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瑾瑜第一次有了一種熱淚盈眶、熱血在沸騰的感覺。

  “楊某感謝諸位的厚愛,如若各位不嫌棄,可喚我一聲兄長,從今往後,我們是一家人。”

  “大哥,請坐。”

  “兄弟們,請坐。”

  楊延昭虎目微紅。

  “張立,你先坐下。等會散了後,你負責把桌子修好。”楊延昭打起精神開起了玩笑,今日的飯菜他一口未動。

  底下的小伙子們一聽他們楊大人這麼說,頓時鬧騰起來,剛才沉重的氣氛散了幾分。

  張力黑紅的臉露出一絲笑容,彎下腰撿起那段木塊,放在口袋裡。

  遼軍又來了。白天夜裡,不厭其煩,他們有的是人馬,而自己連信都送不出去。

  “來人,我們會一會他們。”楊延昭穿上鎧甲,拿起□□。

  盔甲在身,殺氣騰騰。

  “大人,可容手下一同前往?”

  這次楊延昭只帶了百餘人出去。

  楊延昭回頭佇立,認真地打量著這個漂亮得像個畫裡走出來的小孩,他真應該在家裡或者在朝廷上謀個文書。

  但他的眼睛是熱烈的,甚至有股躍躍欲試的姿態。太像自己年輕時第一次上戰場了。

  “你可怕?”

  “有何懼?”少年仰頭一笑,瀟灑至極。

  “楚子懷?”

  “大人,在下楚瑾瑜,字子懷。”楚瑾瑜微躬身,雙手抱拳至胸口。

  “好,楊豫,給他套盔甲,□□,戰馬。”

  “子懷,請隨我來。”楊豫本身是軍師,現在戰事緊了,將士衣物糧草也一併由他們負責,包括廚房。

  “楊大夫,盔甲一套就好,戰馬和武器我自己有。”

  楚瑾瑜曲著手指放在嘴裡長嘯一聲,一匹駿馬揚蹄奔來。

  周身雪白,無半點雜色。

  楊豫驚嘆:“好馬,好馬。去吧,小心。”

  楚瑾瑜翻身上來,一抖韁繩,追風疾馳而去。

  城門只開啟容一人一馬進出,百人快速整齊沖了出去,城門立刻被拉起。

  待他們衝出去,城樓的箭手才收手。

  這一戰,宋軍損失過半,敵軍損失傷亡200,退回百人。

  這是一場小規模的試探,後面會有大戰來襲。

  屍首是不能拖回的,怕引起瘟疫,就地焚燒。

  回城後,楊延昭絲毫沒有停歇,開始布局明日的防線。

  999年初,當今聖上得知遼軍蕭太后屯兵幽州,準備揮軍南下的情報,緊急下令命忠武軍節度傅潛為鎮、定和高陽關三路行營都部署,屯定州,楊延昭改調保州沿邊都巡檢使,守衛保州、廣信、安肅三州軍事。

  由於燕雲十六州的損失,使得大宋失去了天然屏障。滄州刺史何承矩提出要利用水建立保護屏障,太宗開水渠,挖深池,形成了一道綿延九百里的水上防禦系統,用此來抵禦契丹的鐵騎。

  這就是被後人所稱頌的“大宋水長城。”它的主要地點就在楊延昭所駐之地。

  這地成了遼軍南下的必經之地。楊延昭命魏能屯兵梁門,楊嗣屯兵保州,自己則率領士兵鎮守遂城。

  士兵三千,遼軍十萬。

  九月,遼軍南下。宋軍節節敗退,退到了這小小的但事關大宋存亡的遂城。

  沒想到碰到了根硬骨頭。

  於是遼軍採用車輪戰,頻繁騷擾進攻,想把數千宋軍困死於此。

  楊延昭知道,援軍無望。傅潛本是貪生怕死之輩,坐擁二十萬大軍,卻始終不見一兵一卒。

  楚瑾瑜不知道這些,他要做的就是上陣殺敵,為什麼殺敵,就是輔佐宋真宗,其他的他不關心,也不想知道。

  洗漱完的楚瑾瑜上了城樓,城樓堆滿了合抱粗的圓木,大石塊,草人,還有幾寸厚的木板。

  難道是用這些作戰?不親自像剛才那樣殺個痛快?殺到他們膽怯?

  “子懷可是有些疑惑?”聲音從後面傳來。

  “楊大人。”

  “不必客套,有話但說無妨。”

  “大人,今日我們打了勝仗,何不趁機追了過去,一併殲滅?”他楚瑾瑜的世界裡就是打到你怕為止。

  “子懷那。”楊延昭坐在那堆圓木之上,招了招手,楚瑾瑜走了過去,“你看看,那曾經都是我們大宋的疆土,現在全部成了契丹的領地。這小小的遂城,他們勢在必得,我們誓死必守,人在城在。我們講的是如何守住城,等待援兵。”

  “那除了這些還有什麼?”

  “我們有開水,辣椒粉,有水溝,我們還有他們送來的箭,要不要看看?”

  楚瑾瑜半信半疑。

  天將亮未亮之時,遼軍馬蹄山破風而來,□□如星矢“咚咚咚”射入木板中,草人應聲而倒,頃刻間,草人成了箭垛子。

  蕭太后親自督戰。

  有閃躲不及的士兵中箭,無人吭聲,咬牙拔出箭頭,胡亂敷了藥,綁了布條。

  遼軍一撥人箭攻,一撥人架了雲梯,一撥人往上爬。

  待下方人付好雲梯,雲梯上了人,宋軍一聲令下,早已準備好的開水直接抬鍋倒了下去,底下一片鬼哭狼嚎。

  那撥人倒下了,另外一撥又上來了。開水來不及了,就直接用箭,用刀砍,砍人,砍雲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