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來到了元代的時候,元軍最是喜歡屠城,喜歡燒殺搶掠,所到之處民不聊生,這漢代的夫人墓也被掘開,古玉被盜走。輾轉到了一位公主手中。那位公主最是喜歡收集奇珍一般,尤其喜歡玉石,於是天天帶在身邊。說來也奇怪,這位公主竟然非常的長壽,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得到了那塊古玉的庇護。後來那個公主過世,古玉隨著一起下葬,從此長眠於地下。直到後來清末民初的時候,時代動盪,一夥盜墓賊,從公主的墳中挖出此玉,自此這塊玉終於脫胎完成。”住持大師這樣說。

  “大師啊,這樣在幾個人的手裡倒來倒去,怎麼就成了脫胎玉了呢?”大哲問。

  “胖子,你還真是笨。脫胎玉就是指,一塊質地優良的羊脂白玉,幾百年埋在土中,飽經屍血屍氣侵入。出土後又掛在身邊,長達百年人氣滲入,然後再入土復出土,幾次反覆才形成脫胎。人有脫胎換骨一說,玉也是如此。”雲希明解釋道。

  “原來如此,那你的這位香客知道的還真不少,這位香客可是常客,現在還來進香麼?遇見的話,倒是可以交流交流技藝。”姥姥問。

  “說來也是不巧,這位香客只來過寺里一次,大約三四年前,他來到寺里,說是來上香,但是看穿著並不像是普通的香客,他看上去很落魄,而且已經病入膏肓。我留他暫時住在寺里,他感激不盡,留宿了幾日,便對我說了這檔子事兒,不過沒幾天那位施主就撒手人寰了。”住持大師說。

  “那人應該很喜歡孩子吧,尤其是喜歡悟善?”姥姥問。

  “是了,悟善那時候還小,長得又可愛,很是招人喜歡,不光是這位施主,很多香客都喜歡逗他,不過這位香客也確實是喜歡悟善,雖然身子不好,但是還是常常逗著悟善玩耍,他說他妻子過世的早,他就特別想要個這樣可愛的孩子。”住持大師說。

  “正是了,喜歡孩子,又剛好知道這古玉的來歷這樣的清楚,知道古玉價值連城卻又不起貪婪之心,病入膏肓之時有剛好出現在你的寺廟裡。這世間的古玉有多少,怎麼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知道這塊古玉的來歷,如果說沒有血緣的關係,我是斷然不信的。”姥姥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悟善。

  “施主的意思是說……”住持大師一拍腦門,“善哉善哉,竟然是這樣,老衲糊塗啊。”

  “過去就過去了,他以病的不成樣子,以他的性子,斷然不會認這個孩子的。”姥姥說。

  “怎麼聽老施主這話的意思,倒像是認識這位香客。”住持大師問。

  “我與這人倒是有些淵源的,這次來你這裡,也是機緣巧合,想要來碰碰運氣,誰知道竟然一不小心還尋到了他的後人,難怪我先前第一次看到這孩子就有些面善。”姥姥說,“大師可有興趣聽聽我與你的這位香客的故事麼?”

  “願聞其詳。”

  “那是我還年輕的時候,你也知道我年輕時候做的勾當,大多也都上不得什麼台面,那時候我們出土的傢伙,都很難出手,但是就偏偏有這麼一位,神通廣大,不管是什麼樣的東西都能出得去手,所以就成了我們的下家。他從來不問我們東西的來路,也從來不還價,不管我們帶出來什麼東西,他都能夠照單全收。後來我隱約知道他是在海外有些背景,所以才做的得心應手。當時我們在道上都稱他一聲大先生,因為他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所以我們才這樣稱呼他。原本我無意留心他的私事,只是因為他在生意場上對我們很是關照,關係也漸漸好了起來。後來我們那一夥的人都發了家,漸漸散了,在沒有人聯繫過他。只有我還時常和他保持聯繫,我這個人喜歡結交朋友,我和他愛人的私交不錯,再加上我還有事兒有求與他。”姥姥說,這話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世上還有人竟然能夠讓姥姥有事相求的。

  “這位大先生,沒有什麼別的長處,就是特別的喜歡收集古玉,世間有古玉一百,他認得九十九,他收玉,也賭玉,所以家中的玉器數不勝數。丫頭,你身上佩戴的那塊古玉,就是從大先生那裡求來的。”姥姥說,原來我的命符竟然是悟善的家人給的。

  “後來我們有過一段時間沒有聯絡,我聽說他生了兒子,兒子又生了孫子,一家子倒是其樂融融。但是好景不長,我聽說他的身體開始變差,他的兩個弟弟因為賭博輸光了家產,開始打他的主意。再加上現在世道也不像從前了,買賣愈發的不景氣,沒多久他就被自己的兩個兄弟逼得走上了絕路。我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已經撒手人寰了,只是聽說他的兒子流落在外,據我的手下說,最後一次他兒子出現,就是在你這靈山寺附近。造化弄人啊,沒想到,最後見到的,竟然是他的小孫子了。”姥姥看著悟善說著這話,滿眼的動容之情。

  “善哉善哉,施主不要難過,是人皆是如此,命數如此。”住持大師說。

  “命數,是啊命數,這世間的命數看樣子倒像是都是給好人定的,你是好人吧,若不是我得到消息趕過來,你還不知道要被你師傅欺壓多久。你師傅那樣的人,倒是活的自在,如果這次不懲治他,不知道還會逍遙多久。”姥姥生氣的說,住持大師沉默不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