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來人一理衣擺,穩穩噹噹地坐在瘸了腿的凳子上,揚袂之間,紗氅的袖擺邊緣赫然繡著一方如水似波的圖案。
按理來說,水波紋並不是一個適合繡在外袍上的紋路。繡它還不如繡一枝寒梅,有迎風傲霜雪的高風亮節之意,也不如繡一截翠竹,寓意君子不屈,寧折不彎。最要命的是,世人皆知“水”還有一層“利萬物而不爭”的意思——試問誰敢走到哪兒都自稱一句我“利萬物”?
如此托大,還不被人活活打死?
但普天之下偏偏有一個門派真敢繡水……這個紋路,墨韻永遠也忘不了!
屋外是三伏天,他卻如墜冰窟,脫口而出:“你是無量山派的人?”話一出口,他懊惱自己問了一句實打實的廢話,簡直是親手將自己推進深淵——眼前人的這身衣裳,還有他的一舉手一投足,看起來像極了當年“那個人”!
來人未置可否,仍不正眼瞧他,伸手從硯台里取出僅剩的一小塊墨錠專心把玩著:“用這樣的油煙墨,豈不是委屈你了?”
若說提到名字時這人的感慨還是個巧合,眼下這話則等於道破了墨韻的身世。他心驚肉跳:“你……你想幹什麼?”
那人依然答非所問:“替你賣書的孩子就快回來了。”
小瓜子!
墨韻從頭皮麻到後背:“你想幹什麼!”
“我不止是無量山派的人,我還是宋掌門的徒弟。”來的這人正是與陸晨霜驛道一別後又去而復返的邵北。
從客棧中購得的幾本秘籍他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匆匆一試,靈力在體內皆行得通,可見至少有七八成是真的。究竟是什麼妖能通曉三派心法?他布陣測算,卦象剛一落成,引狂風大作呼嘯不止。
“啪——”墨韻手一松,布袋落在了地上。這些日子被歡樂沖淡的那些憔悴突然之間一齊聚了起來,他跌坐在牆根,心中絕望地想著:逃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命中一切早有定數。
不用對方出手,他已然潰不成軍,哀聲乞求道:“我求求您了,放過我們吧!小瓜子只是個孩子,他是好人,他什麼也不知道,求您不要為難他!”
“一本書賣六錢銀子,刨去紙墨能得五錢多。五錢銀子,在此地應當買不著什麼東西吧。”邵北耐心地算著,“況且你身體虛弱,需要的是靈氣供養,藥糙對你效用不大。你如此賣力賺錢……不如讓我猜一猜,你是怎麼想的。”
墨韻不在乎他猜什麼,只希望這人能多說一會兒,起碼他話沒說完的時候不會對自己下手。可他又怕這人待得久了,等會兒小瓜子回來正正跟他撞上。如何是好?
那人指尖沾了一滴清水,點在桌上:“補天石有七色,其中,墨石於百年之前掉了一個角,墜入凡間。你的法力說強也強,能望穿天地之間所有紙張有載的典籍,可說低又低,除了這一樣本事之外你什麼都不會,就連化成個人形也只能這般孱弱無力。你深諳‘懷才其罪’的道理,為免遭劫難而安心當一塊石頭,躺在路邊。這麼躺了幾十載都沒事,可那日,一位修士打你身邊路過,你正望著他時他也低下頭來看你,說了一句‘非人’,接著就將你封印了起來。”
墨韻震驚,他甚至忘了自己還在鬼門關前:“你……你是如何……”
他確實曾安心當一塊石頭,但當被封印的石頭和沒被封的石頭還是有區別的。不能感知風霜雨露,不能聆聽蟲鳴鶯啼,也不知自己何年何月才能從封印中解脫出來,何其寂寞?
世間文字無論是寫在紙張、竹簡還是刻在碑銘上的,他都能通過靈識看到,被封印之後的數年間他一直留心著那修士的手書,企圖從中尋找破解之法,可那個人偏偏從未在紙上寫過關於此事的隻言片語,仿佛對那個人來說封印路邊的一塊石頭根本是一件不值深究、無需解釋的事。
“幾年之後的一天,鎮壓你的法陣突然自己鬆動,你便趁機逃了出來。本形是一塊不能移動的石頭,為了遠離殘陣你不得不化成人的模樣,可你被法陣壓制了許久,這要化出人形還要逃跑,就太吃力了。”
邵北說罷,又沾一滴水,點在桌面另一邊,道:“你方才說,那個孩子叫什麼?他孤苦伶仃,自己都吃不上飯,卻把昏倒在地上的你救回了家,像對待親人一樣照料。你的壽命無極,怎麼都能過,哪怕沉進海里或是埋進深山,千年萬年之後總有一天能休養得過來,可是自從有他為伴,你就不想再當一塊石頭了。你不甘心在暗無天日的地方與世隔絕,你也想嘗嘗人間的苦與樂。見他吃不飽,你便默了幾本能賣大錢的書冊出來,叫他拿去賣。怕被仙門中人追究,你開篇特地寫錯了幾處不起眼的地方,讓這些書看似有理,拿著它的人卻怎麼也練不成。”
墨韻驚問:“你怎麼會知道!”這些事他從未對任何人提起,就連小瓜子也一直當他是個走投無路的落魄書生,與他同病相憐。即便是當年把他封起來的那個人,也未必會知道這麼多事!
邵北拿桌上的抹布擦去水跡,反問:“我怎麼不能知道?”
他把臉轉向墨韻看不到的一側,無聲打了個小小的哈欠。
昨夜他一宿未眠。
那人就在離他不過數尺的榻上睡著,連喘氣兒的聲音都比別人好聽許多,這叫他如何忍得住不上前多看幾眼?若不是怕燭火拿得近了發熱,可能會把那人引醒,他真恨不得搬張椅子坐在旁邊看一整夜。
陸晨霜。
如同可遇不可求的美夢,那位陸大俠每每踏風而來,明明一言未發卻教整個凡塵俗世隨他一併飛舞。天老了地也滄桑了,唯有他一如十年前風流。他負劍立於何處,那裡的一花一木連同他腳下的土地便立刻變得光彩照人起來,若他馬蹄踏花,揚塵而去,則見者皆佇立良久不能挪動腳步。待經過了一根羽毛從九層寶塔緩緩飄落到地面那麼長的時間之後,留在原地的人終於明白:此處最盛之景已隨他去了。只能心有遺憾地抬腳走人。
未轉身,一低頭,驀然發現整片心田都已為他變了模樣,不可逆轉。
眼下邵北打哈欠倒不是因為睏倦,而是心裡有個強烈的念頭在不住地喊,叫他立即回去插上門睡一覺。他的夢裡有那麼多個“陸晨霜”,在南澗御劍的、立于丹陽峰頂逆光遮日的,在星辰與月色下行俠仗義的、從除魔衛道錄中手提長鋒徐徐走出的……如今趁著閉上眼那人的模樣近在眼前、聲音清晰地縈在耳邊,他又可以做一場好夢,為他的夢境添了一件藏品了。
十年前初入無量山派時,曾有師叔、師兄好奇問邵北是怎麼誤闖進結界的。那會兒他處處謹小慎微,唯恐給別人帶來麻煩或惹了人家厭煩,於是恭敬地回答自己是沿什麼路往東西南北走了多久才進了山,一遍一遍,說過不知多少次。可自從某日習劍時目睹了那人將南澗攪了個天翻地覆,然後揚長而去之後,他抬頭朝罪魁禍首逃離的方向望了一會兒,接著便突然之間幾乎忘卻了從前的所有事。
按理來說,水波紋並不是一個適合繡在外袍上的紋路。繡它還不如繡一枝寒梅,有迎風傲霜雪的高風亮節之意,也不如繡一截翠竹,寓意君子不屈,寧折不彎。最要命的是,世人皆知“水”還有一層“利萬物而不爭”的意思——試問誰敢走到哪兒都自稱一句我“利萬物”?
如此托大,還不被人活活打死?
但普天之下偏偏有一個門派真敢繡水……這個紋路,墨韻永遠也忘不了!
屋外是三伏天,他卻如墜冰窟,脫口而出:“你是無量山派的人?”話一出口,他懊惱自己問了一句實打實的廢話,簡直是親手將自己推進深淵——眼前人的這身衣裳,還有他的一舉手一投足,看起來像極了當年“那個人”!
來人未置可否,仍不正眼瞧他,伸手從硯台里取出僅剩的一小塊墨錠專心把玩著:“用這樣的油煙墨,豈不是委屈你了?”
若說提到名字時這人的感慨還是個巧合,眼下這話則等於道破了墨韻的身世。他心驚肉跳:“你……你想幹什麼?”
那人依然答非所問:“替你賣書的孩子就快回來了。”
小瓜子!
墨韻從頭皮麻到後背:“你想幹什麼!”
“我不止是無量山派的人,我還是宋掌門的徒弟。”來的這人正是與陸晨霜驛道一別後又去而復返的邵北。
從客棧中購得的幾本秘籍他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匆匆一試,靈力在體內皆行得通,可見至少有七八成是真的。究竟是什麼妖能通曉三派心法?他布陣測算,卦象剛一落成,引狂風大作呼嘯不止。
“啪——”墨韻手一松,布袋落在了地上。這些日子被歡樂沖淡的那些憔悴突然之間一齊聚了起來,他跌坐在牆根,心中絕望地想著:逃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命中一切早有定數。
不用對方出手,他已然潰不成軍,哀聲乞求道:“我求求您了,放過我們吧!小瓜子只是個孩子,他是好人,他什麼也不知道,求您不要為難他!”
“一本書賣六錢銀子,刨去紙墨能得五錢多。五錢銀子,在此地應當買不著什麼東西吧。”邵北耐心地算著,“況且你身體虛弱,需要的是靈氣供養,藥糙對你效用不大。你如此賣力賺錢……不如讓我猜一猜,你是怎麼想的。”
墨韻不在乎他猜什麼,只希望這人能多說一會兒,起碼他話沒說完的時候不會對自己下手。可他又怕這人待得久了,等會兒小瓜子回來正正跟他撞上。如何是好?
那人指尖沾了一滴清水,點在桌上:“補天石有七色,其中,墨石於百年之前掉了一個角,墜入凡間。你的法力說強也強,能望穿天地之間所有紙張有載的典籍,可說低又低,除了這一樣本事之外你什麼都不會,就連化成個人形也只能這般孱弱無力。你深諳‘懷才其罪’的道理,為免遭劫難而安心當一塊石頭,躺在路邊。這麼躺了幾十載都沒事,可那日,一位修士打你身邊路過,你正望著他時他也低下頭來看你,說了一句‘非人’,接著就將你封印了起來。”
墨韻震驚,他甚至忘了自己還在鬼門關前:“你……你是如何……”
他確實曾安心當一塊石頭,但當被封印的石頭和沒被封的石頭還是有區別的。不能感知風霜雨露,不能聆聽蟲鳴鶯啼,也不知自己何年何月才能從封印中解脫出來,何其寂寞?
世間文字無論是寫在紙張、竹簡還是刻在碑銘上的,他都能通過靈識看到,被封印之後的數年間他一直留心著那修士的手書,企圖從中尋找破解之法,可那個人偏偏從未在紙上寫過關於此事的隻言片語,仿佛對那個人來說封印路邊的一塊石頭根本是一件不值深究、無需解釋的事。
“幾年之後的一天,鎮壓你的法陣突然自己鬆動,你便趁機逃了出來。本形是一塊不能移動的石頭,為了遠離殘陣你不得不化成人的模樣,可你被法陣壓制了許久,這要化出人形還要逃跑,就太吃力了。”
邵北說罷,又沾一滴水,點在桌面另一邊,道:“你方才說,那個孩子叫什麼?他孤苦伶仃,自己都吃不上飯,卻把昏倒在地上的你救回了家,像對待親人一樣照料。你的壽命無極,怎麼都能過,哪怕沉進海里或是埋進深山,千年萬年之後總有一天能休養得過來,可是自從有他為伴,你就不想再當一塊石頭了。你不甘心在暗無天日的地方與世隔絕,你也想嘗嘗人間的苦與樂。見他吃不飽,你便默了幾本能賣大錢的書冊出來,叫他拿去賣。怕被仙門中人追究,你開篇特地寫錯了幾處不起眼的地方,讓這些書看似有理,拿著它的人卻怎麼也練不成。”
墨韻驚問:“你怎麼會知道!”這些事他從未對任何人提起,就連小瓜子也一直當他是個走投無路的落魄書生,與他同病相憐。即便是當年把他封起來的那個人,也未必會知道這麼多事!
邵北拿桌上的抹布擦去水跡,反問:“我怎麼不能知道?”
他把臉轉向墨韻看不到的一側,無聲打了個小小的哈欠。
昨夜他一宿未眠。
那人就在離他不過數尺的榻上睡著,連喘氣兒的聲音都比別人好聽許多,這叫他如何忍得住不上前多看幾眼?若不是怕燭火拿得近了發熱,可能會把那人引醒,他真恨不得搬張椅子坐在旁邊看一整夜。
陸晨霜。
如同可遇不可求的美夢,那位陸大俠每每踏風而來,明明一言未發卻教整個凡塵俗世隨他一併飛舞。天老了地也滄桑了,唯有他一如十年前風流。他負劍立於何處,那裡的一花一木連同他腳下的土地便立刻變得光彩照人起來,若他馬蹄踏花,揚塵而去,則見者皆佇立良久不能挪動腳步。待經過了一根羽毛從九層寶塔緩緩飄落到地面那麼長的時間之後,留在原地的人終於明白:此處最盛之景已隨他去了。只能心有遺憾地抬腳走人。
未轉身,一低頭,驀然發現整片心田都已為他變了模樣,不可逆轉。
眼下邵北打哈欠倒不是因為睏倦,而是心裡有個強烈的念頭在不住地喊,叫他立即回去插上門睡一覺。他的夢裡有那麼多個“陸晨霜”,在南澗御劍的、立于丹陽峰頂逆光遮日的,在星辰與月色下行俠仗義的、從除魔衛道錄中手提長鋒徐徐走出的……如今趁著閉上眼那人的模樣近在眼前、聲音清晰地縈在耳邊,他又可以做一場好夢,為他的夢境添了一件藏品了。
十年前初入無量山派時,曾有師叔、師兄好奇問邵北是怎麼誤闖進結界的。那會兒他處處謹小慎微,唯恐給別人帶來麻煩或惹了人家厭煩,於是恭敬地回答自己是沿什麼路往東西南北走了多久才進了山,一遍一遍,說過不知多少次。可自從某日習劍時目睹了那人將南澗攪了個天翻地覆,然後揚長而去之後,他抬頭朝罪魁禍首逃離的方向望了一會兒,接著便突然之間幾乎忘卻了從前的所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