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從這裡到陳家村,可以叫一輛三蹦子,也只要十塊錢就好了,講講價,八塊也是肯載的。陳似錦剛好和一輛三蹦子說好了價格,坐上去後,姜轍的電話就進來了。
陳似錦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電話那頭姜轍也沒有生氣,像是隨口的閒聊:“走了?”
“嗯,快到家了。”
“好。”
姜轍在那邊不說話了,只有淺淺的呼吸聲撲在了話筒里,傳到陳似錦的耳朵中,綿綿悠長,她不覺也放慢了呼吸,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兩人的呼吸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同步了,纏綿著,是從所未有的親近。
陳似錦皺了皺眉頭,說:“如果沒什麼事,我就先掛電話了,我也快要到家了。”
“陳似錦,”姜轍終於出了聲音,他問,“你確定你一個人可以嗎?”
陳似錦不自覺地捏緊了握著手機的手,冷笑了一下,說:“這麼多年了,我不也是一個人過來了嗎?我誰也沒有靠過,一個人,也可以的。”
“一個人去面對其他的四家人,其中隨隨便便的一家人也比你家多,到時候,倘若對方不肯和和氣氣地說話,打算動手,你選擇怎麼辦?報警?這種事情,警察來個一兩次能管住嗎?”姜轍的話說得不疾不徐,“還有,你的錢夠嗎?杭城房子的月租你承擔得起嗎?一旦離開了家裡,住到城裡去,恐怕你媽媽一個月的生活費都會是你的兩倍吧?這筆錢,你負擔得起嗎?”
陳似錦的唇線抿出了一個倔強的弧線,她死死地盯著路旁出現的一棟三層高的民房,咬著牙說:“我無論撐不撐得過來都會撐過來,不然,我靠誰?靠你嗎?”
師傅猛地一踩剎車,三蹦子咣當一聲停在了民房旁,陳似錦才想掛了電話,便聽到那頭姜轍輕嘆了一句:“或許,可以呢?”
陳似錦想也沒多想,直接把電話給掛了,付了錢後,便拎著行囊下了車。村口總有些大媽大嬸抱著幾個娃娃聚著講閒話,驀然見到村子來了一輛外來的車輛,立刻驚訝地看了過來,見著是陳似錦,立刻便頭對頭湊在了一塊兒,只是這一會兒的功夫,能把人的祖宗十八代都挖了出來。
陳似錦也不和她們打招呼,直直往家裡走去,姜轍話中的深意,她沒有這樣的閒心去思考,也不願去思考。他那樣的人,能有什麼樣的好心?或許換作幾個月前,陳似錦還會相信他,覺得萬分不好意思,但經過那一遭的車禍,她終於明白了什麼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姜轍從前笑話她也是對的。
無關的人,無關的事,她習慣了不要去花心思,可是短短的一趟路,她從頭走到尾,想到的卻是那句,“陳似錦,你確定你一個人可以嗎?”
她不確定,萬分的不確定。
即使之前已經想好了對策,但到底對方人多勢眾,況且大多數是已經在社會中浸淫了幾十年的,對付她一個還沒有畢業的大學生實在是太容易了。即使挨過了這一陣子,之後的錢確實回是一個極大的問題。
可是她哪裡有錢呢?如果,如果能把之前還給姜家的那筆錢拿回來好了。她才有了這樣的念頭便覺得自己有些好笑,怎麼可能呢,姜家哪一個人會有古道熱腸?
她走到了自家的院子門前,大門敞開著,看到陳母正坐在屋前一塊小平地上,罵著散養的那些母雞:“好好吃!每天只知道吃,也不知道誕下顆金蛋來,眼睜睜地看著我在這邊過苦日子,不過,等我以後搬進城裡,住進了大房子,管保先把你們賣到菜市場去!”
陳似錦嘆了一口氣,站在大門口,無奈地說:“媽,我回來了。”
☆、你的身後(二)
陳似錦和陳母同住一間平房,只在房間的對半用木板隔開,留了段空間掛上了碎花的窗簾,窗簾用了這些年已經髒了,摸上去膩膩的。陳似錦的小床挨著牆角放,上面已經鋪好了曬過的被子和枕頭,軟軟的蓬鬆的。在她對面的牆上貼著放的是一張摺疊的桌子,上面零零散散地放了許多的瑣碎的東西,有斷了齒的梳子,中間裂開的鏡子,一個塞滿了發圈的小黑紙盒子,兩隻杯子,一把水壺,一包只剩了幾張的餐巾紙,以及半個切開的西瓜。
陳母洗乾淨了手,從廚房裡拿了菜刀過來,很小心地切,每片都把握好厚薄,然後將剩下的大半捧到了陳似錦的手邊,說:“大熱的天氣回來,先坐下歇歇,吃片西瓜,東西我過會兒來收拾吧。”
陳似錦正把書包里的筆記本,法條,書本拿出來放在了床上,手一頓,目光轉到陳母的臉上,半年未見,不知不覺間她又老了很多,縱然平日裡再沒用,可那也是自己的媽媽,此時卻臉帶著討好的笑望著自己,心中也是驀然一酸,她嘆了口氣,說:“你也多吃些,這西瓜是……”
“你大伯的女婿今天來看我,當然也沒這個好心,只是又和我說上回的事,大概也猜到了我不肯,就承諾拆遷得到的錢還了債後再給我們二十萬。他還說這樣已經算好了,我們家地小,賠不到多少錢,多得的那點錢算給他們的利息了。”陳母見陳似錦接了西瓜,便有些雀躍,搬了條木凳坐在一旁和陳似錦說,“我又沒有這麼傻,他這明擺著是來騙我的,我怎麼可能上當?我也就聽聽著。他就帶來了這麼一個瓜,我切了一半,另外一半擱在廚房裡,我們晚上吃!”
陳似錦拿著西瓜的兩端,手一掰,成了兩半,她順手就遞給了陳母一半,說:“媽,我和你實話實說,拆遷對我們家來說算不上完全的好事。我已經在網上查過了,沙坪這邊的房租一個月不帶獨衛是一千二,而你還要去菜市場買菜買米,租房裡做飯燒菜用的又都是電,我粗粗估計了一下,這樣一個月下來你的生活費大概是三千。”
“所以呢?”陳母小心翼翼地望著陳似錦,語氣忐忑不安,“可是,這是一定要拆的啊,我們也是有賠償的。”
“是有賠償,但不多,我們的房加上地里的田,我估算了一下大概兩百萬多三百萬不到。不僅是地少,而且家裡只有兩個人,再算人頭也沒多少。”
陳母笑了一下:“兩三百萬也很多了。”
陳似錦拿出筆記本,翻了幾頁,說:“是很多了,這輩子能掙出這筆錢的人少著呢。但如果我們真要在城裡正經小區買房,這筆錢也就剛剛好,之後還有裝修費,物業費,水電費,還有你兩千塊的生活費,這對我來說太吃力了。爸爸掙下的家產,撐了我們這麼多年,也只剩下了大概十萬的樣子,這筆錢,不能輕易動。”
陳母說:“所以你打算怎麼辦?”
“我們不去買商品房,買民房。”陳似錦看著筆記本上做下的筆記,說,“我已經看中了三套,不過還沒去實地看過,我們挑個時間去。因為之前已經有人住了很多年了,算二手房,所以大概二三十萬就夠了。裡面的裝修都是現成的,我們換下家具就好了,而且我看中的這些,在鎮上臨街,可以對外租房,也可以把一樓通了做商鋪。唔,有兩棟就在我下公交的那個小鎮,還有一棟稍微有點遠。”
陳似錦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電話那頭姜轍也沒有生氣,像是隨口的閒聊:“走了?”
“嗯,快到家了。”
“好。”
姜轍在那邊不說話了,只有淺淺的呼吸聲撲在了話筒里,傳到陳似錦的耳朵中,綿綿悠長,她不覺也放慢了呼吸,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兩人的呼吸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同步了,纏綿著,是從所未有的親近。
陳似錦皺了皺眉頭,說:“如果沒什麼事,我就先掛電話了,我也快要到家了。”
“陳似錦,”姜轍終於出了聲音,他問,“你確定你一個人可以嗎?”
陳似錦不自覺地捏緊了握著手機的手,冷笑了一下,說:“這麼多年了,我不也是一個人過來了嗎?我誰也沒有靠過,一個人,也可以的。”
“一個人去面對其他的四家人,其中隨隨便便的一家人也比你家多,到時候,倘若對方不肯和和氣氣地說話,打算動手,你選擇怎麼辦?報警?這種事情,警察來個一兩次能管住嗎?”姜轍的話說得不疾不徐,“還有,你的錢夠嗎?杭城房子的月租你承擔得起嗎?一旦離開了家裡,住到城裡去,恐怕你媽媽一個月的生活費都會是你的兩倍吧?這筆錢,你負擔得起嗎?”
陳似錦的唇線抿出了一個倔強的弧線,她死死地盯著路旁出現的一棟三層高的民房,咬著牙說:“我無論撐不撐得過來都會撐過來,不然,我靠誰?靠你嗎?”
師傅猛地一踩剎車,三蹦子咣當一聲停在了民房旁,陳似錦才想掛了電話,便聽到那頭姜轍輕嘆了一句:“或許,可以呢?”
陳似錦想也沒多想,直接把電話給掛了,付了錢後,便拎著行囊下了車。村口總有些大媽大嬸抱著幾個娃娃聚著講閒話,驀然見到村子來了一輛外來的車輛,立刻驚訝地看了過來,見著是陳似錦,立刻便頭對頭湊在了一塊兒,只是這一會兒的功夫,能把人的祖宗十八代都挖了出來。
陳似錦也不和她們打招呼,直直往家裡走去,姜轍話中的深意,她沒有這樣的閒心去思考,也不願去思考。他那樣的人,能有什麼樣的好心?或許換作幾個月前,陳似錦還會相信他,覺得萬分不好意思,但經過那一遭的車禍,她終於明白了什麼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姜轍從前笑話她也是對的。
無關的人,無關的事,她習慣了不要去花心思,可是短短的一趟路,她從頭走到尾,想到的卻是那句,“陳似錦,你確定你一個人可以嗎?”
她不確定,萬分的不確定。
即使之前已經想好了對策,但到底對方人多勢眾,況且大多數是已經在社會中浸淫了幾十年的,對付她一個還沒有畢業的大學生實在是太容易了。即使挨過了這一陣子,之後的錢確實回是一個極大的問題。
可是她哪裡有錢呢?如果,如果能把之前還給姜家的那筆錢拿回來好了。她才有了這樣的念頭便覺得自己有些好笑,怎麼可能呢,姜家哪一個人會有古道熱腸?
她走到了自家的院子門前,大門敞開著,看到陳母正坐在屋前一塊小平地上,罵著散養的那些母雞:“好好吃!每天只知道吃,也不知道誕下顆金蛋來,眼睜睜地看著我在這邊過苦日子,不過,等我以後搬進城裡,住進了大房子,管保先把你們賣到菜市場去!”
陳似錦嘆了一口氣,站在大門口,無奈地說:“媽,我回來了。”
☆、你的身後(二)
陳似錦和陳母同住一間平房,只在房間的對半用木板隔開,留了段空間掛上了碎花的窗簾,窗簾用了這些年已經髒了,摸上去膩膩的。陳似錦的小床挨著牆角放,上面已經鋪好了曬過的被子和枕頭,軟軟的蓬鬆的。在她對面的牆上貼著放的是一張摺疊的桌子,上面零零散散地放了許多的瑣碎的東西,有斷了齒的梳子,中間裂開的鏡子,一個塞滿了發圈的小黑紙盒子,兩隻杯子,一把水壺,一包只剩了幾張的餐巾紙,以及半個切開的西瓜。
陳母洗乾淨了手,從廚房裡拿了菜刀過來,很小心地切,每片都把握好厚薄,然後將剩下的大半捧到了陳似錦的手邊,說:“大熱的天氣回來,先坐下歇歇,吃片西瓜,東西我過會兒來收拾吧。”
陳似錦正把書包里的筆記本,法條,書本拿出來放在了床上,手一頓,目光轉到陳母的臉上,半年未見,不知不覺間她又老了很多,縱然平日裡再沒用,可那也是自己的媽媽,此時卻臉帶著討好的笑望著自己,心中也是驀然一酸,她嘆了口氣,說:“你也多吃些,這西瓜是……”
“你大伯的女婿今天來看我,當然也沒這個好心,只是又和我說上回的事,大概也猜到了我不肯,就承諾拆遷得到的錢還了債後再給我們二十萬。他還說這樣已經算好了,我們家地小,賠不到多少錢,多得的那點錢算給他們的利息了。”陳母見陳似錦接了西瓜,便有些雀躍,搬了條木凳坐在一旁和陳似錦說,“我又沒有這麼傻,他這明擺著是來騙我的,我怎麼可能上當?我也就聽聽著。他就帶來了這麼一個瓜,我切了一半,另外一半擱在廚房裡,我們晚上吃!”
陳似錦拿著西瓜的兩端,手一掰,成了兩半,她順手就遞給了陳母一半,說:“媽,我和你實話實說,拆遷對我們家來說算不上完全的好事。我已經在網上查過了,沙坪這邊的房租一個月不帶獨衛是一千二,而你還要去菜市場買菜買米,租房裡做飯燒菜用的又都是電,我粗粗估計了一下,這樣一個月下來你的生活費大概是三千。”
“所以呢?”陳母小心翼翼地望著陳似錦,語氣忐忑不安,“可是,這是一定要拆的啊,我們也是有賠償的。”
“是有賠償,但不多,我們的房加上地里的田,我估算了一下大概兩百萬多三百萬不到。不僅是地少,而且家裡只有兩個人,再算人頭也沒多少。”
陳母笑了一下:“兩三百萬也很多了。”
陳似錦拿出筆記本,翻了幾頁,說:“是很多了,這輩子能掙出這筆錢的人少著呢。但如果我們真要在城裡正經小區買房,這筆錢也就剛剛好,之後還有裝修費,物業費,水電費,還有你兩千塊的生活費,這對我來說太吃力了。爸爸掙下的家產,撐了我們這麼多年,也只剩下了大概十萬的樣子,這筆錢,不能輕易動。”
陳母說:“所以你打算怎麼辦?”
“我們不去買商品房,買民房。”陳似錦看著筆記本上做下的筆記,說,“我已經看中了三套,不過還沒去實地看過,我們挑個時間去。因為之前已經有人住了很多年了,算二手房,所以大概二三十萬就夠了。裡面的裝修都是現成的,我們換下家具就好了,而且我看中的這些,在鎮上臨街,可以對外租房,也可以把一樓通了做商鋪。唔,有兩棟就在我下公交的那個小鎮,還有一棟稍微有點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