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了現代國家改革開放。經濟騰飛,國富民強,黨和國家對民間工藝的大力扶持。喚起了民眾對傳統工藝美術的熱愛與追求。逢此盛世,民間工藝美術有了新的飛躍,木雕藝術也不例外。面對實際情況,在全國工藝品展出中,優秀作品的作者年齡偏大,年輕作者寥寥無幾。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面前。怎樣能夠激發年輕人對製作民間工藝的興趣,怎樣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不使民間美術事業後繼無人,這是進行正常藝術創作以外所嘗試研究的工作。如何有效地保護民間藝術,延繼民間傳統文化已成為政府、學者及藝術家們共同面對的時代課題。作為一名成功的藝術家,其個人應當在公成名就的同時以其影響力做好傳幫帶。可以改變一下以往的傳承形式,民間工藝多以家庭個體製作經營,在經濟來源、作品銷售等方面都尚無很可靠的保障。特別是在繼續、延續、繼承和發展上困難和問題更多。如果沒有很合適、理想的家族繼承人,社會又沒有關注和給予支持,很多民間藝術珍品可能會在我們這一代出現斷代現象。這就迫切的需要我們進行文化搶救,使這些珍貴的藝術品和藝術形式得以保護。但所遇到的困難則是,由於機器製造業的高度發展,越來越擠壓費工時的手工操作。如一件簡單的木雕,花上幾天時間是很普通的事,而用機器只需數十分鐘。同樣一件作品,由於成本、價格差異太大,致使手工製作的在市場上占有的份額越來越少。其次,正因為利潤空間擠占了民間手工藝品的生存空間,在低成本的逼迫下,粗製濫造的手工木雕品比比皆是。手工木雕漸漸失去了它固有的文化價值,越來越處於社會文化的邊緣。要想使木雕作品在市場中站住腳,就必須拿出無法大量機械製造的優秀藝術作品,這就要求作者本人有高超的技藝。但掌握全面紮實的技能決非一日之功,眾多藝術大師很希望能找到好的弟子,讓自己的手藝能傳下去,發揚光大,但是對民間工藝感興趣的年青人不多。無論哪一種工藝門類,都要求作者對工藝事業本身很熱愛,要專心,肯動腦筋,耐得住寂寞,抵抗得住外界的誘惑。在社會上定期的舉辦作品展,讓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少年對傳統藝術有深刻的感性認識,由喜愛到嚮往,並投身其中,逐漸深入。有道是物依稀為貴,如此看來,手工木雕就變得更加珍貴了。”我解釋說。

  “我覺得有點不對啊。”雲希明突然說道,“你們過來看看,這個樹似乎有點不對勁。”

  “怎麼了?”我問。

  “剛才我看到這個樹落了一地的葉子,倒不像是提前布置好的,而像是這個樹自己就會落葉子一樣,還有這樹上的花苞,我怎麼感覺它們竟然變得比之前又大了一點呢。”雲希明說。

  “難不成難不成,這個樹是活的麼?”大哲問。

  “當然不是,我覺得這樹裡面似乎有可能是有機括的。”雲希明說。

  “機什麼?”大哲問。

  “機括,就是機關。”雲希明說。

  “怎麼木雕還有機關呢?”大哲問。

  “武漢木雕船,這個工藝有點像是武漢的木雕船。”我說,“武漢木雕船,是我國木雕工藝中的非常獨特的一個藝術品種。作品雕刻藝術,它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武漢木雕船的工藝之所以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與武漢所處的地理環境以及湖北造船業的發達,是密切相關的。湖北木雕船的種類繁多,木帆船、古代漕船、戰船、畫舫、龍舟、鳳舟、彩船等等,應有盡有。武漢木雕船以柏木、黃楊木、紅木等為原材料。在雕刻藝術上,除了圓雕、浮雕、鏤雕,還有一些獨特的工藝,如淺浮雕去表皮又不傷面;深浮雕深而不傷底,並且注重花紋裝飾、鏤空鎪花和精工制模。它的花紋清晰、勻稱、纖細。船上的樓閣門窗、欄杆等等也精細入微。它的制模則根據每件產品的不同造型、設計出各種不同結構的零部件。技術上要求方圓規矩,銜接無縫,拆卸自如。據說這種木雕船大到它的船錨和帆舵,小到窗戶門板,都是可以活動的。”我說。

  “這麼神奇,所以說,從這一點上來看,這棵樹確實安裝了機關,是棵活的。”大哲說。

  “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這樣的。”我說。

  “不過這棵樹似乎更加難得。”雲希明說,“一般的機括,都需要有人啟動才可以生效,但是這個木頭雕刻的大樹,竟然自己就會落葉開花,這豈不是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情麼。”

  “所以也就是說,事情又轉了回來,還是永動機的問題。”陸大叔說。

  “古代最常見的機關就是弩做機關,為了防盜,就在墓門內、通道口等處安置上這種觸發性的武器,一旦有盜墓者進入墓穴,就會碰上連接弩弓扳機的絆索,進而遭到猛烈的射擊。這之後還有連環翻板、鐵索吊石等反盜的機關暗器。但是上面那些機關的實際效果遠遠沒有那麼驚心動魄,零部件的鏽蝕,機關弦的老化,受潮等,都會使實際效果不佳。但是這樣的,歷經多年,不壞不腐的自動運作的機括,別說是古代,現代也是沒有的。”雲希明說。

  “看樣子,這只是一棵樹,它只是用這種方法長在這裡,看上去沒有什麼危險性,也不是什麼機關,那麼到底左慈造了這麼一棵樹,是為了什麼呢?”閔瀾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