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推開大門,窩在傳達室窗口裡面的一個人問她找誰,她說“我找楊老師”,那人一指二樓說:“你找館長啊,她還沒下班呢。”

  郭小芬剛剛踏上二樓的台階,就聽見一個很粗獷的大嗓門在說話:“不是都說《烏盆記》的故事發生在定遠縣嗎?咋你們漁陽縣也要搶呢,這又不是啥分房子、分地的好事兒!”

  郭小芬有些好奇,抬眼望去,只見一管白熾燈下,一個又高又瘦的背影正一邊說話一邊比畫,手舞足蹈的。坐在他對面的,是一個留著短髮、戴著眼鏡,相貌十分平常的中年女人,應該就是楊館長了。她很耐心地說:“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所以很多涉及地理位置的問題都存在爭議,就說曹操墓吧,很有說服力的證據都在河南安陽出土了,不是還有那麼多地方說在自己境內嗎?何況《烏盆記》這麼一個民間傳說,並不是漁陽縣要爭搶,而是要尊重每個傳說的多種源頭,考究其中的異同,從中更深刻地了解民俗文化的內涵,發掘歷史傳說的淵源,比如漁陽縣關於《烏盆記》的傳說就和定遠縣的存在很大的不同——”

  烏盆,《烏盆記》。

  郭小芬忍不住說話了:“楊館長,《烏盆記》的傳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安靜的圖書館裡,突然響起的聲音,嚇了楊館長和坐在她對面的小伙子一大跳,兩個人一起往這邊看來。郭小芬有點不好意思,走上前去,介紹了自己的姓名,說自己是個遊客,一向很喜歡離奇的民間故事,聽很多人說起本縣有個《烏盆記》的傳說,圖書館的楊館長是這方面的權威,這次旅遊,就特地來拜訪。

  “一天來了兩個想聽《烏盆記》故事的年輕人,這倒難得。”楊館長請郭小芬對面落座。

  旁邊那個雖然偏瘦但體格健壯的小伙子,見忽然來了個漂亮的女孩,有點手足無措,瞪著銅鈴似的大眼珠子,搔了搔短鬃似的頭髮,傻呵呵地沖她樂了一樂,然後自我介紹道:“我叫翟朗!”

  郭小芬淡淡一笑,對著楊館長說:“我很想聽一聽《烏盆記》的故事,只是天色已晚,不知道會不會打擾您回家休息。”

  “不礙事的,我的工作時間本來就鬆散,遲到晚走,都是自己掌握。”楊館長說,“那麼,我就給你們講一講《烏盆記》的故事吧。”

  窗外,夜幕低垂,楊館長的講述,仿佛拉下了一道屏幕,讓發生在990年前的《烏盆記》的故事,以早期黑白片的形式在眼前放映出來,每個人物,每處場景,每次殺戮,每場血腥,都以飛快的動作清晰地展現,清晰得充滿邪惡——

  行至在漁陽縣地界,

  忽然間老天爺降下雨來。

  路過趙大的窯門以外,

  借宿一宵惹禍災。

  趙大夫妻將我謀害,

  他把我屍骨未曾葬埋。

  燒作了烏盆窯中埋,

  幸遇老丈討債來。

  可憐我冤讎有三載,有三載……

  怔怔的。

  故事,講完了嗎?也許,講完了吧。

  郭小芬望了望四周:老舊的白熾燈,給眼前這張桌子灑上一圈黃得發綠的幽光,活像是箍起了一層厚厚的井壁,將整個二層借閱大廳的其他部分徹底隔阻在黑暗的外面……難道,這個故事中的受害者就是我?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遭遇了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我投宿到福禍莫測的旅店,我被突如其來的命運殺得血肉橫飛,之後,我被焚化,和泥,我的魂魄就這樣禁錮在一個烏盆里了……否則,我怎麼一個字也說不出來,而脹裂肺腑的怨苦卻無可發泄?

  “小郭,小郭……”楊館長的呼喚聲令郭小芬打了個寒戰,她清醒了過來,掩飾地一笑道:“這故事,也太嚇人了。”

  “《烏盆記》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最恐怖的故事之一,根據它改編的戲劇也很嚇人,過去一直被禁演,這兩年開禁了,但電視台也不肯經常播出。”楊館長說,“不過,這個故事發生的地點一直存在爭議,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安徽省定遠縣,還有說是發生在山西省懷仁縣,當然,漁陽縣也被傳說是發生地之一,只是故事的結尾和另外兩地有很大的不同。定遠縣和懷仁縣的傳說,都是到包公處死了兇手,把裝有劉世昌骨灰的烏盆帶回南陽安葬結束;而漁陽縣的傳說則是包拯派出衙役去拘捕趙大夫婦,走漏了風聲,女人服毒自殺,趙大躲進了燒制烏盆的一個窯洞裡,想躲上一陣子,等風聲過去了再潛逃外地。誰知劉世昌的冤魂跟進了窯洞裡現身,趙大嚇得魂飛魄散,用一把尖刀插進自己的心口……這時,縣衙大堂上那隻作為證物的烏盆突然飛起來,包拯帶著衙役們跟著烏盆,一直追進盆兒窯,只見烏盆撞開一個被封堵的窯洞,在半空中化為無數碎片,灑落在趙大的屍身旁邊——故事到這裡才算結束。”

  郭小芬想了想說:“這個結尾好像更強調受害者本人親自報仇雪恨,而不僅僅是依靠官府的力量。”

  “《烏盆記》這個故事反映的,正是中國古代司法現狀的黑暗。許多被謀殺的人不能申冤報仇,而官府嚴刑逼供出的‘兇手’往往又是無辜的小民,冤案多,冤獄更多。因此,由鬼魂向正直的清官訴冤,然後由清官出面,將罪犯繩之以法,成為我國公案小說的一個主要模式。有人統計過,一部《包公案》,真正靠邏輯推理破案的故事很少,大部分都是冤魂託夢給包公告狀,然後包公才破案的。”

  郭小芬點點頭說:“由此可見,《烏盆記》也只是一個傳說而已,只是這傳說太過詭異和恐怖,把人殺了,燒了,還要製成烏盆,死者的冤魂還附著在烏盆里,隨時尋找著出來復仇的機會,真不知道古人怎麼能琢磨出這麼聳人聽聞的故事。”

  楊館長說:“其實,認為靈魂會依附在一個具有象徵意義上的東西的觀念,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比如非洲的阿閃提人就認為死去的人,靈魂會依附在他生前坐的木頭凳子上,所以,一旦人死了,他坐過的凳子就會立刻被家人用煤灰塗黑,被放在家族的‘凳屋’里,接受子孫的供奉祭祀——有沒有覺得這幕情景很熟悉?對了,這跟我們中國人把去世袓先的神牌放在祠堂里,是一模一樣的。在某種意義上,每個神牌就是一個神凳,一隻烏盆,都是死去的人靈魂的載體。”

  “可是凳子和神牌上,不存在死者的血、肉或骨灰啊。”郭小芬不大同意,“《烏盆記》這個故事,無論其殘忍程度、藏屍方式,乃至復仇過程,都令人髮指——現實中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情?”

  “怎麼沒有?”一直沉默不語的翟朗,突然怒目圓睜地吼了一嗓子。

  郭小芬和楊館長驚詫地望著他,不知道他為何突然間有如此劇烈的反應。

  “怎麼沒有?誰說沒有!”翟朗把拳頭往桌子上“哐”地一擂,對著她倆咆哮道,“我爸爸就在這漁陽縣被人殺害了,而且焚化後,骨灰和在泥里,燒成了一隻烏盆!”

  【

  第七章 弩矢

  楊館長和郭小芬目瞪口呆!

  “你們不相信是不是?”翟朗十分激動地說,“我的爸爸翟運三年前遭人陷害,說他貪污公款,萬般無奈之下,他連夜逃出了北京城,從此就再也沒有消息。那時我還在上高中,家裡每天被搜查三四遍,我和媽媽被公檢法的人像扒光衣服一樣審查,媽媽實在受不了了,一病不起,很快就去世了。我只能咬著牙自己一個人艱難地過日子。就這樣,每到逢年過節還要‘接待’來家中陰陽怪氣地打聽我爸爸情況的各路公差,受的委屈和侮辱啊,不能提了!”他使勁咽了幾口唾沫說,“前幾天我收拾我媽的遺物,翻出了一張我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短箋,疊得很整齊,上面有一個電話和一個日期,那日期就是我爸離開家兩天以後的時間,我打電話過去,號碼是空的,但區號是漁陽縣。我猛地想起,媽媽在臨死前讓我記住漁陽縣這個地名,我立刻懷疑我爸當初就是逃到漁陽縣了,但是為什麼他不再和家裡聯繫了呢?我就給漁陽縣公安局打電話,一位警官接聽後,讓我把我爸的照片和基本情況都發過去,我怕最後警方內部一交流信息,又沒完沒了地纏著我問我爸到底在哪兒,就只是傳真了一張我爸的照片過去,別的啥也沒說。對方當然表示無能為力,單憑一張照片不可能幫我找人的。”

  翟朗把父親的照片遞給楊館長看了一眼,接著說:“幾天前,我突然接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上說我爸爸三年前就死了,是夜裡投宿在漁陽縣一個叫趙大的窯廠廠主家裡,因為露了財,被趙大的夥計李樹三——不僅僅殺了,還殘忍地肢解、焚化,把骨灰和在泥里做成了一隻烏盆……”

  “我的天啊!”楊館長一聲輕呼,不禁捂住了嘴巴。

  “信里還說,我爸的受害地點就在漁陽水庫旁邊一個叫大池塘的地方,然後就把電話掛掉了。第二天我立刻收拾包袱來到了這裡,我一定要親手宰了仇人,給我爸報仇!”說著,他抽出一把雪亮的尖刀來,“嚓”的一聲插在了桌面上!

  看著他橫眉怒目、咬牙切齒的表情,楊館長嚇得說不出話來,還是郭小芬嚴肅地說:“翟朗,你別這麼衝動,把刀子收起來!”

  翟朗這才意識到自己太魯莽了,這裡不是獅子樓,眼前這倆人也不是潘金蓮和西門慶,趕緊把刀收起,伸手摩挲了兩下被戳了個坑的桌面,見摩挲不平,對著楊館長嘟囔了一句“對不起”。

  “翟朗,我覺得,你單憑一個陌生人打了個電話,就要去殺人報仇,是很不理性的行為。”郭小芬說,“你怎麼知道那個陌生人打這個電話是什麼目的?你有什麼證據證明真的是某個人殺了你的父親?你親眼見過那個摻雜了你父親骨灰的烏盆嗎?如果都沒有,很可能你是被人利用了啊!”

  翟朗很不耐煩,瞪著眼睛說:“反正我來這兒就是要報仇!誰也甭想攔著我!”然後,他把父親的照片從楊館長手中奪了回來,“哐”地站起身,徑直下樓去了。

  望著他堅定的背影,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了郭小芬的心頭。

  “咱們也走吧!”楊館長受了點驚嚇,似乎不願意再留在這個有著刀傷的桌子前,“這個小伙子只是說來找我問《烏盆記》的傳說,誰想最後差點出人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