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天,這個東西裡面今年竟然是空心的啊,還能打開,實在是太神奇了。”大哲說。

  “何止是神奇那麼簡單。”雲希明說。“這八面外牆相互連接,合圍在一起,但是這麼大的牆體,竟然合併的嚴絲合縫,並且這合圍在一起的外牆竟然沒有讓我們看出它可以分開,絲毫找不到破綻。再看地上,牆體向外移動,必然需要遵循軌道,可是這地面上卻什麼都看不出來,完全不著痕跡。可見設計之人的設計精妙之處。”

  “雲家少爺是機關方面的專家,你都這麼說,可見這機關果然是非同凡響。”陸大叔說。

  “一個入門的機關都設計的這麼精妙,實在是讓人擔心。這下面不會還有更厲害的機關吧。”王娜姐擔心的說。

  “王娜姐的擔心是對的,這是哪裡,這可是左慈的墳塋啊,左慈學了那麼多的法術,別怕是全都用在了這裡。”閔瀾說。

  “不管是什麼,就是龍潭虎穴。咱們也得闖一闖了。”我說,“走吧,我們下去。”

  一行人跟在我的身後,我們沿著向下的樓梯往下走去。

  階梯通往地下,一片漆黑,我們正打算使用什麼順手的照明工具,忽然之間卻眼前一亮。

  “怎麼回事兒?哪裡來的光亮。”雲顯說。

  “在牆上。”雲凝指了指周圍的牆壁,果然在一人多高的地方,竟然有不少的燈座,只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竟然會自己亮了起來。

  “嘿,這個左慈還挺先進,竟然還會使用感應燈。”大哲說。

  “胖子,別亂說話,這裡是古墓,這裡突然亮燈可不是什麼好事。”雲希明說。

  “是麼?難不成…有鬼?”大哲一聽雲希明這麼說,又開始害怕了起來。

  “這不是什麼鬼怪,你不要嚇唬大哲,這是科學。”我說,“不過古人能夠掌握這樣的科學,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燈座裡面放的是人魚油,其實就是娃娃魚,大鯢的魚油,魚油上面是磷,磷的上面有極薄的一層石灰米分。古墓乾燥,石灰米分不易受潮,有人走過,空氣晃動,帶起風,吹開石米分,白磷與空氣接觸,燃燒,點燃下面的魚油,燈就亮了。”我說。

  “我天,這個過程聽著簡單,但是這中間的量,實在是難以控制,設計這個的人,實在是高明。”雲顯說。

  “只不過…”我猶豫著說。

  “只不過什麼?”雲希明問。

  “算了沒什麼,咱們接著往下走吧。”我說。

  向下的階梯有兩個轉折,我們到達了一處平坦開闊的地方,但是看得出來這遠遠不是底層,因為在左前方,還有一處向下的階梯。

  “這地方怎麼還有好幾層啊。”大哲說。

  “你們來看看,這是什麼?”閔瀾指著平台中間的一個石頭台子說,那個石頭台子有差不多一米多,上面擺放著一件雕塑,看上去像是銅底鎦金的,大哲毫不含糊的走過去,伸手就要拿,卻被雲希明一把攬了下來。

  “別動,有機關。”雲希明說。

  “公子哥,你又嚇唬我。”大哲說。

  “這次沒有嚇唬你,你好好看看那個石頭台子。”雲希明說。

  “這…這…這上面是什麼啊。”大哲指著石頭台子說。只見石頭台子呈正方形周圍圍了一圈的凹槽,凹槽裡面灌滿了水銀。

  “是平衡機關,這個銅雕擺放的位置是經過精確的計算的,如果擅動的話一定是要引發機關的。”雲希明說。

  “我看著這個銅雕的樣子,像是一隻鳥,但是這個鳥怎麼有三條腿啊。”雲顯說。

  “李家公子哥,你別是看錯了吧,怎麼可能有三條腿的鳥,一定是…哎?!還真是三條腿啊。”大哲說。

  “還有這牆上,這牆上全都是壁畫。”雲凝說。現在整個墓室裡面的燈座已經全都被點亮了,照的整個墓室燈火通明的,這下全都看清楚了,這墓室的牆壁之上竟然全都是壁畫。

  “這就是那邊的那種三條腿的鳥,這些有什麼啊,人不人鬼不鬼的,還有奇怪的樹。”閔瀾說。

  “這上面畫的是,三足金烏。”雲希明說,“三足烏,又稱三足金烏,金烏,是一種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鳥。傳古代人看見太陽黑子,認為是會飛的黑色的鳥,也就是烏鴉,又因為不同於自然中的烏鴉,加一腳以辨別,三足烏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駕馭日車的神鳥。根據《山海經》等古籍的記述,中國遠古時代太陽神話傳說中的十日是帝俊與羲和的兒子,它們既有人與神的特徵,又是金烏的化身,是長有三足的踆烏,會飛翔的太陽神鳥。遠古神話傳說中的十日,每天早晨輪流從東方扶桑神樹上升起,化為金烏或太陽神鳥在宇宙中由東向西飛翔,到了晚上便落在西方若木神樹上。烏鴉來自於火,古人有這種認識,烏鴉因而就與太陽產生了聯繫,成為載著太陽飛行的神鳥。”

  “說的這麼玄乎,我們還覺得烏鴉是什麼不祥之物呢,現在看來反倒是成了神獸了。”大哲感慨說。

  “何止是神獸那麼簡單,曾經的高句麗人就崇拜起源於中原的神物三足烏。把其當做最高權利的象徵。高句麗就是後來所說的高麗,高句麗人崇拜三足烏如同龍和鳳,民族的壁畫多繪有日月神像,表明其有日月星晨崇拜。就連中國古代的畫像題材還有神話傳說裡面也有三足金烏的蹤影,上古神明主要有伏羲女媧、東王公和西王母等,而三足烏和九尾狐常作為瑞鳥瑞獸列於西王母座旁。”雲希明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