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看看,這不就得了麼,哎?公子哥,你不會是膽小了,不敢去了吧?”大哲問。

  “為你生,為你死。”雲希明淡淡的說,他越是這樣,我倒是越覺得愧疚。

  “丫頭,看來你有一群不錯的朋友啊。”李荊感慨說。“這樣看來,這第一個問題,就算是過了,咱們現在來說第二個問題。也就是你們關心的,這個地方在哪兒,慕容,跟他們說說吧。”李荊說,這個時候我們才注意到。剛才一直在旁邊的慕容錚,既沒有吃什麼東西,剛才去後廚的時候,也沒有說話,我們都差點忘了這傢伙的存在,這個時候他手裡突然多了一個平板電腦,原來剛才他是一直處於工作的狀態,看他的屏幕上面還有一封沒有發出的郵件。

  “剛才我已經調查過了,這封信,追蹤它的發出地。是這樣的一個地址。”慕容錚把平板調整了一個角度,讓我們看了一下上面的坐標。

  “山東?”雲希明最先認出那個地方。

  “沒錯,準確的說是,山東省蓬萊市潮水鎮一號。”慕容錚準確的說。

  “這麼精確?”大哲感慨說。

  “這不過是小事情,我猜你們的這位王娜前輩也能夠輕鬆的做到吧。”慕容錚說,看來他知道王娜姐在我們團隊中扮演的角色,說明這傢伙對我們做過了調查,絕非是一個長得帥的繡花枕頭。

  “你調查我們?”王娜姐生氣的說。

  “調查算不上,只是簡單的了解。”慕容錚說。

  “好了,先不說這個。既然已經知道了具體地點,那就再好不過了,咱們就準備準備,出發吧。”我焦急的說。

  “這並不是去不去的問題。而是如果真的證實這封信是從這裡寄出的,那麼這個地方,你們就不能去。”慕容錚說。

  “不能去?為什麼?”我問。

  “那是一處鬼宅。”慕容錚說著竟然拿出一份已經列印好了資料,真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做了這些,那是一打建築物的介紹,標題寫著。《中國鬼宅機密檔案》,我一頁一頁的翻下去,終於在最後,看見了這樣一份介紹,鬼宅第十號,地址山東省蓬萊市潮水鎮一號,調查結果不詳,傷亡人數不詳。

  “這是什麼意思?”我問。

  “這個地方位於一處深山之中,並不是非常好找,之前有傳聞說那裡鬧鬼,所以我們也派了人前去調查。”慕容錚說。

  “那為什麼調查的結果寫著不詳?”大哲緊張的問。

  在這裡先賣個關子,給大家普及一下中國鬼宅的前九名。

  鬼宅檔案第一號:北京朝陽門內大街81號。

  朝陽門內大街81號常被人簡稱為“朝內81號”,坐落於北京繁華的朝陽門內大街,繁華熱鬧的二環內高樓林立,也更加凸顯了此處低矮古宅的陰森。這座2棟小樓據說始建於1905年,是清帝給一個英國人修的教堂,後來因爆發戰爭就停工了。到了民國時,有一個國民黨軍官住在裡面,還在當地娶了一房姨太太。後來國民黨戰事接連潰敗,他便攜帶家眷倉皇逃台灣了,卻不知為何唯獨扔下他那位姨太太,之後他的姨太太就在宅子裡吊死了。從此,朝內81號便開始被籠罩在“女鬼冤魂”的陰雲之下,成為一座鬼宅。然而這只是朝內81號令人聞風喪膽的開端。大半個世紀以來,朝內81號都在不斷傳出一些靈異故事,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01年,與朝內81號一街之隔的森豪公寓長期停工荒廢,當地居民知道,停工不是因開發商沒錢,真正原因是當時施工出了事故!2001年夏天的那個晚上,工地的幾個工人喝了點酒,跑去對面的朝內81號撒尿,結果無意間踩壞了老宅年久失修的地板,竟然發現裡面有一條深不見底的地道,3個年輕工人衝著酒勁兒,鑽進地道想看個究竟,只留那個膽小的老工人,老工人隨後先回了工地,但那之後,這三個年輕人就此人間蒸發了,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直到現在,朝內81號都是一處陰森森的鬼宅,少有人靠近。

  鬼宅檔案第二號:廣東珠海西霞仙館。

  西霞仙館位於廣東珠海唐家會同村,建於1918—1922年間,是珠海少見的百年精美園林,有著近百年的歷史,是香港太古洋行總買辦莫仁揚之孫、會同村富商莫詠虞出資建造的,主人莫詠虞也同中國電影頗有淵源,他也正是中國第一個將發電機和電影設備引進國內的人。《碟仙詭譚》的外景地就是這裡,而百年之前本地富商莫詠虞與婢女阿霞之間悽美絕倫的愛情故事使得鬼宅也蒙上了粉紅色的恐怖色彩。

  鬼宅檔案第三號:江蘇揚州螺絲結頂

  在蔣家橋餃麵店附近,有條小巷,很詭異。走過廣陵路,往左拐,穿過幾十米伸手不見無指的小巷就來到了傳說中的“螺絲結頂”。這條巷子名非常特別,只有老揚州才知道,“螺絲結頂”其實是“壘屍及頂”的意思,“揚州十日”期間,這裡是揚州最大的屠殺場,死人一層鋪著一往上壘,最後屍體都壘到屋頂那麼高。附近的居民說,這裡根本不能裝路燈,只要一裝,第二天就熄掉,不是被人砸掉,而是鎢絲自己斷掉的,當時很多電工都來測試過,電壓是沒有問題的,燈泡質量也沒有問題,可就是怎麼換燈泡都會燒掉,後來這裡幾十年來再也沒有人去裝新燈了。甚至在巷子裡面打手電筒也會莫名其妙地壞掉,任何電動的東西晚上到了巷子裡都不怎麼好用了,常常會看到摩托車、電瓶車在巷口熄火拋錨,大家要推著走才行。而且附近的老居民晚上也養成習慣,不管聽到什麼風吹草動,他們一般都不會開門出來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