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再趟過一條永生的河————M。S。F
01“無法承受”
十三歲的時候,你自殺了。在遺言上你寫道:“首次獻身”,其他的人並不明白,但是你清楚地知道,我明白其中的含義,同時你也清楚的明白,當我看到你的遺言時,這句話將傷我多深。
當他們把這個消息通過內部網絡轉告給我時,我正在參加一個醫學會議。然後我便在那陽光明媚的庭院中見到了你,紅色的血液在你已癱軟的身下流淌,盛放著珍貴的大腦的
頭顱碎了,流出的白色的腦漿在那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如同硬幣一樣的光彩。醫護人員忙碌著,將你已摔得不成人形的身體放上擔架。我知道,你將會被送往那冰冷的法醫
室,檢驗的結果報告將會非常的簡單:從五樓高以頭部向下的姿勢摔下對一個人來說是無法承受的……“無法承受”,這個詞在我腦海中徘徊許久,“無法承受”,是的,他
們將會把你小小的身軀裝入停屍袋,抹去你在院子中留下的所有痕跡,接著,他們將舉行一場研討會,試圖找出這一次的問題又出在哪裡。
我被他們叫去,在那氣氛壓抑的會議室,我必須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面對大人物們,我只能把自己的想法無奈地憋在心裡。他們都正襟危坐的面對著我,陽光穿過他們
背後的落地玻璃窗照射進來。透過落地玻璃窗往下俯視,就是你葬身其上的磨花大理石地,躺過你小小身影的地方如今正跳躍著白色的光,清,那是不是你……
“博士,據我們得到的資料顯示,那孩子在事故發生前並無任何異常的表現,但為何一個在前幾天看起來還好端端各方面均顯正常的孩子會從五樓跳下自殺呢?這並不正常,
董事會希望您能對此事做出合理的解釋。”我西裝革履的投資者們啊,您們想讓我說出什麼呢?你們的錢為什麼會打了水漂?好吧好吧……
“非常抱歉各位先生,我想不是每件事都會百分之百達到完美的是嗎?至少這次是一次不小的成功不是嗎?我想……我們的計劃至少已經成功了50%,並且有了這次的經驗,
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次將會更完善,各位的投資將會得到相應的回報。”這樣,你們滿意了嗎?下次,還有無數的下次……
“那麼博士,您能陳述一下這次計劃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嗎?”白袍的醫生們,問題嗎?你們是否相信天意?不信的吧,那麼一個科學的解釋?
“經過研究顯示,初步估計是可能存在尚未發現的體細胞重組方面的問題,屆時我們將進一步深入研究。”這樣夠了嗎?還是要我拋下重達十公斤的分析?
“那麼博士,難道在此事故發生之前就真的沒有絲毫的預兆嗎?我是指,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並非偶然的,任何非正常行為都是存在預兆期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那孩子是發生了
什麼事情。”你們這群總是在嘴上掛著該死的榮格修正主義論調的心理學家,你們還要再提出幾次關於“異常行為預兆期”的問題?!
“不,我們並沒有發現……”
“沒有發現?!那實驗又為何失敗了呢?明顯是不存在偶然的!”傑拉。薩伯曼發難道。
我繞會議室慢慢走著,沉默以待。
“請不要沉默!回答我的問題!明修博士!” 傑拉。薩伯曼再次發難。
“沒錯,難道這次的事故就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嗎?博士!”
“我們必須從這次失敗中吸取經驗,務必使下次實驗成功!”……
所有人一擁而上,用無數的問題把我壓倒。無法承受……我失去了理智,聲嘶力竭地喊道:“無法承受!”於是所有人的表情立即變得誇張起來。我一腳踢翻身邊的椅子,伏
下身,臉緊貼著藍灰色的地毯,一隻眼睛死盯著那面穿滿陽光的落地玻璃窗,看著枯黃的葉打著轉投向大地,清,我是否看到了你縱身跳下的身影?
不過,他們始終認為發瘋的那個人是你。
02 “再見”
一路上,我努力的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昏暗隱約的馬路上,竭盡全力排空腦中的一切思緒,車窗外,黎明前淡紫色的天空下,遠處的群山若隱若現的輪廓延伸著,像一條扯不斷的線,我已經開著車,度過了漫長的一夜。
在門口的警衛處,負者站崗的年輕警衛接過我的通行證,看了看它,又抬起了頭疑惑地看了看我,然後眯縫著眼睛端詳了我幾秒鐘,最後還是把證件還了回來,點點頭示意我可以通過。把證件塞回皮夾時我自己也不禁掃了它一眼,也難怪警衛會懷疑,證件照片上的人顯然要比我本人年輕一些,是時候重新辦理一張通行證了。這張照片用了多少年了?是六年嗎?我想應該是八年吧,對,那孩子已經八歲了。
在進入基地後,我突然湧起了一種奇異的熟悉感,一樣的灰色牆壁,一樣的灰色磨花大理石地板,一樣的精心修整過的草坪,這裡像是一所小型一點的大學廣場,但這裡只有一個學生——一個特殊的學生。
莫西醫生在門口招待了我,她年輕的時候可是個出名的美人,現在雖然已不再年輕,但仍是風韻猶存,她那有著蒼白但修長手指的手伸向我,有力地握了握我的手。
“歡迎你,修。”她說。
“那男孩怎麼樣?”我問他。
“情況還不錯,和我們預想的一樣好。當然剛開始幾天情況有點不太妙,但我們竭力使他感到舒適。要知道,適應一個新環境是有些困難的。”她一邊說著一邊領著我向建築里走去。
“整件事都很困難。”
“是啊,確實是……外力往往無能為力。我帶你去為你準備的房間好嗎?”
“我想先看看他。”
莫西帶我穿過一間又一間的屋子,走在灰色的長廊上,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又一次襲上來,我覺得一切似曾相識……
“他知道多少?”我問。
“什麼都不知道。”莫西帶我在一間灰色的大門前站定,看著我的眼睛。
是啊,早在幾十年前科學家們就已經面面俱到地把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羅列進了計劃里,不確定事故的發生微乎其微,我們每個人都有既定的角色去扮演。
莫西打開了大門,帶我進入了觀察室,我踏過那似曾熟悉的藍灰色地毯,一切如舊。我甚至不用看那男孩的臉,太熟悉了,閉上眼睛都能描畫出的熟悉的臉——烏黑的短髮,長睫毛,略顯尖的下巴,清秀但並不算顯眼的外貌,好像走在大街上總能找到類似的面孔,這時,那孩子轉過來看著我,在那雙眼睛裡,我才真正找到了他的與眾不同,琥珀色的清澈但略顯憂鬱的眼睛,我成年以後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注視著雙眼睛上了。我知道,那是你,每個細胞都如此熟悉,清。
01“無法承受”
十三歲的時候,你自殺了。在遺言上你寫道:“首次獻身”,其他的人並不明白,但是你清楚地知道,我明白其中的含義,同時你也清楚的明白,當我看到你的遺言時,這句話將傷我多深。
當他們把這個消息通過內部網絡轉告給我時,我正在參加一個醫學會議。然後我便在那陽光明媚的庭院中見到了你,紅色的血液在你已癱軟的身下流淌,盛放著珍貴的大腦的
頭顱碎了,流出的白色的腦漿在那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如同硬幣一樣的光彩。醫護人員忙碌著,將你已摔得不成人形的身體放上擔架。我知道,你將會被送往那冰冷的法醫
室,檢驗的結果報告將會非常的簡單:從五樓高以頭部向下的姿勢摔下對一個人來說是無法承受的……“無法承受”,這個詞在我腦海中徘徊許久,“無法承受”,是的,他
們將會把你小小的身軀裝入停屍袋,抹去你在院子中留下的所有痕跡,接著,他們將舉行一場研討會,試圖找出這一次的問題又出在哪裡。
我被他們叫去,在那氣氛壓抑的會議室,我必須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面對大人物們,我只能把自己的想法無奈地憋在心裡。他們都正襟危坐的面對著我,陽光穿過他們
背後的落地玻璃窗照射進來。透過落地玻璃窗往下俯視,就是你葬身其上的磨花大理石地,躺過你小小身影的地方如今正跳躍著白色的光,清,那是不是你……
“博士,據我們得到的資料顯示,那孩子在事故發生前並無任何異常的表現,但為何一個在前幾天看起來還好端端各方面均顯正常的孩子會從五樓跳下自殺呢?這並不正常,
董事會希望您能對此事做出合理的解釋。”我西裝革履的投資者們啊,您們想讓我說出什麼呢?你們的錢為什麼會打了水漂?好吧好吧……
“非常抱歉各位先生,我想不是每件事都會百分之百達到完美的是嗎?至少這次是一次不小的成功不是嗎?我想……我們的計劃至少已經成功了50%,並且有了這次的經驗,
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次將會更完善,各位的投資將會得到相應的回報。”這樣,你們滿意了嗎?下次,還有無數的下次……
“那麼博士,您能陳述一下這次計劃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嗎?”白袍的醫生們,問題嗎?你們是否相信天意?不信的吧,那麼一個科學的解釋?
“經過研究顯示,初步估計是可能存在尚未發現的體細胞重組方面的問題,屆時我們將進一步深入研究。”這樣夠了嗎?還是要我拋下重達十公斤的分析?
“那麼博士,難道在此事故發生之前就真的沒有絲毫的預兆嗎?我是指,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並非偶然的,任何非正常行為都是存在預兆期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那孩子是發生了
什麼事情。”你們這群總是在嘴上掛著該死的榮格修正主義論調的心理學家,你們還要再提出幾次關於“異常行為預兆期”的問題?!
“不,我們並沒有發現……”
“沒有發現?!那實驗又為何失敗了呢?明顯是不存在偶然的!”傑拉。薩伯曼發難道。
我繞會議室慢慢走著,沉默以待。
“請不要沉默!回答我的問題!明修博士!” 傑拉。薩伯曼再次發難。
“沒錯,難道這次的事故就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嗎?博士!”
“我們必須從這次失敗中吸取經驗,務必使下次實驗成功!”……
所有人一擁而上,用無數的問題把我壓倒。無法承受……我失去了理智,聲嘶力竭地喊道:“無法承受!”於是所有人的表情立即變得誇張起來。我一腳踢翻身邊的椅子,伏
下身,臉緊貼著藍灰色的地毯,一隻眼睛死盯著那面穿滿陽光的落地玻璃窗,看著枯黃的葉打著轉投向大地,清,我是否看到了你縱身跳下的身影?
不過,他們始終認為發瘋的那個人是你。
02 “再見”
一路上,我努力的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昏暗隱約的馬路上,竭盡全力排空腦中的一切思緒,車窗外,黎明前淡紫色的天空下,遠處的群山若隱若現的輪廓延伸著,像一條扯不斷的線,我已經開著車,度過了漫長的一夜。
在門口的警衛處,負者站崗的年輕警衛接過我的通行證,看了看它,又抬起了頭疑惑地看了看我,然後眯縫著眼睛端詳了我幾秒鐘,最後還是把證件還了回來,點點頭示意我可以通過。把證件塞回皮夾時我自己也不禁掃了它一眼,也難怪警衛會懷疑,證件照片上的人顯然要比我本人年輕一些,是時候重新辦理一張通行證了。這張照片用了多少年了?是六年嗎?我想應該是八年吧,對,那孩子已經八歲了。
在進入基地後,我突然湧起了一種奇異的熟悉感,一樣的灰色牆壁,一樣的灰色磨花大理石地板,一樣的精心修整過的草坪,這裡像是一所小型一點的大學廣場,但這裡只有一個學生——一個特殊的學生。
莫西醫生在門口招待了我,她年輕的時候可是個出名的美人,現在雖然已不再年輕,但仍是風韻猶存,她那有著蒼白但修長手指的手伸向我,有力地握了握我的手。
“歡迎你,修。”她說。
“那男孩怎麼樣?”我問他。
“情況還不錯,和我們預想的一樣好。當然剛開始幾天情況有點不太妙,但我們竭力使他感到舒適。要知道,適應一個新環境是有些困難的。”她一邊說著一邊領著我向建築里走去。
“整件事都很困難。”
“是啊,確實是……外力往往無能為力。我帶你去為你準備的房間好嗎?”
“我想先看看他。”
莫西帶我穿過一間又一間的屋子,走在灰色的長廊上,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又一次襲上來,我覺得一切似曾相識……
“他知道多少?”我問。
“什麼都不知道。”莫西帶我在一間灰色的大門前站定,看著我的眼睛。
是啊,早在幾十年前科學家們就已經面面俱到地把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羅列進了計劃里,不確定事故的發生微乎其微,我們每個人都有既定的角色去扮演。
莫西打開了大門,帶我進入了觀察室,我踏過那似曾熟悉的藍灰色地毯,一切如舊。我甚至不用看那男孩的臉,太熟悉了,閉上眼睛都能描畫出的熟悉的臉——烏黑的短髮,長睫毛,略顯尖的下巴,清秀但並不算顯眼的外貌,好像走在大街上總能找到類似的面孔,這時,那孩子轉過來看著我,在那雙眼睛裡,我才真正找到了他的與眾不同,琥珀色的清澈但略顯憂鬱的眼睛,我成年以後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注視著雙眼睛上了。我知道,那是你,每個細胞都如此熟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