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忽然帳外傳來聲響,有小廝模樣的人闖進來。
佑安當即跪倒在地,「求田老將軍和徐將軍救我家大人!我家大人這十數年已經如此悽苦,萬望兩位將軍垂憐我家大熱,切不要使得我家大人成為千古謾罵的罪人!」
他本是受命去各道散發勤王書,卻撞上劉玄。劉玄看了他手中勤王書,以為二人同道中人,便帶來一起見顏庭。顏庭聽罷勤王書一事,歡欣之下也便未為難佑安。
畢竟,沒有什麼人比顏歲願身邊跟隨的小廝指證顏歲願謀反可信。
佑安得知手中是何物之後,終是不忍,於是便趁機求上門。
「是少將軍親自交代你所為?!」見佑安點頭,徐將軍當即了悟,「田老將軍……少將軍這是要坐實自己謀反,代我等受過,無論將來青京何人入主天下,我等只需將少將軍與顏庭謀反言明,便可獨善其身啊!」
「少將軍果真是承顏帥之大義!」田老將軍也贊同,「我等必不作出分裂國土之事,以慰顏帥與少將軍之苦心。」
「田徐二人果然是賊心不死!」顏庭聽著親衛所言,「他們竟敢擅自調軍與本帥擺陣!」
親衛道:「元帥,您的中軍已然整備待發,田徐二人不過是自尋死路,他們左右二軍將領一直不臣,如今除去他們,您北國稱帝定再無阻礙。」
顏庭一陣冷笑,「這可是他們自己送上門來,不怪本帥不講情面!」
鹿府駐紮軍隊異動的消息甫一傳到顏歲願耳中,他便披甲完備。闊別疆場十餘年,素白指尖拂過銀甲,竟有近鄉情怯的情愫。
顏歲願垂首目光落在尋回的劍鞘,忍冬卷草紋似獸爪一般緊握著劍鞘,浮雕出的花紋觸感真實。循著花紋可見古樸的刻銘——興,沒有劍鞘歸置的無煙劍身上,亦然有同種刻銘——亡。
無煙劍,顏歲願貼身隨帶十年,今日才露出真面目。程藏之可以以琥珀牙璋取代軍印,他父親亦然可以以無煙劍作信物。
顏氏這十年,該有個塵埃落定了。忠臣也罷,逆臣也罷,都將在今日了結。
於立跟著顏歲願也有好幾日,葬別父母后便不言不語。今日見白泥塑的菩薩——顏家哥哥披甲,愣神許久。
顏歲願見於立愣在院落間,便招手喚他過來,「你可在此處等你父親的舊友來接你,日後他們會照拂你。至於是否報血海深仇,來日你可自己抉擇。顏氏,始終恭候。」
於立愣著,忽而搖搖頭,「顏哥哥,你不是已經替我殺了殺我阿娘阿爹的人……而且阿爹是因為我自己才——」
「並非是因為你。」顏歲願俯下身,手掌覆在少年發頂,「你那些親友,是因為我這一家恩怨而無辜遭殃,此事,不是你之錯,全在我族。」
「顏哥哥錯在哪兒?」於立滿目疑竇。
顏歲願應聲啞然,竟不知如何應答於立。我——錯在哪兒?是擅自放生程藏之?是謹遵雙親遺願保全數萬將士,為朝盡忠?是忍辱含垢十年不使顏氏自相殘殺?還是,對程藏之動了不該有的心思?任兩個人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荒唐春宵?
於立卻又道:「顏哥哥救我,替我安葬阿爹阿娘,還有鄰友。甚至替我手刃仇家,我……」少年搔頭,「我實在不知道顏哥哥錯在何處。」
「……」顏歲願垂眸不言,俄頃才道:「我錯在,未有糾正你的稱呼,我與你父親算得同輩。你應當喚我叔叔。」
「不管是叔叔還是哥哥,」於立頓聲,「您都不欠誰的債。」老成似的嘆口氣,「我還欠阿爹和阿娘一頓雙打。」
顏歲願應聲而笑,「難為你這些天便如此通透。」也不愧是于振之子。
於立遲疑一下,才問:「我能跟顏哥哥一起去嗎?這些人,我就跟顏哥哥熟悉……」
顏歲願凝思良久,想于振也算一方大將,他的兒子上戰場見識見識倒也不過分。然他還是打算讓程藏之的鷹衛把人護好,稍有不妥,便讓人送於立回程藏之處。
許是顏庭早已料定三軍會對峙陣前,一早便做準備。左右軍備不僅廢弛,連戰馬都要遜色中軍。眼下正堵著左右軍於鹿府邊界線,顏庭本人騎在高頭駿馬之上,聲撼江海,「田広、徐達飛,你二人擅自調動軍馬奔赴逆賊顏歲願便罷,難道要將士們同你們一起做大寧的逆賊!況且顏歲願當年弒父奪權,你等投效於顏歲願能有何好下場!」
軍陣前,徐達飛梗著脖頸道:「顏大將軍!你這些年又何嘗不是以山南之事挾持諸將!你排除異己,手段何等毒辣,你當我等真的一點不知嗎?更何況,顏歲願究竟是不是真的弒父奪權,」目光掃過可以叫的上名號的將領,「諸位同袍當真不知嗎?!」
提起此事,田老將軍亦然出陣三軍,「諸位同袍!當年顏莊元帥明知關外敵情有誤,卻仍舊赴死,為的什麼,諸位當真都拋在腦後了!」
話音一落,不少大將都極其不自然的沉面肅然,更有甚者當即燙紅眼眶。
顏莊元帥,是為他們慷慨就義。為遮掩他們在山南犯下的錯,不惜身死也要保全他們。顏庭以山南之事要挾他們,他們以顏莊元帥之死暗裡鉗制顏庭。否則何來十年安穩,又何來大寧十年國祚。
只是如今大寧山河顏色變,他們若是執意舊山河,免不了要重蹈山南之禍。可若新君不能接納他們,下場亦然淒涼。
佑安當即跪倒在地,「求田老將軍和徐將軍救我家大人!我家大人這十數年已經如此悽苦,萬望兩位將軍垂憐我家大熱,切不要使得我家大人成為千古謾罵的罪人!」
他本是受命去各道散發勤王書,卻撞上劉玄。劉玄看了他手中勤王書,以為二人同道中人,便帶來一起見顏庭。顏庭聽罷勤王書一事,歡欣之下也便未為難佑安。
畢竟,沒有什麼人比顏歲願身邊跟隨的小廝指證顏歲願謀反可信。
佑安得知手中是何物之後,終是不忍,於是便趁機求上門。
「是少將軍親自交代你所為?!」見佑安點頭,徐將軍當即了悟,「田老將軍……少將軍這是要坐實自己謀反,代我等受過,無論將來青京何人入主天下,我等只需將少將軍與顏庭謀反言明,便可獨善其身啊!」
「少將軍果真是承顏帥之大義!」田老將軍也贊同,「我等必不作出分裂國土之事,以慰顏帥與少將軍之苦心。」
「田徐二人果然是賊心不死!」顏庭聽著親衛所言,「他們竟敢擅自調軍與本帥擺陣!」
親衛道:「元帥,您的中軍已然整備待發,田徐二人不過是自尋死路,他們左右二軍將領一直不臣,如今除去他們,您北國稱帝定再無阻礙。」
顏庭一陣冷笑,「這可是他們自己送上門來,不怪本帥不講情面!」
鹿府駐紮軍隊異動的消息甫一傳到顏歲願耳中,他便披甲完備。闊別疆場十餘年,素白指尖拂過銀甲,竟有近鄉情怯的情愫。
顏歲願垂首目光落在尋回的劍鞘,忍冬卷草紋似獸爪一般緊握著劍鞘,浮雕出的花紋觸感真實。循著花紋可見古樸的刻銘——興,沒有劍鞘歸置的無煙劍身上,亦然有同種刻銘——亡。
無煙劍,顏歲願貼身隨帶十年,今日才露出真面目。程藏之可以以琥珀牙璋取代軍印,他父親亦然可以以無煙劍作信物。
顏氏這十年,該有個塵埃落定了。忠臣也罷,逆臣也罷,都將在今日了結。
於立跟著顏歲願也有好幾日,葬別父母后便不言不語。今日見白泥塑的菩薩——顏家哥哥披甲,愣神許久。
顏歲願見於立愣在院落間,便招手喚他過來,「你可在此處等你父親的舊友來接你,日後他們會照拂你。至於是否報血海深仇,來日你可自己抉擇。顏氏,始終恭候。」
於立愣著,忽而搖搖頭,「顏哥哥,你不是已經替我殺了殺我阿娘阿爹的人……而且阿爹是因為我自己才——」
「並非是因為你。」顏歲願俯下身,手掌覆在少年發頂,「你那些親友,是因為我這一家恩怨而無辜遭殃,此事,不是你之錯,全在我族。」
「顏哥哥錯在哪兒?」於立滿目疑竇。
顏歲願應聲啞然,竟不知如何應答於立。我——錯在哪兒?是擅自放生程藏之?是謹遵雙親遺願保全數萬將士,為朝盡忠?是忍辱含垢十年不使顏氏自相殘殺?還是,對程藏之動了不該有的心思?任兩個人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荒唐春宵?
於立卻又道:「顏哥哥救我,替我安葬阿爹阿娘,還有鄰友。甚至替我手刃仇家,我……」少年搔頭,「我實在不知道顏哥哥錯在何處。」
「……」顏歲願垂眸不言,俄頃才道:「我錯在,未有糾正你的稱呼,我與你父親算得同輩。你應當喚我叔叔。」
「不管是叔叔還是哥哥,」於立頓聲,「您都不欠誰的債。」老成似的嘆口氣,「我還欠阿爹和阿娘一頓雙打。」
顏歲願應聲而笑,「難為你這些天便如此通透。」也不愧是于振之子。
於立遲疑一下,才問:「我能跟顏哥哥一起去嗎?這些人,我就跟顏哥哥熟悉……」
顏歲願凝思良久,想于振也算一方大將,他的兒子上戰場見識見識倒也不過分。然他還是打算讓程藏之的鷹衛把人護好,稍有不妥,便讓人送於立回程藏之處。
許是顏庭早已料定三軍會對峙陣前,一早便做準備。左右軍備不僅廢弛,連戰馬都要遜色中軍。眼下正堵著左右軍於鹿府邊界線,顏庭本人騎在高頭駿馬之上,聲撼江海,「田広、徐達飛,你二人擅自調動軍馬奔赴逆賊顏歲願便罷,難道要將士們同你們一起做大寧的逆賊!況且顏歲願當年弒父奪權,你等投效於顏歲願能有何好下場!」
軍陣前,徐達飛梗著脖頸道:「顏大將軍!你這些年又何嘗不是以山南之事挾持諸將!你排除異己,手段何等毒辣,你當我等真的一點不知嗎?更何況,顏歲願究竟是不是真的弒父奪權,」目光掃過可以叫的上名號的將領,「諸位同袍當真不知嗎?!」
提起此事,田老將軍亦然出陣三軍,「諸位同袍!當年顏莊元帥明知關外敵情有誤,卻仍舊赴死,為的什麼,諸位當真都拋在腦後了!」
話音一落,不少大將都極其不自然的沉面肅然,更有甚者當即燙紅眼眶。
顏莊元帥,是為他們慷慨就義。為遮掩他們在山南犯下的錯,不惜身死也要保全他們。顏庭以山南之事要挾他們,他們以顏莊元帥之死暗裡鉗制顏庭。否則何來十年安穩,又何來大寧十年國祚。
只是如今大寧山河顏色變,他們若是執意舊山河,免不了要重蹈山南之禍。可若新君不能接納他們,下場亦然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