇上懲罰。

  昭華帝正等著呢,陰沉沉一笑,將這話認下了,當朝訓斥了三皇子一番,將他親王的爵位貶斥為郡王,又罰他去守皇陵,美名其曰:修身養性。

  三皇子大怒,明明說好是讓他自請守陵,結果變成了受罰,且好端端的一個親王變成了郡王,換誰誰也受不了啊!

  好在他如今終於算是看清楚了幾分當前局勢,沒有當場跟昭華帝鬧起來,忍氣吞聲的去了皇陵。

  昭華帝心下未免有點可惜:他等著三皇子鬧呢,一旦三皇子鬧起來,就等於遞給他一個現成的把柄,這郡王他也別想做了,直接就是庶民吧!

  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表示他就沒轍了。

  三皇子去守陵不到半個月,便被貶為了庶民,據說是損毀了皇陵的要緊物件,簡直就是對列祖列宗不孝!

  蕭太妃得到消息,在寢宮投繯自盡。

  再說盧湛一行人,路上根本不敢停留,一路輕車簡行直奔蜀地而去。

  好在這兩三年來,在古青鋒和喬小如的努力下,生意網鋪的很寬,一路上基本上都有接應之處,並沒有浪費時間。

  ☆、第1494章 古青鋒的身世

  一個月後,終於入蜀。眾人這才大大鬆了口氣。

  盧湛受封親王,自然要在蜀中最繁華的中心城市落腳,一家人便去了成都。

  地方官府接應,安排一行人在驛館住下。

  既然受封在此,少不了要建王府。

  剛一到地方,盧湛便命地方官大張旗鼓的選址、建府,折騰得熱火朝天。

  儼然一副要在蜀中落地生根、長長久久生活下去的架勢。

  這一半是做給昭華帝看的,一半卻是認真的。

  待蜀中這邊穩定下來,站穩了腳跟,他是要進京的,並且越快越好。

  他不知道自己這一去,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以及,還能不能回來。

  如果回不來了,這就是妻兒的保命之地。

  既然這一塊地盤如今是他的封地,他就要把這一塊地盤變成實實在在的屬於他的勢力。即便昭華帝想要做什麼,也不能夠。

  他手裡這些人手是遠遠不夠用的,不過,在離京之時已經給西北的岳天翔去了信,岳大哥會派人來的。

  他要了三千人,相信岳大哥不會拒絕他,算算時日,差不多也該到了。

  有了這三千精銳,再招募三五千新兵,加上從京中帶來的這六百親兵,將蜀中官府掌控在手中,再聯絡起來當地的幾大勢力,足矣。

  蜀中天高皇帝遠,知府也罷、縣令也罷,大多都不太搭理朝廷中事,對新帝還不到忠心耿耿肯為他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步。

  盧湛觀察了一番,拉攏了幾個,余者只要保持中立便可。

  至於幾個要緊的官員身後,都安排了親衛監視著,萬一有什麼異動,先殺了再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