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放心吧,該出現的時候,他一定會出現的。”我說完,也跳了下去,阿羅緊隨其後。原本聽雲希明說的,覺得這個地下的監牢應該不大,這一下子下來八九個人,我還擔心地下會相對擁擠,誰知道地下的面積竟然十分寬敞,我們九個人站在裡面,也並不會覺得擁擠。

  地牢的形狀果然是如雲希明所說的那樣的,呈回字形,外圍的一圈全都是被分割出來的一間一間的牢籠。

  我仔細的檢查了那些牢籠,這些牢籠長得和古代的監獄仍然有所不同,隕鐵打造的外部欄杆,縱橫交錯,就連牢籠中央的地面也有隕鐵打造的鐵環,鐵環環環相扣,上面還有很多的豎立起來的小鐵環。幾乎每個牢籠裡面都有屍體,這些屍體大部分都是捆綁在那些豎立起來的小鐵環上,到死也沒能解脫。

  “這些牢籠看上去怎麼和平常看見的不一樣。”雲顯問,“哎,我說胖子,你怎麼了,別縮在後面啊?”

  “各位前輩,我們就是來這裡看看,多有打擾啊,多有打擾。”大哲最是害怕這些屍體之類的東西了,這個時候口中念念有詞的祈禱著。

  “這應該就是囹圄,是一種古代的監牢,是現代監牢的雛形,所以長得自然會不太一樣。”雲希明說。

  “你們人類真是麻煩,要是抓到了壞人,直接處死就好了,幹嘛費力氣弄這麼個地方,多麻煩。”阿羅說。

  “監獄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是隨著階級的出現,國家的產生而產生。在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前的原始社會時期。沒有階級,也就沒有監獄。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人類社會以血緣關係為基礎,人民依靠狩獵為生。生產資料實行公有制,氏族的首領掌管財產的分配。但是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人民的生存很難得以保障。由於不存在國家組織形式,人民之間的衝突以習慣、血腥復仇的方式得以解決。原始社會後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人民開始結成群體,使用磨製或者打制好的石器進行狩獵,產品有了剩餘。氏族首領無償的占有了剩餘產品,於是社會出現了私有制,人類社會出現了兩大對立的階級,即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人類社會也就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開始進入到第一個階級社會。伴隨著階級的產生,出現了國家組織形式。掌握國家權利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鎮壓被統治階級的反抗,制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並以國家的意志體現出來,這就是法律。違法者視為犯罪,對犯罪者要進行懲罰,由此出現了刑罰和監獄。監獄的產生是隨著階級的變化需要而變化的,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反映著統治階級的意志。因此,監獄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現象,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國家的暴力機器之一,是隨著階級、國家的產生而產生。也會隨著國家的消亡而消亡。這些都是時代進程決定的,所以也就不會像你說那樣簡單了。”雲希明說。

  “真複雜。”阿羅一邊說一邊趴在一個牢籠的邊上往裡面張望,“你還別說,這個監獄設計的還挺科學的。看著真是挺恐怖的,誰這麼有才,想出這麼個東西,把人像是畜生一樣的關在裡面。”

  “我國最早提出創建監獄的人是皋陶。他在中國神話中是公正的法官。據說他清臉鳥嘴,鐵面無私。傳說裡面說,他有一隻獨角羊。啊,也就是獨角獸,能知道誰是有罪的人,皋陶審理案件,遇到疑難,就牽來神羊,神羊只觸有罪的人。不過歷史上的皋陶,是黃帝之子少昊之後,生於公元前21世紀,古六安國始祖,相傳為東夷族首領,偃姓。傳說舜時被任為掌管刑法的官。禹繼位後按禪讓制舉薦皋陶為他的繼承人,叫他處理政務,但皋陶先於禹而亡故,未繼位。後來禹又舉薦益為繼承人。皋陶,與堯、舜、禹同為上古四聖,是舜帝執政時期的士師,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司法長官。皋陶又是上古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學界和司法界公認為司法鼻祖,他的法治、德治思想,與今天的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著歷史淵源關係,皋陶文化中的司法活動與法律思想對中國古代法律文化有著重要影響。皋陶還被後人神話為獄神,他輔佐夏禹理政、治水和發展生產,並為融合夷夏和後來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貢獻。禹根據皋陶的品德和功勞而舉他為繼承人,並授政於他。但皋陶未繼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帶封給其後裔。而他之所以被稱為獄神,就是因為他在建立立法的時候,就開設了監獄,加強法度的管理,這東西應該就是從這裡來的。”雲希明說。

  “希明,你上次下來的時候,可沒有說這裡有這麼大。”我說。

  “我上次下來,根本沒有什麼準備,身上就帶著一個勉強能夠用來照明的一次性手電筒,根本就看不清楚周圍的情況。”雲希明說。

  “你說的中間有一個密室,但是沒有們門,指的就是這個麼?”我問,同時指了指身後的一個看上去像是一個大柱子一樣的東西。

  “就是這個,看上去,像是一個房間,這個大小也像,但是我們有找到門。”雲希明說。

  我們繞著那個巨大的柱子走了一圈,這是一個八面體的大柱子,終於在最後一面看到了一些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