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前一次進來,我和貴叔都只拿著手電筒,周圍可以說是一片漆黑,完全看不出來四周的樣子,就連那些先祖的水晶墓碑也都只能是走近了才能看得清楚。然而現在,整個祖墳因為螢光燈球的緣故異常的明亮,整個祖墳所在的空間非常的巨大,頂棚也有差不多四層樓那麼高,螢光燈球被分為三層,安置在不同的高度,整個祖墳被映照的已經是非常的亮堂,天棚之上的情況看的是一清二楚。天空中一片晶晶瑩瑩,看上去璀璨生輝。

  “這是……晶礦?”雲希明說。

  “恐怕是……”大哲顫抖的說。

  “不是恐怕。”李雲顯說,“就是晶礦。我已經找人看過了,這裡是天然的晶礦,上面完全沒有開鑿的痕跡,這是天然的未經雕琢的晶礦。我找過地質學家了。只要沒有嚴重的地震發生,這樣的晶礦可以保存很多年。”

  “我的天啊,陰陰,你們隗氏一族是不是也有點太有錢了,這水晶的墓碑已經是非常奢侈了。還把祖墳安置在了水晶礦里。”大哲感慨說,我心裡自然也是非常的吃驚,但是我現在心心念念的事情不在這裡。

  “咱們不要在這裡浪費時間了,往裡面走吧。”我說。

  我們一群人往祖墳的深處走,被照亮的祖墳異常的壯觀,就像是一件文物古蹟一樣。我們走到了祖墳的盡頭,在那裡我看見姜雨柔的水晶棺材,她躺在裡面,身形飄忽不定。我讓雲顯和陸大叔把水晶棺材搬到一邊,出現在我眼前就是祖墳的盡頭。我現在終於看清楚了,那是什麼。

  一整塊的像是巨大的鏡子一樣的水晶,佇立在我的面前。

  “陰陰,你說這是一間密室?可是這個門呢?”大哲問。

  “就在這裡,這就是我們隗氏一族的寶庫。”我說著走到水晶牆面前,我拿出自己的索戈匕首,在自己的手掌上劃出一道口子,然後把自己的手按在了水晶牆之上。水晶牆觸手冰涼,不知道是我冰涼的血沁入了冰涼的水晶牆,還是那冰涼的水晶牆透過血液沁入了我。大家的安安靜靜的看著我。我安安靜靜的看著那面水晶牆,我的鮮血在水晶牆上開始蔓延,平整的水晶牆面上面開始浮現出來花紋,是那種複雜的花紋。就好像是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水晶牆上作畫一樣,複雜的花紋越來越密集,伴隨著花紋不斷蔓延,水晶牆開始消逝溶解,就像是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那面巨大的水晶牆。竟然消失不見了。我看見姜雨柔站了起來,她恐怕從來沒有想到,這個阻礙在她面前的水晶牆,竟然如此脆弱。真正的大門終於露出了它的廬山真面目。

  電視上也看過很多的寶庫,寶庫都長什麼樣子呢?有一扇沉重的大門,大門上雕刻著複雜的古典的花紋,莊嚴並且肅穆。那種大門就像是神跡一樣,巨大無比,而我們面前的這道門,符合所有寶庫大門的描述。

  “這……才是真正的寶庫啊。”大哲已經開始發出感嘆。

  “寶庫真正的含義,其實還是寶物吧,好了,走吧,進去吧。”我說著走到大門的面前,門上沒有鎖,我伸開雙手,用力一推,打開了我面前的大門。大門緩緩打開,我原本以為裡面應該是漆黑一片,誰知道裡面竟然非常的明亮。

  “這是……夜明珠……”雲希明說。

  “隗氏歷代的積蓄,如果要是連這點家底都沒有,那還算是什麼上仙后人。”我說著帶領大家走了進去。

  密室之中的空間也是異常寬闊的,裡面密密麻麻的擺滿了很多的架子,架子上面有很多的奇珍異寶,雖然我還沒有看到,但是我猜測那些一定都是奇珍異寶。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奇珍異寶都放在這些架子上,在寶庫中間的空地上擺著兩個匣子,這兩個匣子一看就不是凡品,它們流光溢彩,看上去就像是仙界墜落凡間的神器一樣。

  “這是什麼東西,也實在是太好看了吧。”大哲感慨道。

  “這是琉璃百寶盒。”雲希明說。

  “這東西值錢麼?”大哲小聲的問。

  “值錢?簡直就是價值連城。”雲希明說,“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為原料,是在10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的。其色彩流雲漓彩,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中國古代製造琉璃最初製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後製成琉璃。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時由於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

  “我的天啊,這個東西這麼稀罕啊?”大哲小心翼翼的伸手輕輕摸了摸。

  “現在琉璃已經很常見了,國內琉璃製作比較有名的有琉璃工房、人立琉璃、琉園等。在14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經過十多道手工工藝的精修細磨,整個過程純為手工製作,在高溫1000c以上的火爐上將水晶琉璃母石熔化後而自然凝聚成高貴華麗、天工自拙的琉璃。這樣的過程反而比原材料更加的珍貴。琉璃更多的用在製作首飾之上,在元代的時候,博山琉璃生產已形成一定規模。其早期產品以珠、笄為大宗,還有簪、扣子等。笄,顏色以藍為主,另有水晶、黑、白、茶晶諸色。明洪武年間,除內宮監在此設“外廠”,為宮廷生產“青簾”等貢品外,民間琉璃生產也日趨發展。景泰年間,博山西冶街有大爐4座,生產水響貨和琺瑯料。嘉靖前後,增加珠燈、珠屏、棋子、帳鉤、枕頂等產品的生產。到萬曆年間博山琉璃生產已成為一個較大的行業。之後孫延壽等人發起結成博山琉璃業第一個行業組織——爐行醮會。這期間產品除在當地銷售外還遠銷到北京、江南及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博山已成為國內生產琉璃品的中心。清初博山琉璃產品已發展到數十種,其銷路北至北京,南至兩廣,東至朝鮮,西至河套地區。清雍正、乾隆年間,鼻煙壺、菸袋嘴等逐漸成為琉璃生產中的大宗產品,充翠仿玉的琉璃產品也開始興盛,琉璃色料的種類大大增加。至道光年間,博山琉璃業進入興盛時期。咸豐年間,開始出現專門銷售琉璃的料貨莊,使博山琉璃的銷售從集市貿易、長途販運,逐漸轉為以博山為中心的全國各地定點銷售。清同治年間,博山西冶街及其迤西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都以琉璃為業,成為名副其實的琉璃之鄉。”雲希明滔滔不絕的說,我們差點都忘了,我們還有一個移動的百度百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