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往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子明將眼淚抹掉,「確實還有一事,大人尚不知曉,只是我也不知此事是否關係重大。」

  「到底是何事?」程牧游的聲音又促又短。

  「大人可否還記得我講過的太尉府三小姐與韓公子的故事?」

  「我記得,你還曾懷疑那韓公子就是幕後真兇。」

  徐子明的臉上籠上一層寒霜,「我騙了大人,其實韓公子並不姓韓,他漢人的名字叫李德讓,正是現在遼國統領大權的楚國公,而三小姐,就是遼國太后蕭婥。」(註:未免和真實人物撞名,作者在這裡改了兩位的名字。)

  程牧游大驚失色,「所以你當年是蕭家的一名幫工?」

  徐子明重重點頭,「我本名叫蕭律,是太尉府也就是蕭太后母家的幫工,後來由於朝廷需要用兵,便隨軍出征,參加了宋遼之間的第一場戰役,」他吞了口唾沫,「大人,陰兵槽一戰,我也在場,我本該同那三千兵士一起葬身於陰兵槽,可是一場箭雨過後,我只傷了手,身體其它部位並無大礙,聽到宋軍氣勢洶洶的殺過來,我怕了,丟下自己的戰友倉皇逃命。幸運的是,我被一戶人家收留,養傷調息,可是傷好之後,我卻不能再回故土,因我是逃兵,回去之後只有死路一條。幸運的是,那家人同情我的際遇,將我收為養子。我從此便在河間生活下來,以漢人的身份,娶妻生子。至於後來發生的一切,大人俱已知道了。只是若非昨日親眼所見,我一直以為此事背後是李德讓在作祟,因為那欺侮三小姐的登徒子的腹中,也有一段紅線,可是現在看來,會使這種邪術的還不止李德讓一人,那巧芸,竟也是個蛇語者。」

  「李德讓......」程牧游念出這三個字,「堂堂大遼楚國公,應該不會為了給戰死的兵士們報仇而親自來到大宋吧,除非這件事的背後還有更大的陰謀。」

  「這只是我的猜想罷了,巧芸已死,雖然我們懷疑她是報復殺人,卻也找不出更確實的證據了,只是可惜了史大人他們,到現在還蹤跡全無。」徐子明一邊搖頭一邊嘆氣。

  程牧游望向門外,「明日,惜惜會帶人全面搜查遼陽縣城,若是還找不到人,恐怕......」他目光深邃,裡面是無盡的哀愁。

  ***

  青紗帳外,一個丫鬟正輕輕搖動著手裡的羽毛扇,驅散走室內煩熱的暑氣。她搖扇搖得過於專注,既怕風不夠帶不來涼意,又怕風大了驚了帳中人的美夢,全然沒注意到一個修長的身影已經站在自己身後。

  「太后睡了?」那人輕聲吐出這四個字。

  聞言,小丫鬟驚了一跳,扇子都掉在地上,道了聲「奴婢該死」,轉身要跪,卻被那人抬手阻止了,「別吵醒母后,等她醒了,告訴她我來請過安了。」

  言閉,他便走出寢殿,小丫鬟撿起扇子,望向紗帳內那個側臥的背影,心裡嘀咕道:太后這一覺睡得好生香甜,方才這麼大動靜都沒將她吵醒,也不知在做什麼美夢。

  青紗飛揚,好似那人飄擺的衣袍,上面隱著一股暗香,和她見過的那些浪蕩公子、粗獷漢子都不同。

  蕭婥在夢裡揚起嘴角,那年她只有十六歲,是女人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只不過,看慣了那些狂蜂浪蝶的諂媚嘴臉,她心裡對男人竟然生出一絲小小的鄙夷,所以哪怕裙下之臣數不勝數,卻沒一個能真正被她的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那晚是個風清月明的好天,她看著掛在一碧萬頃的草原盡頭的那輪圓月,心中忽生出一股壯志難酬之情,只恨自己生了這副女兒身,不能建功立業、廝戰沙場,想到這裡,胸口已是被一股悲壯之情所溢滿,她拉動韁繩,在草原上策馬狂奔,紓解著壓抑了已久的豪情壯志。

  可是跑著跑著,前方的草叢中突然竄出一隻兔子,如旋風似的從馬兒的四蹄中間鑽過去。馬兒猛然受驚,飛奔如箭,跑了一會兒,又停下來,兩隻後蹄搓著下面的草根和泥土,馬背越顛越狂,揚起陣陣灰沙,試圖將背上的人從高處撂下。

  蕭婥撫摩著它的鬃毛,輕聲細語的安撫,可是完全不起作用。馬兒發了狂,鼻孔朝外噴著白氣,口中嘶鳴不斷,顯然把背上的主人當成了世敵,一副要拼命的狂躁姿態。

  蕭婥覺得自己快要抓不住韁繩了,身子被顛得忽上忽下,再這麼下去,許是要被震飛出去,慘死在馬蹄之下。

  她慌得臉都白了,這裡四下無人,只有她和一匹發了狂的烈馬,可如何是好。

  就在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蕭婥只覺馬背上一沉,旋即背上靠過來一人,她來不及回頭,卻能嗅到那人身上隱隱的蓮香。

  「畜生,秋高氣爽的,你燥什麼?」

  那人漫不經心的說出這句話,便在馬屁股上輕輕一拍,說來也怪,這馬兒本來正在發瘋,被他這麼一拍,登時便安靜下來,四隻蹄子在草皮上輕且慢的踱來踱去,過了一會兒,竟安心低頭吃起草來。

  蕭婥和那人背靠著背坐在馬上,鼻間嗅著他身上的暗香,一顆心竟像打鼓一般,「咚咚」的跳個不停。

  終於,她下定了決心,攏了攏額前的亂發轉過頭去,「多謝公子相救,小女子蕭婥,敢問公子尊姓大名。」

  身後的人著青袍,手中握著一壺酒,聽見她的問話,也不回頭,只兀自將酒送進口中,「在下無名小卒而已,姓名何足掛齒,姑娘方才沒被驚到吧?」

  見他有所掩飾,蕭婥心裡一灰,頗不是滋味兒,想那些王侯公子,哪個不是爭先恐後的將姓名報上,生怕自己轉眼就將他們忘個乾淨,可是這人,竟對自己遮遮掩掩,實在是令她心意難平。

  「我沒事,從小在馬背上長大,這種事兒,遇得多了。」心裡不痛快,說出的話就有些賭氣了,蕭婥第一次被人拒絕,竟覺得這滋味兒頗不受用。

  背後的人似是聽出了她語氣有變,朗聲一笑,將酒壺遞過去,「姑娘說自己無礙,可是身子卻抖得厲害,喝口酒,定定神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