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是不幸,但你的不幸又不是人家給造成的,你憑什麼將自己遭受過的苦難怪罪到別人身上?

  要何華說,覃氏的極品是隱藏在基因中代代相傳的,覃氏夫妻的親生兒子能提出這種不是人的要求來,覃氏夫妻來也是相當的極品,他們真能做出來!

  要是其他人遇到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輕而易舉地就將自己養了十七年的孩子給攆出家門?

  好歹是相處了十七年的感情啊!

  何華在心裡將許秀芸夫妻倆鄙視了好幾天,這會兒在得知周誠自己就能賺錢,年紀輕輕就靠著編寫出來的軟體賺了千萬之後,她突然覺得周誠離開那個奇葩家庭也挺好的,像周誠這樣年輕有為的小伙子,將來找個女朋友,在哪兒都不愁安家落戶,離那些極品越遠越好,不然指不定哪天,極品養父母就像狗皮膏藥一樣黏上來了。

  同時,與許秀芸維持著塑料友誼的何華也等著看覃家的好戲,她想看許秀芸夫妻倆後悔的那一天。

  事實也正是如此。

  許秀芸這幾天已經被她領回家的親生兒子覃楚給折騰得神經衰弱了。

  覃楚是被一處農村的夫妻養大的,那夫妻倆賺的不多,但家裡有什麼好的東西都會用在覃楚身上,原先覃楚就嫌棄父母沒本事,什麼都幫襯不到他,他學習成績不好,怪那農村的夫妻捨不得花錢給他找名師補課,他人緣不好,怪那農村的夫妻沒錢,他不能拿錢同朋友們套交情……在得知自己是出身豪門流落農村的富二代之後,覃楚沒有絲毫留戀地告別了那養他十七年的農村夫妻,毅然決然地投奔到了親生父母的懷抱中。

  覃楚還通過網絡看過許多豪門兄弟爭權奪利的戲碼,認為他這種流落在外的孩子肯定不會受重視,原本已經想好有錢花就行,當一輩子的二世祖,可他突然聽說他親生父母養著的那個孩子不是親生的,是領養的!

  覃楚將親生父母對自己的關切與擔憂看在眼裡,便想出一招來——要挾親生父母必須將養子逐出家門,否則他就不認這親生父母。

  覃楚想的是,如果他這親生父母實在不同意,他就勉為其難地表示自己能夠接受這麼一個人鳩占鵲巢多年,並且與那個養子勉勉強強和平共處,之後再做其他的打算,沒想到他親生父母居然遂了他的心意!

  覃楚回到了豪門中,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衣服從內到外都換上了新的貴的,各種電子設備也都買上,人看著人模狗樣的,唯一變不了的,就是言談舉止與一身氣質,還有那些在農村養成的習慣。

  許秀芸早就習慣了讓人省心的周誠,現如今親生兒子回來了,她處處都看著不順眼,可還不能說,她一批評覃楚,覃楚立馬就跟她鬧跟她吼,她現在回家都戰戰兢兢的,只想著慢慢將親生兒子的心給捂熱,可她有次實在沒忍住,同家裡做飯的阿姨說不知道把親生孩子接回來究竟是好是壞的時候,覃楚聽到了,同她大鬧了一場,幾萬塊的花瓶砸了好幾個,她就再也不敢說這種話了。

  一想到是因為自己缺席了覃楚前面十七年的成長,才會導致覃楚的性格變得這麼乖戾,許秀芸就揪心不已,如同刀絞。

  ————————————————

  周一,周誠是在何華那邊吃過早飯後,同程遠一起去學校的。

  體訓生的教室在一樓的最東邊,距離體育場近,方便這些體訓生去訓練,而周誠所在的培優班在一樓的最西邊,距離教師休息室最近。

  二人在樓道里分開時,程遠還叮囑了周誠一句,「中午放學後你別動,在教室里待著就行,我去校門口找我媽拿飯。體育場離校門近,我們訓練結束要比你們下課早五分鐘,等你下課的時候,我就差不多把飯拿過來了,到時候我帶著飯到你們班裡來,吃完之後你去把飯盒給洗了,我拿飯你洗飯盒,多公平?正好我能眯一會兒。」

  確實挺公平的。

  同程遠相處過後,周誠也知道程遠是什麼性格的人。在程遠看來,跑腿去學校門口拿飯不費什麼力氣,但洗飯盒就讓他難為情了。

  「行,上午的課你可別再划水,有什麼不會的都記下來,中午解決。」

  程遠同周誠挑了挑眉毛,比了個OK的手勢,鬆開搭在周誠肩膀上的手臂,吊兒郎當地走了。

  周誠的學習進度同培優班裡其他人的進度不一樣,別人都是查漏補缺,他是女媧補天,不過好在他的學習效率高,看書快,無限接近於開了掛,數理化生的差距很快就被補了起來,語文和英語這兩個科目還略微有些火候上的欠缺。

  周誠打算晚上回家刷牛津高階,在學校里的時候,他就開始刷英語發的那本輔導資料。別人做題講究語感,他不講究,他完全就是工科生的那一套思維,遇到不會的單詞必須認識了,只能不認識這麼一次,遇到沒見過的固定搭配與語法結構也必須一次性弄清楚,之後絕對不能再錯……這樣的提升是很明顯的,尤其是語法部分,周誠學完相應的知識後,直接動手刷題,整本習題冊上相關的題目都會做一遍,起先還會零零星星地犯錯,後面就基本上是全對的。

  在學習過程中犯錯,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在考試中犯錯,那才糟糕。

  至於語文,周誠一時半刻也找不到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只能將基礎知識一遍又一遍地夯實,力求那些能用邏輯完成的題目都用邏輯完成,至於部分,他雖然無法與作者、命題人共情,但也真情實感地刷了很多套題目的標準答案,總結了一套自己的答題模板出來,譬如說遇到考察環境描寫就想渲染氣氛,遇到排比等修辭就想作者想要突出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這樣做題的話,他心裡底氣不大,但得分卻漸漸高了,距離命題人給出的參考答案也越來越靠近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