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身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呀,那是因為他是從墳裡面爬出來的,所以曼陀羅華只為他一人盛開。」

  「墳裡面爬出來的?」

  「這件事說來話長了,得追溯到十六年前那場疫情之後,那時,疫病剛過,萬物凋敗,鎮上的居民剛經歷過一場大災,炊中無米下鍋,身上無衣蔽體,大家都在發愁,怕病走了,饑荒又要來了,於是一合計,準備離開蜀地,到別處逃難。我當時只有兩歲,還不是記事的年紀,不過聽母親說,就在大家整理好微薄的家產,準備結伴上路的時候,卻在青侖山旁邊遇到了一匹馬。」

  「馬?這也不是什麼稀罕的事吧。」

  「若只是一匹普通的馬,當然沒什麼好稀罕的,可是這隻站在晨曦中的馬兒,頭上竟然頂著一個七彩的光圈兒,它站在一株桑樹下面,就像是菩薩下凡一般。你知道嗎,馬對於淡水鎮的居民有另外一種意義,因為蠶神也叫作馬明王,傳說中他常常以馬的模樣在人間遊走,若是看到百姓苛苦,民不聊生,便會前來相助。所以,當鎮民們看到這匹頭頂光環的白馬時,紛紛匍匐了下來,衝著它不住的磕頭跪拜。白馬卻不理會他們的虔誠,它從鎮民們身旁穿過去,沿著淡水鎮的主街撒蹄狂奔,它跑的很快,就像一道白霧在鎮中穿梭,一圈又一圈。最後,它立在一間宅院前,倏地鑽了進去。」

  「後來呢?」蔣惜惜聽得入了迷。

  「那間宅院就是喻家,大家在喻老爺也就是喻公子的阿公的帶領下,小心翼翼的走進了宅子,剛邁進去幾步,便聽到一陣沙沙聲。這聲音讓大家精神一振,養蠶的都知道,這沙沙聲是什麼,是桑蠶吃葉子發出的聲響。果然,屋內的情況和大家猜想的一樣,喻家的蠶室里,全是白白胖胖的桑蠶,它們趴在鮮嫩的桑葉上,正在貪婪的攝取著養分。見此情景,鎮民們趕緊朝自己家跑去,如他們所料,每家的蠶室中,都爬滿了桑蠶,可明明之前不久,這些蠶室還覆滿了塵土,所以大家都說那匹馬是蠶神化成的,來淡水鎮濟世救人了。」

  「那匹白馬呢?」

  「白馬從此在喻家住下了,可是它看起來就是一匹再普通不過的馬,和其它馬兒並無二致。」

  「可是這些事和喻公子又有什麼關係,他看起來和我差不多大,那個時候應該還未出生。」

  「喻老爺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喚小翠,她甚是愛惜那匹白馬,每日精心照料它的飲食,還為它清洗身子,打理鬃毛。馬兒也很喜歡小翠,經常負著她在淡水鎮的大街小巷散步,一人一馬,親密無間,竟像是一對朝夕相對的戀人。可是有一天,白馬和小翠都不見了,有人說,看到白馬馱著小翠走到青侖山里去了,於是,鎮民們舉著火把來到山中,找了整整一夜,終於,天亮的時候,才在蠶神廟中發現了他們。之所以到清晨才發現,並不是沒人到過蠶神廟找人,而是因為夜色迷濛,他當時以為那不過是一塊大石頭。」

  「一人一馬,怎麼會像塊石頭?」蔣惜惜愕然。

  「人被馬皮包起來,可不就像塊石頭。」

  「馬皮?」

  「沒錯,鎮民們在山神廟發現了一個像蠶繭似的東西,不過那東西可比蠶繭大的多,有半個人那麼長。走近細瞧,才發現那是一張馬皮,白色的馬皮。正在大夥不知所措之際,馬皮裡面卻傳來一陣嬰兒的啼哭聲,鎮民們大驚,一個個朝廟外退出去,誰都不敢上前,恐怕出了什麼妖異。可是別人不去,喻老爺卻不能不去,因為,他已經認出來那張雪白的馬皮就是自己家那隻白馬的,他蹲在這隻巨型的蠶繭旁邊,用隨身攜帶的小刀小心翼翼的將上面劃開一個口子,口子越扯越大,很快,整張皮分成兩段,裡面現出一個蜷成一團的人來。正是小翠,不過,她雙眼緊閉,顯然已經死去了多時。她的懷中,抱著一個小小的嬰孩,剛出生的孩子自然都是很小的,但是這個嬰孩卻尤其的小,比旁的孩子都要短上一截,那是因為,他沒有雙腿,他的身子到腰部就截止了,肚臍下面滑不溜秋的,沒有潰爛,沒有傷口,他天生就是這個樣子,就像一枚橢圓的蠶繭。由於出生在蠶神廟,又是從馬皮中剖出來的,所以,大家都認為喻無傷是蠶神的孩子,有些迷信的,還會在桑蠶結繭前,專程請喻公子到自己家的蠶室去將蠶繭挨個摸一邊,讓他保佑來年蠶事順利。」

  蔣惜惜聽得瞠目結舌,「這都是真的嗎?喻公子真的是蠶神的孩子?」

  樊蔭搖搖頭,「我倒是不信的的,據我猜測,很有可能那小翠和一個不知姓名的男人有了私情,為怕被人知道,到山中誕下一子,她難產而死,留下一個畸形的孩子,這才是事情的真相,至於馬皮包人這些,不過是為了粉飾喻家的家醜罷了。」

  蔣惜惜眼睛轉了轉,「那,你又為何說喻公子是從墳塋中爬出來的呢?」

  「這件事就是真真兒的了,因為它是我親眼看到的。那年我和樊晴六歲,正是淘氣的年齡,上樹掏鳥,下河摸蝦,什麼費勁幹什麼。有一天晚上,不知道為了何事,我們姐妹兩個和其他玩伴打賭,說誰能去鎮子西面邊的墳場轉一圈,以後他就是大王,說的話別的孩子都要聽。我還記得那晚的月亮很圓,清明剛過,墳頭上都是金的銀的紙錢,被月光照得閃閃發亮。我和樊晴膽子最大,第一個走進墳場,不過按照事先的約定,必須單獨繞著墳場轉一圈兒才算數,所以,一進入墳場,我們就兵分兩路,朝著不同的方向走去。我本來是不怕的,這地方我們白天經常來,捉迷藏、摸瞎子,這裡是大人弔唁傷神的地方,卻是孩子們的玩樂之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