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沒有安排好的天命,卜筮從哪兒找根據?”
“小傢伙,周寧從來沒信過,卜籌依據的不是天命,而是我們的演算,不聰明的話隨時算錯。人用自己的能力預測未知可比模模糊糊的天命好太多。想學?”
“不想——能請教一下徐福的事嗎?你提過的大陣和他……”
“方士啊,你可以把他當成神國覆滅的罪魁禍首,但其實無關緊要。”青年在映在地上的影擺了擺手,“我想一下,初代是怎麼說的?‘方士遇風登岸前百餘年,驪國已和天朝有交流,沒有方士也有別人到來。方士登岸後的千餘年,天朝的王待驪人寬厚,送來的奴僕與財富數不勝數,驪人一直認為方士是遠方的貴客,直到那場戰爭到來,驪人的血流盡,怨恨也用盡’,你看,這個結果在神殿建立之初,還沒有貴族和國家,更沒有王權,就被知道了。”
“您會遺憾嗎?”我問他。
“我的母親有兩個孩子,我有個兄長。”青年答非所問,“他先是個昏聵殘暴的君王,然後才是我的兄,他一生中對最溫柔的決定就是賜死我,免得我看著一堆爛攤子心煩。我看到來找我的祭司了,看來他的使者在殿前候著。小傢伙,我要走了,還有什麼要問的?”
“神殿的陶板,寫著‘四塊陶板,四個部族,四個神選之人,四塊帶有四獸神圖章的信物,還有來自四個部族的犧牲’的陶板,您知道嗎?”我見他不說話,又提了一下,“喚醒沉睡的神殿什麼的?”
“小傢伙,你在說什麼?一大推四是怎麼回事?”
青年的影有點晃,它抬手止住走近的另一個影子,泛著迷糊的聲音透露出主人的疑惑,“聖司沒有繼任,神殿就會沉睡直到下任出現,為了避免神殿‘消失’,聖司才是終身制儘量保持銜接有序。用外界力量喚醒神殿,我至今未曾聽聞,還有四個神選之人是什麼?啊,奎爾丹祭司,你聽說過麼?呃,抱歉,忘了你聽不懂……”
我盯著地面,看兩團灰色影子黏在一起,交頭接耳,耳邊是青年和一個中年人交談的聲音,聽不懂的古老語言,偶爾閃過一兩個尚還熟悉的字眼,讓我徹底頭大,終於,中年人恭敬地退開,青年依舊懶懶的,只是這次有些壓抑。
“幸好來的是個祭司,小傢伙你聽著,神殿內確實有陶板,但是不是四塊是很多塊,被壓在神殿陶契域界裡,陶契是驪人域外族簽訂的最高階契約,內容要將國璽放下才能顯現,最古老的一塊是記錄了驪人和遠古巨龜的契約,遠古巨龜後來被神化為的四神之一的玄龜,背負虛川山河,你的話可以理解為遠古生物什麼的也可以。好端端你怎麼會提到陶契?”
內容要將國璽放下才能顯現?
那陶板上的刻符是怎麼回事?等等,關於陶板的所有信息來源不外乎那幾個,顧和的提示只說是數字,那份文件的內容我沒有接觸過,追其根源還是神宮的瑤池實驗室,至於四處鷹組,他們的消息推測主要從顧和那裡來,六科那邊的人我完全不了解,而錫奴現在想來也不是一直在我身邊,還有發現陶板的是社裡,要是有人做手腳的話……
“您不騙我?”
“為何騙你?”青年失笑,“於一個將死之人有什麼價值。”
“玄龜陶契的內容我可以知道麼?
“沒什麼,驪人為玄龜造域,定期祭祀長命無衰,玄龜為驪人負山,永世甘受我族束縛。”青年的影子起身,慢慢伸了個懶腰,“小傢伙,要是真有人在謀劃什麼,你現在想破腦子也不如力挽狂瀾,要是這麼容易被人看破,他也不能謀劃到今日。罷了罷了,都要死了,神殿的事我都不想了,幫你操什麼心。”
“你要走了?”
“沒有,剛剛吩咐祭司讓殿衛前去湊那小子一頓,等著他們衝進正殿灌我鴆酒,鴆的羽挺漂亮,泡的酒也漂亮。”青年的影來到我跟前,我面前依舊空蕩蕩的,卻有種被人俯身查看的錯覺,“我該去正殿那了,小傢伙,道個別?”
“你確定你已經‘死了’,不是因為天賦看到某些未來,而我們所在的域界只是剛剛好重疊而已,你是正在發生的‘現在’而不是被神宮保留的時間映像。”
最終,還是說了出來。
“……呵,小傢伙你真不留情。”青年的嗓音低沉許多,“要是這樣,你猜祭司會不會忽然覺得有些陶契很重要,趁著神殿沉睡前扔出去幾張?也許這可以解釋明明神宮沉睡了,小傢伙你還可以在外邊看見被壓在陶契域界的陶契。”
“我還看見祭台了呢。”我涼涼反駁。
“那是正常的,不然在那兒完成聖司傳承喚醒神殿,”青年有些悶的聲音從鼻尖前傳來,模模糊糊聽不真切,“拿國璽,三神閽,墟笛,還有命器才鎮壓得住,你也算是難養了。”
“什麼?”思緒飄得太遠,有點轉不過來。
“低頭看看。”青年善解人意地說。
“哦。”我從善如流地一低頭,宣寧鎖被無形的力量拉出衣領,懸浮在虛空中。銀質細鏈上綴著寸許長的銀色青川石方墜,鎖孔狀淺痕四周螺旋密布微雕符文,旁邊是小飾物般的一串:三把黃銅鑰匙,很像哨子的三寸陶笛,還有藏青古董鋼筆。
“小傢伙,周寧從來沒信過,卜籌依據的不是天命,而是我們的演算,不聰明的話隨時算錯。人用自己的能力預測未知可比模模糊糊的天命好太多。想學?”
“不想——能請教一下徐福的事嗎?你提過的大陣和他……”
“方士啊,你可以把他當成神國覆滅的罪魁禍首,但其實無關緊要。”青年在映在地上的影擺了擺手,“我想一下,初代是怎麼說的?‘方士遇風登岸前百餘年,驪國已和天朝有交流,沒有方士也有別人到來。方士登岸後的千餘年,天朝的王待驪人寬厚,送來的奴僕與財富數不勝數,驪人一直認為方士是遠方的貴客,直到那場戰爭到來,驪人的血流盡,怨恨也用盡’,你看,這個結果在神殿建立之初,還沒有貴族和國家,更沒有王權,就被知道了。”
“您會遺憾嗎?”我問他。
“我的母親有兩個孩子,我有個兄長。”青年答非所問,“他先是個昏聵殘暴的君王,然後才是我的兄,他一生中對最溫柔的決定就是賜死我,免得我看著一堆爛攤子心煩。我看到來找我的祭司了,看來他的使者在殿前候著。小傢伙,我要走了,還有什麼要問的?”
“神殿的陶板,寫著‘四塊陶板,四個部族,四個神選之人,四塊帶有四獸神圖章的信物,還有來自四個部族的犧牲’的陶板,您知道嗎?”我見他不說話,又提了一下,“喚醒沉睡的神殿什麼的?”
“小傢伙,你在說什麼?一大推四是怎麼回事?”
青年的影有點晃,它抬手止住走近的另一個影子,泛著迷糊的聲音透露出主人的疑惑,“聖司沒有繼任,神殿就會沉睡直到下任出現,為了避免神殿‘消失’,聖司才是終身制儘量保持銜接有序。用外界力量喚醒神殿,我至今未曾聽聞,還有四個神選之人是什麼?啊,奎爾丹祭司,你聽說過麼?呃,抱歉,忘了你聽不懂……”
我盯著地面,看兩團灰色影子黏在一起,交頭接耳,耳邊是青年和一個中年人交談的聲音,聽不懂的古老語言,偶爾閃過一兩個尚還熟悉的字眼,讓我徹底頭大,終於,中年人恭敬地退開,青年依舊懶懶的,只是這次有些壓抑。
“幸好來的是個祭司,小傢伙你聽著,神殿內確實有陶板,但是不是四塊是很多塊,被壓在神殿陶契域界裡,陶契是驪人域外族簽訂的最高階契約,內容要將國璽放下才能顯現,最古老的一塊是記錄了驪人和遠古巨龜的契約,遠古巨龜後來被神化為的四神之一的玄龜,背負虛川山河,你的話可以理解為遠古生物什麼的也可以。好端端你怎麼會提到陶契?”
內容要將國璽放下才能顯現?
那陶板上的刻符是怎麼回事?等等,關於陶板的所有信息來源不外乎那幾個,顧和的提示只說是數字,那份文件的內容我沒有接觸過,追其根源還是神宮的瑤池實驗室,至於四處鷹組,他們的消息推測主要從顧和那裡來,六科那邊的人我完全不了解,而錫奴現在想來也不是一直在我身邊,還有發現陶板的是社裡,要是有人做手腳的話……
“您不騙我?”
“為何騙你?”青年失笑,“於一個將死之人有什麼價值。”
“玄龜陶契的內容我可以知道麼?
“沒什麼,驪人為玄龜造域,定期祭祀長命無衰,玄龜為驪人負山,永世甘受我族束縛。”青年的影子起身,慢慢伸了個懶腰,“小傢伙,要是真有人在謀劃什麼,你現在想破腦子也不如力挽狂瀾,要是這麼容易被人看破,他也不能謀劃到今日。罷了罷了,都要死了,神殿的事我都不想了,幫你操什麼心。”
“你要走了?”
“沒有,剛剛吩咐祭司讓殿衛前去湊那小子一頓,等著他們衝進正殿灌我鴆酒,鴆的羽挺漂亮,泡的酒也漂亮。”青年的影來到我跟前,我面前依舊空蕩蕩的,卻有種被人俯身查看的錯覺,“我該去正殿那了,小傢伙,道個別?”
“你確定你已經‘死了’,不是因為天賦看到某些未來,而我們所在的域界只是剛剛好重疊而已,你是正在發生的‘現在’而不是被神宮保留的時間映像。”
最終,還是說了出來。
“……呵,小傢伙你真不留情。”青年的嗓音低沉許多,“要是這樣,你猜祭司會不會忽然覺得有些陶契很重要,趁著神殿沉睡前扔出去幾張?也許這可以解釋明明神宮沉睡了,小傢伙你還可以在外邊看見被壓在陶契域界的陶契。”
“我還看見祭台了呢。”我涼涼反駁。
“那是正常的,不然在那兒完成聖司傳承喚醒神殿,”青年有些悶的聲音從鼻尖前傳來,模模糊糊聽不真切,“拿國璽,三神閽,墟笛,還有命器才鎮壓得住,你也算是難養了。”
“什麼?”思緒飄得太遠,有點轉不過來。
“低頭看看。”青年善解人意地說。
“哦。”我從善如流地一低頭,宣寧鎖被無形的力量拉出衣領,懸浮在虛空中。銀質細鏈上綴著寸許長的銀色青川石方墜,鎖孔狀淺痕四周螺旋密布微雕符文,旁邊是小飾物般的一串:三把黃銅鑰匙,很像哨子的三寸陶笛,還有藏青古董鋼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