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佛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蔣惜惜吃了一驚,「上百石?用車拉也得費上好一番功夫的,難道有賊人連夜僱車將它們拉走了不成?可是偷這麼多糧食,怎麼可能完全沒有動靜呢,這荊大善人就沒發覺嗎?」

  程牧游揉著太陽穴,「這上百石糧食還不是他自己家用的,而是專門從外府買來準備開倉放糧的,黃河水退後玉泉鎮的大部分居民都回來了,他們的房屋倒是保存的還比較完好,就是種的糧食已經全被大水沖毀了,所以這荊雲來就花了大筆的銀子從外面買了糧食回來,他這個舉動甚至驚動了朝廷,連皇上都對他得善行褒獎有加,但是糧食卻一夜之間不見了,所以朝廷直接找到了新安府,要求徹查這起案子。」

  「明白了,屬下這就趕往玉泉鎮。」蔣惜惜轉頭就欲出門,卻被程牧游叫住了。

  「到了玉泉鎮之後,你先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我總覺得這個案子沒有這麼簡單,要是打草驚蛇就不好了。」

  「是。」

  「還有,切記要保證自己的安全,發現了任何線索都不要貿然行事,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我。」

  「屬下明白。」

  蔣惜惜騎馬出了新安城,然後一路朝南飛馳。玉泉鎮位於邱興山的腳下,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由於全鎮散布著百十餘泉眼,所以被稱為玉泉鎮。鎮子的中央,有一個半月形的泉湖,湖水面積約有六畝地,水溫恆定,冬暖夏涼。湖水四季碧綠,清冽純淨,湖內魚來蟹往,荇藻交橫,湖畔樓閣星羅棋布,曲橋相接。湖周古柏參天,綠柳婆娑,山水樓台交相輝映,景色如畫。

  荊雲來的大宅就位於泉湖的旁邊,依湖而建,亭台樓閣一應俱全,最獨特的是,荊宅裡面還建有一座佛塔,據說供奉著唐代一位高僧的經卷及法物。之所以修建這座佛塔,是因為荊雲萊是一個樂善好施的好人,他出身農家,靠自己多年奮鬥成為了富甲一方的皇商,可是功成名就之後,卻從不吝惜財物,但凡遇到需要幫助之人,都會慷慨布施。而每當天災來臨,他更會開倉放糧,將儲備的糧食分給吃不上飯的鄉親。荊雲萊的善行驚動了朝廷,皇上更是在他七十大壽時欽賜恩榮牌匾,以「博施濟眾」四個字嘉獎這位荊大善人。

  一直到了黃昏時分,蔣惜惜才看見了前面若隱若現的邱興山,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橘紅色的天邊。

  太陽像個紅彤彤的球體,正在朝下墜落,蔣惜惜在馬屁股上抽了一鞭子,鼓勵它再堅持一下。可馬兒跑了幾個時辰,早已累得半死,所以任憑蔣惜惜怎麼抽它的屁股,卻仍是不耐煩的從鼻翼吐著氣,慢慢的踱步向前。

  「算了,看來你和我一樣,都渴的受不了了,我們先找一處取水的地方吧。」蔣惜惜心有不忍,她從馬背上跳下來,牽著它朝前走去。

  不遠處有一戶農家,蔣惜惜心中一喜,牽著馬快步走到院門前。她剛想伸手敲門,卻聽到院子裡傳來了一陣接著一陣女人的低泣,於是便輕聲問道,「我是路過的旅人,趕了一天的路,人困馬頓,想討點水喝,不知主人可否行個方便?」

  院內沒了動靜,過了一會兒,院門突然打開了,一個婦人出現在蔣惜惜面前,她一手牽著個七八歲的孩子一手端著碗清水,她將水遞給蔣惜惜,又看了她身後的馬一眼,然後低聲說道,「姑娘稍等,我去打一桶水來給馬兒解渴。」

  「多謝。」蔣惜惜看著她一邊擦著眼角一邊打水,終於又忍不住說道,「家裡……是不是出什麼事情了?」

  聞言那婦人的眼圈更紅了,她將水放到馬兒面前,然後看著蔣惜惜,「我家那口子幾天前不見了,現在人都沒找回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人怎麼會平白無故的不見呢?」蔣惜惜顧不得喝水,「他是在哪裡不見的?」

  「三天前的晚上,我們倆看到院子裡有一個奇怪的黑影,那影子就像三四歲小孩一般大小,倏地一下就消失在院牆處了,我家那口子追了出去,然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這幾天鄉親們把家附近幾里地都找遍了,可還是沒有找到人,只發現了他當時帶走的弓箭掉落在邱興山腳下的草叢裡。」說完,她就嚶嚶的哭了起來,「只有弓箭在,人卻不見了,想必已是凶多吉少了。」

  「娘,娘,你別哭了,別哭了……」聽到那婦人的哭聲,她身邊的小孩子也掉下眼淚,不住的扯著她的衣袖。

  那婦人將孩子抱在懷裡,「我早就說不要搬到這裡來,這邱興山不吉利,邪氣的很,可是他偏不聽,你看,現在出事了,留下我們孤兒寡母,這可讓我怎麼活呀。」

  蔣惜惜輕輕的拍著她顫抖不已的肩膀,「大嫂子,為什麼說邱興山不吉利呢?」

  「這其中的緣由我也不是很明白,我是外村嫁過來的,不過小時候常聽人說,這山裡面有一個大墳場,陰氣重,也不知是真是假。」

  蔣惜惜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將那碗水一口乾下,她將馬韁交給那婦人,「勞煩你幫我看著它,我這就上山一趟,看看能否找到大哥。」

  「姑娘,你一個人可不行啊,萬一遇上什麼事,我怎麼對得住……」

  蔣惜惜從背後抽出長劍,夕陽的餘暉將劍鋒照的閃閃發亮,「放心,我生於山林,自小習武,什麼場面沒有見過,我倒要去會它一會,看看是什麼東西在這裡作亂。」說完,她便不顧婦人的勸阻,大踏步的朝著邱興山的方向走去。

  夕陽徹底沉到了山腳下,帶走了最後一抹餘暉。蔣惜惜沿著雜草叢生的小徑一路向前,越朝前走越感覺到寒意在不斷的加重。她把長衫裹緊了一些,一邊仔細聽著周圍的動靜,一邊貓著腰輕輕的向山林深處走去,儘量讓自己不要發出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