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合著這些瑤族人,都是狗的後人啊。”大哲說。

  “這些都只是傳說,無從考證的,咱們還是先干正事吧,走了這麼久一個人都沒有看到,這村子裡的人都哪去了。”雲希明說。

  “我說公子哥,你肯定是死讀書讀愚了,這個王娜姐不是說了麼,這村裡的人不是都得了那種怪病麼,肯定都在醫院啊。”大哲說。

  “那也不是所有人都得了怪病的,肯定還有人沒有事兒啊。”雲希明說。

  “沒有事兒的人肯定都在醫院陪護唄,這還用想麼。”大哲說。

  “希明問的沒錯,沒有道理村子裡一個人都沒有,一定沒有這麼簡單。”我說。

  第四百五十五章 瑤族起源

  “傳說固然是傳說,但是你們剛才說這個民族信奉的神是一隻狗,雖然狗神的由來有些傳奇的成分,但是我突然想到,之前袁茹部長說,各種原因都被排除,唯獨只剩下一條,那就是鬼神之說。”陸大叔說。

  “陸大叔,你是說這件事情是鬼神搞出來的?就像是之前公主墳那樣?”雲凝問。

  “我可不清楚,這個你得問問陰陰,她才是這方面專家啊。”陸大叔說。

  “目前來看,與鬼無關。”我果斷的說。

  “你怎麼這麼肯定?”雲希明問。

  “但凡到達一處,我已經習慣先用陰陽術查看,這巴雲村民風淳樸,善行積福,這樣的福地,並沒有什麼孤魂野鬼,所以這件事情與鬼無關。”我說。

  “那可完了,科學的角度查不出來,非科學的角度也查不出來,難不成,這又是一個世界未解之謎。”大哲說。

  “我只說這件事兒和鬼沒有關係,但是卻沒有說和神沒有關係。”我說。

  “這麼說,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了?”雲希明說。

  “不知道,不過我有一個猜測。”我說,“希明,你被稱為是移動的百科全書,那麼你可知道,目前有考證的歷史之中,是怎麼定義瑤族的起源的?”

  “這個我倒是知道,各個少數民族的由來自古以來都是不解的謎團,歷史久遠,沒有辦法考證,關於瑤族的由來也有很多的猜測,不過目前認為最為準確的就是蚩尤一說。關於瑤族的來源,說法不一,或認為源於山越,或以為源於五溪蠻,或認為瑤族來源是多元的。但大多數人認為瑤族與古代的荊蠻、長沙武陵蠻等在族源上有淵源關係。瑤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其歷史可追溯到幾千年前的遠古。瑤族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根據盤瓠、渡海和長鼓三個神話傳說推斷,瑤族先民曾是一支比較強盛的氏族,生活在中原一帶。黃帝戰蚩尤的傳說,在我國可說是已經家喻戶曉。蚩尤是瑤族人最為認可和影響最大的先祖。遠古時期。生活在我國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原始人類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形成了以蚩尤為首領的名為九黎的部落聯盟。蚩尤部落被黃帝、炎帝擊敗,遺裔南逃,匯入南蠻部落,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在江淮地區形成了一個大部落——三苗。統稱南蠻。瑤又自稱尤綿,綿為蠻之音轉,南蠻含有尤之成分無疑。禹統治中原期間,經過長期征戰終於擊敗三苗,三苗解體。瑤族先民為古代九黎三苗之後,最初活動於中國江南地區,後逐漸向北尋覓生活基地,進入黃河中下游一帶,蚩尤部落聯盟被擊敗後,酋長被殺害。遺眾被迫向四夷邊境遷徙,主部退入江淮一帶,分別匯入南蠻或東夷集團,成為這些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蚩尤與黃帝、炎帝和舜帝進行三苗戰爭,導致瑤族被迫遷徙,形成了大分化大組合的局面,進入春秋戰國時期,遷徙分化活動仍在延續。南北朝時期部分蠻族包括瑤族先民在內,曾一度越過江北,進入豫、皖地區。由於蠻族處於南北朝封建勢力爭奪要衝。成為兩朝相互爭奪或征討對象,因而導致瑤族歷史上第二次大遷徙、大分化、大融合的局面。瑤、苗先民,為了反對封建分割統治,反對強制同化。拯救民族危亡,又重組合成名為莫徭的強大部落聯盟,與封建統治進行頑強鬥爭。其後人向西南方向遷移,在今湖南、湖北地區與當地土著結合迅速崛起並形成一個部落集團。瑤族從居住地華中洞庭湖周圍白山間峽谷一帶,緩慢南移,聚居在長沙郡、武陵郡。與當地的土著民族融合,他們就是史稱的長沙武陵蠻或五溪蠻。”雲希明的說法簡直就像是教科書一樣精準,大哲聽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希明說的沒錯,這就是瑤族的起源,至少目前得知的歷史信息,推斷出來是這樣的。所以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人物,就是蚩尤。”我說。

  “蚩尤和這件事有什麼關係?”阿羅問。

  “現在你們聽見的這些當然沒有關係,但是聽我說了之後你們再想想。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族酋長,世人只知道蚩尤是苗族的祖先,卻不知道他和瑤族的淵源。在漢族神話中的他是武戰神,褒貶不一,眾說紛紜,有人敬仰,也有人唾棄。蚩尤曾與炎帝大戰,後把炎帝打敗。於是,炎帝與黃帝一起聯合來戰蚩尤。蚩尤率八十一個兄弟舉兵與黃帝爭天下,在涿鹿展開激戰。傳說蚩尤有八隻腳,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善於使用刀、斧、戈作戰,不死不休,勇猛無比。黃帝不能力敵,請天神助其破之。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黃帝所殺,帝斬其首葬之,首級化為血楓林。後黃帝尊蚩尤為兵主,即戰爭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諸侯見蚩尤像不戰而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