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留在國防科大,這是孫博士之前從沒想過的,他更沒想過李昌平教授會直接給他一個師資博士後的名額。

  李昌平教授道:「那就這麼說定了,接下來的研究任務,由你來帶隊。試著將這篇論文中提出的一些觀念付諸於實踐,就以他給出的最優解參數來做第一組實驗,看能不能滿足我們的預期,之後再以最優解為中間值,向兩邊進行適當地拓展,一是為了驗證他論文中提出的觀點對還是不對,二則是為了我們的最終目的——找到超高水材料。」

  李昌平教授說完就走了,博士工作室的一眾博士與博士後都動了起來。

  在找到配方之後,這種超高水材料的合成並不需要太多的時間,當然,是指在實驗室條件下。

  實驗室條件下合成成功之後,才能去尋找生產線生產的工藝。前者受制於理論研究,後者受制於工藝研究。

  有周誠當初參與設計的那一套自動化合成設備在,整個實驗只需要兩個半小時就完成了。

  落在試驗研缽裡面的是一撮灰白色的粉末,約莫有一塊橡皮那麼大。

  孫博士立馬用刮片颳走一層,讓小劉博士去做鏡下結構鑑定,他自己則是親自上手去做驗證超高水材料的最關鍵實驗——看這超高水材料在遇到水之後,能否展現出預想中的性質?

  蒸餾水加入進去,那一小塊灰白色的固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了起來,燒杯底部被迅速脹滿,然後便開始縱向的擴張,燒杯很快就被填滿,橫向的膨脹還在繼續……不到兩分鐘的時間,燒杯就被撐破了。

  那一小塊灰白色的固體漸漸變得透明起來,等水分徹底吸收後,就變成了一大坨白色偏透明的物質,看起來有點像石英晶簇。

  孫博士取來小刀,在那一大坨透明的物質上刻劃了一下,白色小刀根本沒有在那透明的物質上留下任何的劃痕。

  這證明這一塊半透明物質的硬度已經超過了七!

  這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石頭的硬度,起碼比混凝土的硬度要高上許多!

  孫博士心裡泛起了嘀咕,「這論文究竟是哪位大神寫的?難道是科學院那邊的院士?還是材料學領域的長江、千人、傑青?這也太強了吧。」

  有眼力見兒的博士已經跑去喊李昌平教授了。

  等李昌平教授趕來時,他立馬讓人將那塊新合成的超高水材料收藏好,然後又讓孫博士合成了一塊。

  孫博士沒明白李昌平教授為什麼要收藏那一塊半成品,就大膽問了,結果成功收穫了李昌平教授的一枚大白眼,「如果我們的研究成功了,那這就是全世界範圍內的第一塊超高水材料,不具有收藏價值嗎?我看那造型挺別致的,直接擺在我的辦公桌上當個擺件兒多好?」

  孫博士溫馨提醒道:「那您待會兒測一下輻射,要是對人體有害的話,我建議還是捐給博物館比較好。」

  超高水材料被輕車熟路地合成了出來,李昌平教授帶著一行博士與博士後浩浩蕩蕩地『殺』向了國重內部的力學分析測試實驗室,針對那一塊超高水材料進行了拉伸、擠壓、橫切、縱切等多項暴力破壞性測試,最終拿到實驗測試結果的時候,李昌平教授的老淚都要落下來了。

  這真是有心摘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他們這麼一群人沒日沒夜地搞研究,頭髮一把一把地掉,腦門一個接著一個地禿,沒人能將這個問題給搞定,人家一個只是半隻腳邁進來的外行通過數學手段給解決了。

  這讓他們這些人該情何以堪?

  李昌平教授當天晚上就自掏腰包請課題組的碩士、博士與博士後都吃了一頓大餐,並在餐桌上宣布了自己的決定,給自個兒的學生們定了一條新規矩。

  他說,「你們之中那些馬上就要畢業的學生,我就不管了,但是新入學不到一年的學生以及之後會留下來跟著我繼續做研究的博士、博士後,還有將來打算加入到咱們課題組中來的研究生,都得好好學數學,不僅僅是研究生院規定的那些課程得學好學明白,我還會找一個老朋友給推薦一些搞咱們這種研究的研究人員必須學的數學課程,你們都得學。」

  「你們這些小年輕得對自己有要求,不能抱著不求甚解的態度去搞科研,你看看,人家數學學的好的人,都沒做什麼實驗,只是從已經發表的論文中摳一些數據出來,稍微做一做數值模擬,就把困擾我們這麼多年的問題給解決了,你說我們羞愧不羞愧?」

  「同樣是搞研究的,人家解決的都是高端問題,而我們做的都是些什麼?實驗!實驗!還是實驗!人家給個數據,我們就趕緊測一測,人家不給數據的話,我們就自己列舉一些數據測一測,想想也挺丟人的。科學理論學了那麼多,各種數學方法、統計學方法都學了,搞到最後,我們居然用的是枚舉法……」

  這一頓飯,李昌平教授給喝大了,掏著心窩子說了很多大實話。

  孫博士晚上回去之後,照著鏡子抹了半小時的腦門,他心想,自己頭頂上這為數不多的頭髮怕是徹底保不住了。

  作者有話要說:周末,還是要把大家給餵得肥肥的,今天還是三更……作者瘋狂碼字。

  第44章 :一個貴人

  周誠到了國防科大之後,直接就去了徐仁宗教授的課題組,適逢盛明成主任同他說項目申請書已經通過了第一階段的審核,通過審批已經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如今在第二關審核的,只是經費問題,周誠便在徐仁宗教授的課題組內做起了準備工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