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隔了兩天之後,突然想通,這就是自己啊,貧乏也好,直白也好,幼稚也好,我必須要寫。因為這兒有我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接觸過的世界,憑什麼沒有我。於是決定以更自我更直白更赤裸的方式,給自己一個交代。
曾經交過一個男友,特別會算塔羅,而且算的特別准,簡直是個半仙兒。我們每隔個周末都要去一個塔羅吧里喝咖啡,順便買一幅老闆不知從哪兒倒騰來的超貴的異國塔羅。每次看到塔羅的時候,總會想起,有天晚上纏著他給我算命,我問他:“我們會好多久呢?”他沒說話,認真地算了很長時間,算完之後,他皺了一下眉頭,說:“我們不會分開。”之後很短的時間,我們分手了。當看到這部小說前幾行的時候,我略微小觸動了一下:世界怎麼這麼神奇呢,哪壺不開提哪壺~可當深入讀了之後,我的小得意瞬間幻滅了。不得不說,這根本就是我未曾了解過的領域。異型,塔羅,佛教。。。甚至想到德魯伊。。。這篇文的深刻讓我有種挫敗感。然後我問他,這真的是你寫的嗎?有參考什麼東西嗎?得到否定答案之後,突然意識到,曾經的那個沒心沒肺的男孩,已經蛻變到了一個我無法想像的深度。
但我還是要說一些不是讚美的話,當所有人都在誇讚的時候。不知道這是不是我的逆反心理所致。這不是一篇真正意義上的好小說,而是一篇劇本,或者說,是一部電影的分鏡描寫。它過於注重自己的思維,完全不顧讀者的感受。而且作者還很囂張地在前言中說,如果你喜歡#¥#%#%之類的泡沫小說,你還是不要看我的這篇小說了。真不知道你哪兒來的自信哎!簡直臭屁的要死。整部小說像一個個支離破碎的玻璃渣拼湊起來,這讓我想起電影《發條橙》的鏡頭,搖搖晃晃,漸隱漸出。每塊兒玻璃渣都是本體的一部分,並且映射著跟自己相關聯的影像。每塊兒都有自己的主題,但這些主題只有拼湊在一起才能完整。整篇文字都赤裸裸地透著作者文學青年的氣息,咬文嚼字,晦澀生硬,如前面那些讓我看不懂的後序一般。(我這是怎麼了,還在生氣嗎,怎麼感覺我的這篇後序必會破壞整體的氛圍,像一隻蒼蠅攪壞了一鍋萬年老湯)。可我還是要說,我就喜歡這種破壞的蠻橫感。就好像一個我暗戀了多年的人,突然有一天說喜歡我了,雖然激動不已,暗自欣喜的不行,但就是偏不跟他在一起,而他還必須給我他的所有,滿足我的所有無理要求,就仿佛這輩子他都是欠我的一樣。
而我也根本無法做到以一個閱讀者的身份去看這部小說。因為我說過,這是我曾經一遍又一遍走過的路,那條破舊的馬路,那條胡同里名為“在路上”的小店,那些掛在小店裡的肥大的牛仔褲,那個叫“酋長”的老闆,那個一起走過這些的,我曾深愛過的男人。我根本無法將自己從小說中抽離出來,甚至在幻想主人公身邊的她們,那些蜘蛛異形者,羊人,青。。。她們都是誰,他又愛著誰。
我也不想討論世界觀,生或死,無和有。沒意義。我在乎的只是人,小說里淋漓盡致描寫出的,一個個色彩鮮明的人。主人公是個沒有突出性格的角色,可是我卻能深刻地感受到他的猶豫,懦弱,遲疑,多情,懷舊,顧慮,勇敢,真誠,熾熱。
很多時候我都想讓自己變成羊人,哪怕沒有一點點迷人的地方,哪怕只是虛幻的迷惑,也可以讓他有片刻的痴迷。
2013.7.16
22:22
跋-十三夜叛
更新時間2013-7-19 22:53:51 字數:944
跋
十三夜叛
簡陋的旅館,一個破舊的衣櫃,散發著霉味的木質大床,慘白的床單,床上凌亂的擺放著未及收拾的衣物。我揉了揉有些惺忪的眼,掏出一支煙,三五,打火機聲音響起,點燃,煙發出一聲嘆息,散出淡藍色的一圈煙霧。明天又將啟程,去一個嶄新的地方。
這樣走走停停,不知何時是個盡頭。有時我會執著的期盼一件事情的結束,因為一個盡頭又是另一個開始。但,可笑或可悲的是,一個開始卻又往往意味著又會期待另一個結束。所以,日復一日,時間就如此流逝。
轉眼五年,五年前的光陰還歷歷在目,那些地名呼之欲出,黃桷坪、沙坪壩、彈子石、龍頭寺、石油路……那些我曾經的和懷念的地方,那些曾經追逐的夢。
回顧當年的我,懵懂年少,帶著自私的夢想,帶著家人的牽掛,隻身一人來到一座如此陌生的山水之城,一個兩江匯合之地,一個終年青翠的群山環繞的桃源。曾經想用自己的雙手,不靠任何人,就只是自己,打拼下一席之地。而今,我做出了另一個選擇。正如你們,我的朋友們,每一天的每一時刻的每一分每一秒所做出的抉擇一樣,我在五年之後,做出了自己的早該下定決心去做的題目。
但,又怎樣呢?日子依舊如此繼續,一個結束,僅僅是另一個開始罷了。嘆口氣,我看到鏡子裡的我,略帶憔悴,眼神不再清澈,眼角有了細細的紋路,唯有嘴唇依舊如從前一般厚度,從未改變,咧嘴笑時,卻已然增添了幾分世故與幾分圓滑,不再那麼倔強與好勝。很悲哀,這就是生活。
不禁又開始幻想,若鏡中有另一個世界,那麼彼岸的我,會作何選擇?恐怕也是在如此的思索罷?
曾經交過一個男友,特別會算塔羅,而且算的特別准,簡直是個半仙兒。我們每隔個周末都要去一個塔羅吧里喝咖啡,順便買一幅老闆不知從哪兒倒騰來的超貴的異國塔羅。每次看到塔羅的時候,總會想起,有天晚上纏著他給我算命,我問他:“我們會好多久呢?”他沒說話,認真地算了很長時間,算完之後,他皺了一下眉頭,說:“我們不會分開。”之後很短的時間,我們分手了。當看到這部小說前幾行的時候,我略微小觸動了一下:世界怎麼這麼神奇呢,哪壺不開提哪壺~可當深入讀了之後,我的小得意瞬間幻滅了。不得不說,這根本就是我未曾了解過的領域。異型,塔羅,佛教。。。甚至想到德魯伊。。。這篇文的深刻讓我有種挫敗感。然後我問他,這真的是你寫的嗎?有參考什麼東西嗎?得到否定答案之後,突然意識到,曾經的那個沒心沒肺的男孩,已經蛻變到了一個我無法想像的深度。
但我還是要說一些不是讚美的話,當所有人都在誇讚的時候。不知道這是不是我的逆反心理所致。這不是一篇真正意義上的好小說,而是一篇劇本,或者說,是一部電影的分鏡描寫。它過於注重自己的思維,完全不顧讀者的感受。而且作者還很囂張地在前言中說,如果你喜歡#¥#%#%之類的泡沫小說,你還是不要看我的這篇小說了。真不知道你哪兒來的自信哎!簡直臭屁的要死。整部小說像一個個支離破碎的玻璃渣拼湊起來,這讓我想起電影《發條橙》的鏡頭,搖搖晃晃,漸隱漸出。每塊兒玻璃渣都是本體的一部分,並且映射著跟自己相關聯的影像。每塊兒都有自己的主題,但這些主題只有拼湊在一起才能完整。整篇文字都赤裸裸地透著作者文學青年的氣息,咬文嚼字,晦澀生硬,如前面那些讓我看不懂的後序一般。(我這是怎麼了,還在生氣嗎,怎麼感覺我的這篇後序必會破壞整體的氛圍,像一隻蒼蠅攪壞了一鍋萬年老湯)。可我還是要說,我就喜歡這種破壞的蠻橫感。就好像一個我暗戀了多年的人,突然有一天說喜歡我了,雖然激動不已,暗自欣喜的不行,但就是偏不跟他在一起,而他還必須給我他的所有,滿足我的所有無理要求,就仿佛這輩子他都是欠我的一樣。
而我也根本無法做到以一個閱讀者的身份去看這部小說。因為我說過,這是我曾經一遍又一遍走過的路,那條破舊的馬路,那條胡同里名為“在路上”的小店,那些掛在小店裡的肥大的牛仔褲,那個叫“酋長”的老闆,那個一起走過這些的,我曾深愛過的男人。我根本無法將自己從小說中抽離出來,甚至在幻想主人公身邊的她們,那些蜘蛛異形者,羊人,青。。。她們都是誰,他又愛著誰。
我也不想討論世界觀,生或死,無和有。沒意義。我在乎的只是人,小說里淋漓盡致描寫出的,一個個色彩鮮明的人。主人公是個沒有突出性格的角色,可是我卻能深刻地感受到他的猶豫,懦弱,遲疑,多情,懷舊,顧慮,勇敢,真誠,熾熱。
很多時候我都想讓自己變成羊人,哪怕沒有一點點迷人的地方,哪怕只是虛幻的迷惑,也可以讓他有片刻的痴迷。
2013.7.16
22:22
跋-十三夜叛
更新時間2013-7-19 22:53:51 字數:944
跋
十三夜叛
簡陋的旅館,一個破舊的衣櫃,散發著霉味的木質大床,慘白的床單,床上凌亂的擺放著未及收拾的衣物。我揉了揉有些惺忪的眼,掏出一支煙,三五,打火機聲音響起,點燃,煙發出一聲嘆息,散出淡藍色的一圈煙霧。明天又將啟程,去一個嶄新的地方。
這樣走走停停,不知何時是個盡頭。有時我會執著的期盼一件事情的結束,因為一個盡頭又是另一個開始。但,可笑或可悲的是,一個開始卻又往往意味著又會期待另一個結束。所以,日復一日,時間就如此流逝。
轉眼五年,五年前的光陰還歷歷在目,那些地名呼之欲出,黃桷坪、沙坪壩、彈子石、龍頭寺、石油路……那些我曾經的和懷念的地方,那些曾經追逐的夢。
回顧當年的我,懵懂年少,帶著自私的夢想,帶著家人的牽掛,隻身一人來到一座如此陌生的山水之城,一個兩江匯合之地,一個終年青翠的群山環繞的桃源。曾經想用自己的雙手,不靠任何人,就只是自己,打拼下一席之地。而今,我做出了另一個選擇。正如你們,我的朋友們,每一天的每一時刻的每一分每一秒所做出的抉擇一樣,我在五年之後,做出了自己的早該下定決心去做的題目。
但,又怎樣呢?日子依舊如此繼續,一個結束,僅僅是另一個開始罷了。嘆口氣,我看到鏡子裡的我,略帶憔悴,眼神不再清澈,眼角有了細細的紋路,唯有嘴唇依舊如從前一般厚度,從未改變,咧嘴笑時,卻已然增添了幾分世故與幾分圓滑,不再那麼倔強與好勝。很悲哀,這就是生活。
不禁又開始幻想,若鏡中有另一個世界,那麼彼岸的我,會作何選擇?恐怕也是在如此的思索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