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的還排名第九,那前面的幾個得是什麼樣啊。”大哲說。

  “這個叫歐冶子的也死了,怎麼但凡是個鑄劍師,得了好劍就得死啊。”閔瀾說。

  “劍,本身就是兇器,所以鑄劍師鑄劍成痴,以身殉劍的也不在少數。”陸大叔說。

  “十大名劍,也不都是好劍吧,你看這把就斷了。”王娜姐指著一把斷劍說。

  “此劍雖然折斷,卻是一把勇絕之劍。這就是有名的魚腸劍。相傳專諸為王僚親手烹製梅花鳳鱭炙,這是空中大鷹疾飛如故。專諸來到王僚的面前,把菜放在案上,用手掰魚。王僚突然感到一股殺氣從魚腹中****而出。被驚呆了。魚腸劍已經出鞘,專諸疾速向前。兩把訓練有素的鐵戈從面前交叉攔住,魚腸劍從縫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進。面前有三層狻猊鎧甲。第一層穿透,第二層穿透。穿透第三層時,魚腸劍發現自己已變成了斷劍。劍斷,然而殺氣未斷,魚腸劍依舊向前。當飛鷹將大殿擊碎的時候,魚腸劍也挺進了王僚的心臟。據說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這把劍生就是逆理悖序的,是用來弒君殺父的。是一把不祥之劍。”陸大叔說。

  “老陸,怎麼這兩把劍長得一模一樣啊?”王娜姐問。

  “干將和莫邪是兩把劍,但是沒有人能分開它們。干將和莫邪是兩個人,同樣也沒有人能將他們分開。干將和莫邪是干將與莫邪兩位鑄劍師鑄的兩把劍。干將是雄劍,莫邪是雌劍。干將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將很勤勞,莫邪很溫柔。干將為吳王鑄劍的時候,莫邪為干將扇扇子,擦汗水。三個月過去了,干將嘆了一口氣。莫邪也流出了眼淚。莫邪知道干將為什麼嘆氣,因為爐中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鐵之精無法熔化,鐵英不化,劍就無法鑄成。干將也知道莫邪為什麼流淚。因為劍鑄不成,自己就得被吳王殺死。在一天晚上,莫邪卻突然笑了。看到莫邪笑了,干將突然害怕起來,他知道莫邪為什麼笑,對莫邪說:莫邪。你千萬不要去做。

  莫邪沒說什麼,她只是笑。干將醒來的時候,發現莫邪沒在身邊,他知道莫邪在哪兒。莫邪站在高聳的鑄劍爐壁上,看到干將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從遠處急急奔來。她笑了,她聽到干將嘶啞的喊叫。干將流下了眼淚,在淚光模糊中看到莫邪飄然墜下。鐵水熔化,劍順利鑄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將莫邪。干將只將雄劍獻給吳王。干將私藏莫邪的消息很快被吳王知曉,武士將干將團團圍住。干將束手就擒,打開劍匣絕望地向裡面問道:莫邪,我們怎樣才能在一起?劍忽從匣中躍出,化為一條清麗的白龍,飛騰而去。同時,干將也突然消失無蹤。在干將消失的時候,吳王身邊的雄劍也不知去向。而在千里之外的荒涼的貧城縣,在一個叫延平津的大湖裡突然出現了一條年輕的白龍。這條白龍美麗而善良,為百姓呼風喚雨,荒涼的貧城縣漸漸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縣城的名字也由貧城改為豐城。”

  “可是當地人卻時常發現,這條白龍幾乎天天都在延平津的湖面張望,像在等待什麼。有人還看到它的眼中常含著淚水。六百年過去了,一個偶然的機會裡,豐城縣令雷煥在修築城牆的時候,從地下掘出一個石匣,裡面有一把劍,上面赫然刻著干將二字。雷煥欣喜異常,將這把傳誦已久的名劍帶在身邊。有一天,雷煥從延平津湖邊路過,腰中佩劍突然從鞘中跳出,躍進水裡。正在雷煥驚愕之際,水面翻湧,躍出黑白雙龍。雙龍向雷煥頻頻點頭意在致謝,然後兩條龍脖頸親熱地糾纏廝磨,雙雙潛入水底不見了。在豐城縣世代生活的百姓們發現,天天在延平津湖面含淚張望,據說已存在了六百多年的白龍突然不見了。而在第二天,縣城裡卻搬來了一對平凡的小夫妻。丈夫是一個出色的鐵匠,技藝非常精湛,但他只用心鍛打掙不了幾個錢的普通農具,卻拒絕打造有千金之利的兵器。在他幹活的時候,他的小妻子總在旁邊為他扇扇子,擦汗水。所以說干將和莫邪是一對摯情之劍。”陸大叔說。

  那邊王娜姐和閔瀾還有雲凝都開始抹眼淚了,“沒想到,劍的背後還有這麼悽美的愛情故事。”我說。

  第四百八十五章 十劍(下)

  “何止是干將和莫邪這兩把劍有故事,十大名劍哪一個背後沒有幾段故事。”陸大叔說。

  “老陸,咱們現在也出不去,時間也不早了,咱們吃點東西,你就把十劍的事兒再和我們說說唄。”大哲說,這次大家但是沒有反對,王娜姐拿出乾糧和水,給大家分了。

  “這一把,就是七星龍淵。”陸大叔說,“這把劍傳說是由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

  歐冶子和干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所以取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又得名,龍淵。此劍鑄造的技藝固然精湛,但它的聞名還在於無法知道其真實姓名的一個普通漁翁,史稱他為,漁丈人。”

  “啥?甚至都沒有名字麼?”大哲問。

  “確實沒有,話說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國兵馬一路追趕。慌不擇路,逃到長江之濱,只見浩蕩江水,波濤萬頃。前阻大水,後有追兵,正在焦急萬分之時,伍子胥發現上游有一條小船急速駛來,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後,小船迅速隱入蘆花盪中,不見蹤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飽餐一頓。伍子胥千恩萬謝,問漁翁姓名。漁翁笑言自己浪跡波濤,姓名何用,只稱漁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謝辭行,走了幾步,心有顧慮。又轉身折回,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致謝,並囑託漁丈人千萬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寶劍。仰天長嘆,對伍子胥說道:搭救你只因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後此劍傳於唐朝,為避高祖李淵之諱而改名龍泉。所以說,七星龍淵是一把誠信高潔之劍。”陸大叔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