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有一個叫做青萍劍,也是這個淨世青蓮分解後化成的,是淨世青蓮的青萍幻化的,歸通天教主所有。”我說。

  第四百九十五章 玄黃洪荒(下)

  “青萍劍,劍長三尺六寸五分。劍身與劍鞘通體皂黑,有青色蓮花覆繞其上。青萍劍因通天教主在上仙之戰中動了無明之火,聖人因果不染,最後被七寶妙樹刷碎。而這七寶妙樹乃是西方二教主准提道人以其本體西方庚金菩提結合金、銀、琉璃等七寶煉製而成,為準提道人的證道法器。號稱無物不刷,全稱為七寶妙刷樹,又名七寶妙樹杖。七寶則指的是,黃金,白銀,琉璃,水晶,碧玉,珊瑚,琥珀。”我說。

  “所以說就是說,這個什麼青萍劍也沒有了唄?”雲顯說。

  “是,上古神器,歷經千萬年,能夠流傳下來的少之又少。”我說,“還有一件,是淨世青蓮下的黃土所化,歸於女媧娘娘,名為九天息壤。”

  “這聽上去,還是一種土啊?”雲希明說。

  “這確實就是一種土,只不過更加特別。九天息壤,曾經珍藏於女媧宮藏寶庫,人族治洪聖物,乃先天法器,防禦無雙,與造人鞭同為人族聖物。形如一捧黃土,顯現出一種異樣的金黃,隨風而漲,妙用變化無窮。似金非金的黃光展開,黃雲膨脹起來,就是黃蒙蒙幾畝大小一團。隨外界攻擊消長,與外敵一般變化,你大我大,你小我小,跟定挪移,堅韌綿密,無懈可擊。打進黃雲之中,如遇到棉花包,就是前進不了分毫,縱是誅仙劍氣也是奈何不得。一經祭出。除非是法力特別高深,超凡入聖,或是有同等法寶,否則休想抵擋住那無窮無量而來的先天戊土神雷。只要一灑。登時黃塵涌動,四面一合,擠壓摩擦,神形俱滅。上古之時,女媧娘娘曾賜與人皇。用來克制因共工氏死後,洪荒水勢濤天的大劫。”之前我看《奇珍集》,看的格外仔細,對於這些記載權當是傳說來看的,現在看來竟然像是真的。

  “而這最後一種,就是淨世拂塵,是太上老君選擇了淨世青蓮的白藕,幻化而成,又叫太乙拂塵。四件靈寶僅有太乙拂塵和九天息壤得以保全,青萍劍與三寶玉如意或慘遭損毀。或靈性漸消。而九天息壤雖然保存,卻被女媧散落在各地,恐怕已經無法收回,所以,四件靈寶,唯一還有可能一見的就是這淨世拂塵。”

  “不是,我學識少,你們說的這個拂塵,到底是個啥?”大哲問。

  “胖子,你還真是。沒有文化真可怕。”雲希明說,“拂塵,又稱塵拂、拂子、塵尾,是一種於手柄前端附上獸毛。比如馬尾、麈尾,或絲狀麻布的工具或器物,一般用作掃除塵跡或驅趕蚊蠅之用。在道教文化中,拂塵是道士常用的器物,一些武術流派更視拂塵為一種武器。拂塵也是漢傳佛教法器,象徵掃去煩惱。拂塵在道派。是一種有名的武器。”

  “武器?這東西照你這麼說長得跟個雞毛撣子似得,怎麼打人啊。”大哲說。

  “你還真是…這麼跟你說吧,在武當派武功中,有不少奇門兵器,拂塵即是其中一種,俗話說:手拿拂塵不是凡人,拂塵在道門中有拂去塵緣超凡脫俗之意,也是道門中人們外出雲遊隨身攜帶之物。在道教體系里,拂塵是道場中的一種法器,然後由道人將其又演變成兵器,屬軟兵器之類。拂塵的演練風格獨特,技法鮮明、軟硬兼施,開合緊湊;舞動起來如天馬行空,灑脫飄逸,閃展跳躍,靈活多變。拂塵的動作以劈、纏、拉、抖、掃為主,有刀、劍、鞭、鏢等器械的動作特點,練習拂塵時要求形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神合,運用時要求自然流暢,綿綿不斷,一氣呵成。具有良好的防身之效,倍受人們喜愛。此外禪宗則以拂子作為莊嚴具,住持或代理者手執拂子上堂為大眾說法,即所謂秉拂,因此,拂塵是說法的表徵。

  戒律中允許比丘執持拂塵,以拂除蚊蟲的侵擾,然禁止使用如白拂等,以較為華美貴重之物所成的拂子。經典中屢有菩薩或長者手執白拂的記載,如佛陀上忉利天為母說法歸來時,梵天嘗執白拂,侍佛之右。”雲希明詳細的解釋說。

  “這東西沉不沉?”大哲突然這樣問。

  “實物我只是見過,也沒有拿過,應該不會很重吧。”雲希明說。

  “等小爺我也弄一個練一練,以便凸顯我的仙風道骨。”大哲一邊說著一邊比劃。

  “就你?!仙風道骨?!別鬧了,什麼雲彩托的動你。”雲顯說,這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陰陰,你還是接著給我們講講這個淨世拂塵吧。”雲希明說。

  “這個怎麼說呢,我曾經覺得好玩,就排了個表格。雖然神器的法力大小沒有辦法評估排行,但是法寶出世的時間確實可以排列的,所以最後得出了這樣一個表格。”

  “第一等,混沌至寶。就是開天之前就存在的法寶,有開天斧、混沌青蓮、造化玉牒。”

  “第二等,先天至寶。這是各位上仙出世時候各自練就的法寶,有盤古幡、太極圖、混沌鍾、天地玄黃玲瓏塔、混元珠。還有煉天棺、六魂幡、殞聖丹,不過這三種都是煞氣很重的寶物,只怕也不能當做寶物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