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雲秋隨便找了一個座位坐下。

  也就十多分鐘,飛機起飛了,整個飛機艙內,還沒有滿。

  看樣子周圍的華夏人不多了。

  楚雲秋在魔都下的飛機,下了飛機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陸芷晴報平安,讓他不要擔心。

  楚雲秋沒有回去。

  而是搭乘飛機去了青藏高原。

  為什麼去青藏高原,因為華夏兩條著名的河流,似乎都和青藏高原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

  長江的源頭、也即通天河的幾個源頭,在青藏高原腹地崑崙山脈和唐古拉山脈之間。

  歷史上認為有四個源頭:正源本支是一級通天河,即古代所稱通天河的上段,大體即布曲,是青藏鐵路在唐古拉山鎮區域的主要走向;

  南源當曲來自於唐古拉山脈東段山麓的沼澤地,接納當曲就形成第二級通天河;

  正源北支沱沱河開始於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東大冰峰,接納沱沱河就形成第三級通天河;

  北源楚瑪爾河出於崑崙山南支的可可西里山黑脊山南麓,接納它就形成第四級通天河。正源與北源之間的勒瑪曲是季節河。

  後來經過考察,給長江去了一個源頭,認為長江有三個源頭:認為沱沱河是主源,規定它匯入下面的大河稱通天河,而把歷史上稱為通天河上段的布曲降為當曲的最大支流。

  後來發現當曲最大,而且比沱沱河長,水量更大。

  和長江源一樣,黃河源也和青藏高原有關係。

  黃河源是指龍羊峽水庫以上,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黃河流域範圍。

  涉及青、川、甘三省的六個州、十八個縣,總面積約十三點二萬平方公里。黃河源頭的面積雖然微不足道,然而它的影響卻不容小覷,牽動著整個黃河流域。

  在楚雲秋的腕錶之上,其中一個標記恰好在青藏高原之上。

  ・・・・・・

  楚雲秋這是第一次來西藏,進入青藏高原之後,楚雲秋便開始有了高原反應。

  有點“虛”。

  楚雲秋一邊走,一邊關注著手裡的腕錶。

  越走越高,楚雲秋的反應也越來越強烈。

  楚雲秋不得不動用《真武玄經》,來緩解緩解。

  楚雲秋無法想像,青藏高原上面的人是怎麼生活的,太強大了吧。

  其實楚雲秋想得太恐怖了。

  青藏高原沒有他想像中的可怕,他只是因為第一次前來,所以非常的不適應而已。

  等他待上幾天,適應了就好了。

  楚雲秋看著腕錶上面的標註,沿著路,一路向上。

  雖然沿途的風景狠獨特,也很美。

  特別是藍天白雲,就好像畫上的一般。

  藍天藍的清澈,纖塵不染。

  如同一塊純潔無暇的藍色寶石,美極了。

  白雲朵朵,飄蕩在空中。

  和繁華的都市不一樣,這裡的環境十分地乾淨,沒有污染。

  至少天空很美。

  楚雲秋喜歡這樣的環境。

  楚雲秋雖然現在沒有時間,但是不代表著以後沒有時間。

  等封印了災難種子之後,他一定要好好地欣賞一番。

  這一天,楚雲秋到達了目的地――雪山!

  ------------

  第571章 雪崩山裂 險死還生

  青藏高原有很多雪山,就好像珠穆朗瑪峰一般,海拔超過一定的高度,就會有終年不化的積雪。

  在青藏高原上,有很多雪山。

  楚雲秋也不知道眼前的雪山叫做什麼名字。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災難種子就在雪山之上。

  楚雲秋沿著雪山的道路,看著腕錶上面的目的地,開始了自己的旅途。

  ······

  楚雲秋爬過雪山,來到一處峽谷之內。

  楚雲秋左右看看,只見千雪層層,冰雪陣陣,一道萬丈溝壑深。

  楚雲秋的動作十分地輕盈,因為他從來沒有進入過這種店,所以十分地小心。

  更為關鍵的是,楚雲秋生怕自己弄點聲音會引發雪崩的災害。

  楚雲秋有些杞人憂天了,除非是大聲響,否則根本不會引發雪崩危險。

  楚雲秋一手拿著如意寶簪,一手拿著手槍,向前走去。

  不知道走了多長距離,楚雲秋感覺自己越來越往裡,越來越往地,就在這個時候,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個廢棄的廟宇、神殿。

  就好像“布達拉宮”一樣的建築。

  古樸、神聖,莊嚴,但是卻被隱藏在雪山之中。

  楚雲秋走進宮殿之中,發現在宮殿的桌子上面,有一個奇特的銅器。

  這銅器好像缽盂一般,放在桌子上面。

  而此時,在缽盂的上面,有一個血紅色的種子漂浮。

  不斷散發著奇特地光芒。

  正是楚雲秋一直苦苦尋找的災難種子。

  ······

  楚雲秋看到面前的災難種子,臉上不由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因為他終於找到了。

  眼前的災難種子和楚雲秋在菲律賓見到的災難種子明顯沒有辦法相提並論。

  小,太小了。

  此時的災難種子還沒有完成長成。

  還處於最為幼小的狀態。

  所以此時的災難種子沒有辦法引發災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