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駁回,不准。」
作者有話要說: 江遲:臣只是想稍微稍微提前一點兒……
希望大家不要罵遲遲
一直默默的思宇竟然說話了,震驚中~麼麼噠
第80章 謀逆(上)
入秋的時候總是要下雨的, 北地一片泥濘,宮裡各處都鋪滿了各式石板, 貴人們出入皆沾不到一點兒的泥腥兒。
雨點子砸在重階金頂之上, 悶雷浩浩蕩蕩地滾動而來,轟鳴聲接連不斷,雲層遮蓋了還未黑透的天,天地一霎兒就暗下來了。
自那宣微殿的西側門裡, 拐出來一個小宮娥,在門前探頭探腦了一番,這才將裡頭的二殿下霍曲柔迎了出來。
這些時日,霍曲柔瘦了些許,也沉寂了許多, 她抬頭看那宮牆的檐下,雨絲若透明的絲線傾瀉下來,她深深地吸了口氣, 由菱角撐著傘,一路淌著水往西北的方向去了。
慢慢地在雨地里淌了許久, 再出了兩道內宮門, 這才到了目的地。
菱角抬頭看去,那宮門上寫著「掖庭」二字, 輕嘆了口氣:「殿下, 您去吧,我在門口守著。」
霍曲柔點了點頭,自己接了傘而去。
今上妃嬪不多, 後宮也沒什麼紛爭,故而在這掖庭里沒有多少宮妃,齊貴妃雖被貶來,卻並沒有受到多少苛待,只是相比從前,卻落魄了不少。
進得那其中一間宮室,齊瓊華枯坐殿中,看到女兒來了,兩行熱淚而下。
「阿桃,雨這麼大,你怎麼還跑過來?」
天下母親的心都一樣,哪怕自己身陷絕境,卻依然關心著子女。
霍曲柔眼眶紅了紅,默默地走過去,偎在娘親身邊,過了許久才絮絮叨叨地問了幾句:「娘親,這裡冷不冷?我叫人多給你添些炭火,萬莫凍著自己。」
齊瓊華抹了抹眼淚,頻頻點頭,過了一會兒才道:「你同你弟弟可去給娘親求親了?你父皇怎麼說的?」
霍曲柔想到這一節,心裡倏地跳了一下,她直起身子來,和婉道:「娘親,我同阿英去過了。」她有些心驚,有些遲疑,「父皇說,您謀害忠臣家眷,還妄圖嫁禍大姐姐,其心可誅,還是要這冷宮再呆上一些時日。只不過……」
齊瓊華心涼透了半截,喃喃自語:「我沒有,我只是想教訓教訓那個老婦……」
一夕之間從雲端墮入泥濘,她快要瘋了。
霍曲柔陪著齊瓊華垂淚,過了一時才慢慢說起:「大姐姐替您去求了情,父皇才鬆了口,下個月霜降,便將您移出去,雖然貴妃是做不成了,但到底還是父皇的侍妾,不必在這裡挨凍受苦。」
霍曲柔的話還沒有說完,已然被齊瓊華厲聲打斷。
「你和阿英兩個人去求情,都還抵不過霍枕寧那個賤/丫頭一句?阿英可是你父皇的長子,你父皇竟然一點面子都不給他?」她恨的快要將一口銀牙咬碎,切齒的恨意瀰漫在心間,「娘親沒用,竟然比不上一個死人!」
霍曲柔黯然。
太子霍齊光和她的同胞兄弟阿英霍陶光同歲,霍陶光還比霍齊光早生了四個月,可是那又如何,那時候先皇后還在世,立霍齊光為儲君天經地義。
她從前只覺得父皇偏疼大姐姐的緊,可是這麼些時日細細看來,父皇也是在關心她的,大姐姐有的,她從來都不少。只是大姐姐打小是父皇帶大的,偏疼一些也不為過——她不是也有娘親疼的麼?
她不想同娘親爭辯,想起了縈繞心頭的那樁事,掂量了許久,才遲疑道:「娘親,中原蝗災,阿英替父皇巡視災民,攏共去了兩個月,前些日子才回來,他近些日子奇怪的緊,總是同我說一些奇奇怪怪的話。」
她想起阿英的那番話,心有餘悸。
那英武的少年聲音低沉,字字令人心驚:「……民間尚且說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同東宮除了不是一個娘肚子裡爬出來的,又有什麼區別?他做的那些事兒,我也能做,前些日子的賑災,我回京時,百姓們高擎萬民傘,綿延數十里相送……我也不是做不了明君的人。」
霍曲柔驚的捂住了他的嘴,讓他謹慎。
「阿英,這種話以後不能再說,娘親如今尚在冷宮,你莫要給她招禍。」
阿英卻嗤之以鼻:「……若是我權勢在手,娘親何至於淪落至此?」他在姐姐的耳邊低言,「姐姐,萬莫小看了舅舅同我。」
外頭的雨勢愈發的大起來,她心驚膽顫地看著自己娘親,卻在自家娘親的臉上捕獲了一絲兒的滿意。
「這些我早知道。」她擊節而贊,「也許是要經過這樣一番磨難,才能激發出他的雄心。到底是自己的母親遭了難了,他能坐視不管麼?」
霍曲柔訝然地看著自己的母親,惶惑道:「娘親,你不怕阿英出事麼?」
齊瓊華搖了搖頭,緩緩地說:「阿桃,你弟弟雄才大略,天資聰穎,你甘心他做一個閒散王爺麼?」
霍曲柔拼命地搖頭,淚水奪眶而出,她抱著自家娘親,試圖說服她。
「娘親,父皇立儲十四年,阿葵的地位早已根深蒂固,若想變天,難如摘星,娘親不甘願弟弟做一位閒散王爺,難道甘願看著弟弟送死麼。」
齊瓊華卻嘴角一斜,露出了一絲兒的自得。
「我養女兒,竟養出了個不知人間疾苦的金絲雀,不知道男兒的苦處。」她搖搖頭,覺得霍曲柔今日尤其的令她喪氣,「你也許是今日才得知這些,事實上,娘親已為阿英謀劃數年。眼看著便要大業初成,卻被那國公府的老娘們給壞了事。」
作者有話要說: 江遲:臣只是想稍微稍微提前一點兒……
希望大家不要罵遲遲
一直默默的思宇竟然說話了,震驚中~麼麼噠
第80章 謀逆(上)
入秋的時候總是要下雨的, 北地一片泥濘,宮裡各處都鋪滿了各式石板, 貴人們出入皆沾不到一點兒的泥腥兒。
雨點子砸在重階金頂之上, 悶雷浩浩蕩蕩地滾動而來,轟鳴聲接連不斷,雲層遮蓋了還未黑透的天,天地一霎兒就暗下來了。
自那宣微殿的西側門裡, 拐出來一個小宮娥,在門前探頭探腦了一番,這才將裡頭的二殿下霍曲柔迎了出來。
這些時日,霍曲柔瘦了些許,也沉寂了許多, 她抬頭看那宮牆的檐下,雨絲若透明的絲線傾瀉下來,她深深地吸了口氣, 由菱角撐著傘,一路淌著水往西北的方向去了。
慢慢地在雨地里淌了許久, 再出了兩道內宮門, 這才到了目的地。
菱角抬頭看去,那宮門上寫著「掖庭」二字, 輕嘆了口氣:「殿下, 您去吧,我在門口守著。」
霍曲柔點了點頭,自己接了傘而去。
今上妃嬪不多, 後宮也沒什麼紛爭,故而在這掖庭里沒有多少宮妃,齊貴妃雖被貶來,卻並沒有受到多少苛待,只是相比從前,卻落魄了不少。
進得那其中一間宮室,齊瓊華枯坐殿中,看到女兒來了,兩行熱淚而下。
「阿桃,雨這麼大,你怎麼還跑過來?」
天下母親的心都一樣,哪怕自己身陷絕境,卻依然關心著子女。
霍曲柔眼眶紅了紅,默默地走過去,偎在娘親身邊,過了許久才絮絮叨叨地問了幾句:「娘親,這裡冷不冷?我叫人多給你添些炭火,萬莫凍著自己。」
齊瓊華抹了抹眼淚,頻頻點頭,過了一會兒才道:「你同你弟弟可去給娘親求親了?你父皇怎麼說的?」
霍曲柔想到這一節,心裡倏地跳了一下,她直起身子來,和婉道:「娘親,我同阿英去過了。」她有些心驚,有些遲疑,「父皇說,您謀害忠臣家眷,還妄圖嫁禍大姐姐,其心可誅,還是要這冷宮再呆上一些時日。只不過……」
齊瓊華心涼透了半截,喃喃自語:「我沒有,我只是想教訓教訓那個老婦……」
一夕之間從雲端墮入泥濘,她快要瘋了。
霍曲柔陪著齊瓊華垂淚,過了一時才慢慢說起:「大姐姐替您去求了情,父皇才鬆了口,下個月霜降,便將您移出去,雖然貴妃是做不成了,但到底還是父皇的侍妾,不必在這裡挨凍受苦。」
霍曲柔的話還沒有說完,已然被齊瓊華厲聲打斷。
「你和阿英兩個人去求情,都還抵不過霍枕寧那個賤/丫頭一句?阿英可是你父皇的長子,你父皇竟然一點面子都不給他?」她恨的快要將一口銀牙咬碎,切齒的恨意瀰漫在心間,「娘親沒用,竟然比不上一個死人!」
霍曲柔黯然。
太子霍齊光和她的同胞兄弟阿英霍陶光同歲,霍陶光還比霍齊光早生了四個月,可是那又如何,那時候先皇后還在世,立霍齊光為儲君天經地義。
她從前只覺得父皇偏疼大姐姐的緊,可是這麼些時日細細看來,父皇也是在關心她的,大姐姐有的,她從來都不少。只是大姐姐打小是父皇帶大的,偏疼一些也不為過——她不是也有娘親疼的麼?
她不想同娘親爭辯,想起了縈繞心頭的那樁事,掂量了許久,才遲疑道:「娘親,中原蝗災,阿英替父皇巡視災民,攏共去了兩個月,前些日子才回來,他近些日子奇怪的緊,總是同我說一些奇奇怪怪的話。」
她想起阿英的那番話,心有餘悸。
那英武的少年聲音低沉,字字令人心驚:「……民間尚且說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同東宮除了不是一個娘肚子裡爬出來的,又有什麼區別?他做的那些事兒,我也能做,前些日子的賑災,我回京時,百姓們高擎萬民傘,綿延數十里相送……我也不是做不了明君的人。」
霍曲柔驚的捂住了他的嘴,讓他謹慎。
「阿英,這種話以後不能再說,娘親如今尚在冷宮,你莫要給她招禍。」
阿英卻嗤之以鼻:「……若是我權勢在手,娘親何至於淪落至此?」他在姐姐的耳邊低言,「姐姐,萬莫小看了舅舅同我。」
外頭的雨勢愈發的大起來,她心驚膽顫地看著自己娘親,卻在自家娘親的臉上捕獲了一絲兒的滿意。
「這些我早知道。」她擊節而贊,「也許是要經過這樣一番磨難,才能激發出他的雄心。到底是自己的母親遭了難了,他能坐視不管麼?」
霍曲柔訝然地看著自己的母親,惶惑道:「娘親,你不怕阿英出事麼?」
齊瓊華搖了搖頭,緩緩地說:「阿桃,你弟弟雄才大略,天資聰穎,你甘心他做一個閒散王爺麼?」
霍曲柔拼命地搖頭,淚水奪眶而出,她抱著自家娘親,試圖說服她。
「娘親,父皇立儲十四年,阿葵的地位早已根深蒂固,若想變天,難如摘星,娘親不甘願弟弟做一位閒散王爺,難道甘願看著弟弟送死麼。」
齊瓊華卻嘴角一斜,露出了一絲兒的自得。
「我養女兒,竟養出了個不知人間疾苦的金絲雀,不知道男兒的苦處。」她搖搖頭,覺得霍曲柔今日尤其的令她喪氣,「你也許是今日才得知這些,事實上,娘親已為阿英謀劃數年。眼看著便要大業初成,卻被那國公府的老娘們給壞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