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現在絕不會立刻死去,因此我的天賦也不會得到完善,可是我沒有耐心等待下去了,與其說是在幫你,不如說我也是在成全我自己。只是這禁術並不是那麼輕鬆能夠完成的,您確定可以?”我問。

  “我會不記任何代價,只要能夠擺脫這隗氏繼承人的身份,我一定會不惜所有。我這一生從來都不由自己掌控,至少讓我死的時候可以是以一個可以獨立思考的人,來結束我這一生。這個隗家就像是一座無形的牢籠,我終於可以擺脫它了,等到事成之後,我會把自己改名姓姜,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隱居起來,也許雲家的會願意做我的鄰居,陪我一起種種菜。或許我們還可以帶上老阿貴,從此頤享天年。”姥姥說。

  “我相信他們都會很願意的。”我說。

  “好了,不說廢話了,跟我說說你都看到了什麼,這個神秘的禁術到底有什麼緣由。”姥姥問。

  “這種禁術叫做棄身術,之所以這種禁術會被禁用,就是因為,古代人認為,父母之恩,手足之情不能割捨。這裡面的割捨,值得就是無法斷絕的血緣關係,但是這種棄身術,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種徹底的。放棄了自己的身份的禁忌之術。古代人向來重視血統,但是同時尊貴的血統也是讓人遭受橫禍的緣由。有人為了權利想方設法的想要與皇家的血統攀上關係。而有些人天生就具有尊貴的血統,卻寧可捨棄,做一個普通隨性的普通人。這棄身之術就是由此得來。”我說。

  “要怎麼做?”姥姥問。

  “簡單的說就是剔骨還父削肉還母。”我說。

  說到“剔骨還父剔肉還母”。這個典故是有由來的,提到這一點就要提到一個,一個神話故事裡的人物,哪吒。

  哪吒是殷商末年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金咤、木咤的弟弟。是靈珠子投胎。母親殷夫人懷孕三年六個月,生下一個肉球。李靖以為是妖怪,就用劍劈開,裡面的嬰兒正是哪吒。後來仙人太乙真人登門道賀,收他為徒,取名哪吒。一次哪吒在東海玩水,和東海龍王的三子敖丙起衝突,不但將其打死,還抽他的龍筋做為腰帶要送給李靖。

  東海龍王到天宮上本,又在寶德門遭到他的痛打。還被他抓下四、五十片鱗甲,鮮血淋漓,狼狽不堪。闖下這滅門絕戶的大禍,他毫不在意,還輕描淡寫地說是由於一時性急。

  當四海龍王敖廣、敖欽、敖閏、敖順聯名奏准玉帝來拿李靖夫婦問罪時,哪吒說,一人行事一人當,我打死敖丙、李艮,我當償命,豈有子連累父母之理!

  為了不累雙親。他斷臂剖腹,剜腸剔骨,還於父母。他的孝道感動了龍王,李靖夫婦亦因此得赦。但李靖卻總不能諒解。對他的魂魄繼續進行無理逼迫。這使哪吒無法容忍。而後,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撓,復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給哪吒造了一個新的肉體。重生後的哪吒助姜子牙討伐紂王。憑著高強的武功和法寶多次立下奇功。更因為其是蓮花的化身而對感染人類的病毒能夠免疫。

  不過這只是其中一種說法,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如來救了哪吒。

  話說為了讓龍王寬恕父母親,哪吒一怒將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一點靈魂,逕到西方極樂世界告佛。佛正與眾菩薩講經,只聞得幢幡寶蓋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將碧藕為骨,荷葉為衣,念動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運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廣大,後來要殺天王,報那剔骨之仇。天王無奈,告求我佛如來。如來以和為尚,賜他一座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那塔上層層有佛,艷艷光明。喚哪吒以佛為父,解釋了冤讎。

  不過這些都是小說和神話故事當中給的定義,雖然不能全信,但是也不能說是完全的信口開河,藝術源於生活,一定是有跡可循,兩位作者才寫出了這樣雷同的故事。更可況久遠的傳說,傳著傳著就失了真,也是常有的事。

  “這和哪吒的傳說有什麼關係?”姥姥問。

  “當然有關係,這不過是傳說,但是我所知道的恐怕才是正史,就在咱們隗氏祖墳裡面的寶庫里,有一段記載。可見這個哪吒不是別人竟然是我們隗氏一族的繼承人。只不過他是一個逃兵,他放棄了自己的繼承人身份,只不過一般的勞苦大眾可不知道那是在做什麼,而是當成了是神仙的某種神聖的儀式,最後竟然傳成了一段好故事。”我說。

  “可是單憑這個根本也證明不了這就是真的啊。”姥姥說。

  “是,不過有一點您可能也忘記了,您忘記了歷史上描述的哪吒的長相,在《三國演義》里這樣描寫:那哪吒奮怒,大喝一聲,叫:變!即變做三頭六臂。三頭六臂只能眼觀六路,而三頭八臂可以手持八般兵器,以一獨對八方強敵,六隻眼睛原有的雙目變成神目,烈日下不懼強烈的光照,黑暗無光的夜間也能看清萬物,左頭的雙目能洞察百里,其中一雙眼睛能上下翻動,向上能看九重天,向下看十八層地獄,這樣上可防法寶傷人,下可防地行之術之流暗藏的偷襲,比殷郊、羅宣高出一籌足見本領之高強,神通之廣大,堪稱舉世無雙。界牌關刺死王豹,穿雲關燒死馬忠、殺死龍安吉,潼關擊傷卞吉,澠池城上刺死高蘭英,梅山與楊戩一起,全殲七怪,大戰萬仙陣真所謂百戰百勝,所向無敵,在周營中僅次於楊戩為周營第二高手。哪吒最後結局也頗耐人尋味。功成以後,武王登位,理應論功行賞。尤其像哪吒那樣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元勛,更應封官進爵,享盡榮華富貴。但哪吒與李靖、楊戩、金吒、木吒、韋護、雷震子共七人,卻不戀紅塵富貴、功名利祿,奏請武王准予歸山。武王、姜子牙苦苦挽留,仍無濟於事,只得設宴餞行,灑淚送別。這與當時為了功名利祿、不惜投機鑽營的人們相比,又顯得多麼高尚,多麼難能可貴!”我說道,“在這裡說到哪吒的眼睛與眾不同,三種不同的探看方法,難道不像是在說我們隗氏一族麼?我們正常視力,陰陽術,天之瞳。確實一人身具三種眼睛,影響又貼切,更可況功成名就之後就退隱山林,低調務實,不是我們隗氏一族,又是誰呢?”我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