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從玄武門兵變,李世民殺兄弒弟,逼父讓位後,大唐江山終於塵埃落定。長安城一片祥和,我也不必再與李世民說那論戰用兵之事,偶聚暢飲,也只論詩詞歌賦而已。此間,便認識了長孫皇后,一來二去,互生愛慕……”龍王說至此,聲音漸漸低了下去。

  “長孫皇后母儀天下,賢良淑德,怎會與你……”龍王的話讓宇文難以置信,忍不住開口打斷。

  龍王輕蔑地看了宇文一眼,說道:“長孫皇后十三歲便許配於李世民,多年來對李世民貼身照顧,無微不至!無奈皇后先祖為北魏拓跋氏,乃胡人之後,長相有異中原人士,李世民不喜其貌,故而冷落長孫皇后。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誅殺其弟李元吉,卻納元吉之妻楊氏為妃妾,至此獨寵楊氏,更將皇后至入冷宮!長孫皇后常在後宮獨守空房,又何曾為爾等所知?”

  涇河龍王竟然曾經與長孫皇后暗地私通!宇文終於明白李世民為什麼要殺涇河龍王了。

  “可恨李世民豎子凡夫,貪戀皮相,又怎知長孫皇后坤載萬物,德合無疆,心地高潔,皎若日月。若不是皇后之兄長孫無忌頗受李世民倚賴,只怕世民小兒早已廢掉皇后,另立楊氏。”

  宇文熟讀史書,知道龍王所說倒也不是假話,那楊氏煙視媚行,唐王李世民為之神魂顛倒,幾次三番想廢后,可長孫皇后的賢淑世人皆知,礙著自己的名聲,再加上魏徵等賢臣阻撓,才不得不作罷。

  “貞觀十年,我與長孫皇后歡愉之事無端泄露,李世民雖不喜長孫皇后,卻也容不得我,大怒之下,不論知情與否,盡斬宮人三百!我自知宮內不可再留,便轉回涇河,輕易不再現身。李世民四處尋我不著,遷怒長孫皇后,竟指使李靖為其煉製有毒丹藥,那丹藥毒性緩慢,長孫皇后苦苦捱上三月有餘,方得解脫。李世民煞費苦心,使得長安城內外,俱以為長孫皇后之死是因風寒所致。惜憐長孫皇后,卒年僅三十六歲。”龍王一邊說話,一邊捏緊了拳頭。

  “既知長孫皇后有難,你又為何只顧偏安涇水,不願伸手救助,就這麼眼睜睜看著長孫皇后被害麼?”劉天明的直性子發作,忘了自己目前是在冒充李世民手下最忠心的大將,不應該會替長孫皇后說話。

  宇文猛瞪了劉天明一眼,還好龍王並沒有注意這一細微之處,倒接著劉天明的問話,長嘆了一聲:“我何嘗不想伸手救助?偏偏有那愚忠魏徵,曾出家為道多年,仗著一身邪術,又輕信李世民所言,在長孫皇后寢宮四周布下先天八卦陣,明里是為祛邪除病,實則只為防範我,我又如何能近身援手?”

  顧青躲在控制室里,聽得大氣也不敢出,回想那千年前的一場風花雪月,終究未能善終,不免心中惋惜不已。

  “心中傷痛難平,我索性雲遊四海,只求忘掉這段孽情,誰知那李世民氣量狹促,三年後仍對此事耿耿於懷。貞觀十三年,為逼我現身,親率五萬眾,大肆毀壞涇水上游!伐林除糙,傾瀉泥沙,想我那水族子孫,何曾受過如此天災?我為保子孫性命,不得已,只能現身阻止,以水淹五萬民夫為質,脅迫李世民退去。李世民狡猾多端,深知我自傲神通,向來說一不二,竟要我與他來一場賭賽!”

  “賭賽?莫非真有一場降雨之賭?”宇文驚奇地問道。

  龍王緩緩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正是我最拿手之呼風喚雨!自秦漢以來,那長安便是八水繞城流,要取水天降,自是易如反掌。我自負平生降雨無數,便與李世民擊掌為誓,若八月十五不能降水三尺三寸,就用我這頸上龍頭,換涇河水族平安。”

  雖然知道龍王定是輸了這場賭賽,劉天明仍然忍不住催促龍王繼續往下說,若不是龍王自行剋扣,又有誰能阻礙龍王降水的雨量呢?

  “我自負神通,卻忘了李世民身邊奇人眾多,單是一個魏徵,已不易對付,更有那欽天監袁天罡,身負星相奇學,知天文,識地理,我便是敗於此二人之手!”說到這裡,龍王反過手掌,一團小小的雨雲出現在它手中,雲團之間還隱隱有雷電閃動。龍王猛地一握拳,那雲團啪嗒一聲就碎散開來。

  “八月十三,長安城天演異象,冷風驟起,繞城八河,盡數冰封雪凍!”龍王說話的聲音有些顫抖,似乎直到今天,仍不願意相信那日所發生的事情,“河流凍結,水氣不生,何來雨雲施法降水?”

  宇文的心中很明白,下雨的原理,本就是地面的液態水在常溫下蒸發成水蒸氣,蒸氣聚集成雲,冷卻後又變成液態水重歸大地。龍王降雨的實質,就是在空中收集雨雲,然後降低體溫,在雲層中翻滾,推波助瀾,與現今的人工降雨原理差不多。若是氣溫驟然降低,河流封凍,水蒸發數量不夠,龍王縱有天大的本領,也難為這無雲之雨啊。宇文不由得有些佩服李世民了,或者說,應該佩服那位袁天罡,竟然在千年前就知道這降雨的原理,更能預測氣溫變化,談笑間,就讓龍王一敗塗地。

  “八月十五,長安城依舊寒冷異常,枉我費盡心力,三日內不斷破冰取水,弄得遍體鱗傷,空中仍是雲層稀疏。眼看約定之期臨近,不得已,匆忙施法,竭盡全力,也不過得雨一尺八寸……”

  龍王的語氣雖然平淡,顧青聽在耳中卻覺得驚心動魄,腦海中不由得浮起悲涼的一幕:一條白色巨龍,不斷地用自己的身軀頭顱去撞擊被厚重冰層所覆蓋的涇河,每次撞擊,就會濺起漫天飛揚的冰屑,好不容易,冰層破開一個大窟窿,可鋒利的裂口邊緣,又將巨龍的身軀劃出一條長長的傷口。巨龍心急火燎地在破碎冰層上翻滾,想讓河水暴露在空氣里,但天氣實在太冷了,不一會兒,河水又重新凝結起來,巨龍絕望地看了一眼空中,又回望一眼長安城,開始第二次對冰層的撞擊……

  “賭賽既敗,魏徵御劍飛升而來,奉命取我龍頭,敗於凡人手中,我不禁意冷心灰,只再三囑託魏徵,定請撤去五萬民夫,莫要再損毀涇河,傷我水族。言畢,我引頸伏斬,全無半點反抗。轉眼間,龍頭跌落半空,僅餘精魂飄零流落。誰知那李世民言而無信,說什麼涇河水急,妖孽橫生。那五萬眾得唐王令,須臾間伐木千頃,涇河上游,光禿禿一片黃土,哪還有半點生氣?至此尚不得終,眾人又掘那黃土傾瀉河中,涇水一石,其泥數斗,可憐涇河七萬水族,亡者十之八九……我拼著殘餘精魂,要與那李世民討個公道,卻又被爾等肅殺之氣阻於宮外,最終還被魏徵提去龍頭,鎮在這斷龍台下,苦痛千年!”說話間,龍王咬牙切齒,雙眼竟變得一片血紅。

  顧青輕輕地“啊”了一聲,昨天宇文所說關於“涇渭分明”的無頭公案,原來就是拜李世民所賜,難怪唐代杜甫多次在詩中感嘆涇濁渭清……沒想到這位中國歷史上口碑最好的開元盛世唐太宗,也曾經做過這樣的惡劣行徑。

  宇文與劉天明對視了一眼,都有些不知所措,這場千古冤案,恐怕無處伸冤了,那唐太宗李世民早就灰飛煙滅,只怕骨頭也沒留下一根。涇河龍王的怨氣,莫非要出在現代人的頭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