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眼前的這座陵墓可真稱得上是那四個字,富麗堂皇!清朝的陵寢,是封建社會家天下的產物,是封建帝王及其后妃們死後安葬的閟宮。清朝的皇帝官吏們認為,山陵關係到帝運之盛衰,國祚之長短。因此陵寢向來都與皇城一樣戒備森嚴。為了保護陵寢安全,建圍牆,樹界樁,開火道,懸禁牌,再加上黃氏宗親的故弄玄虛,堪輿家們的大肆渲染,皇家陵園被罩上了神秘的光環。

  這些皇家陵園,規模宏大,體系完備,富麗堂皇,從陵寢的營建、帝后妃的葬禮中,都能夠體現出當時的宮廷鬥爭、財政狀況、官員升遷、宮闈秘事、典章制度、喪葬禮儀、建築規制的一些側面。因此,陵宮在考古學上,宮殿的本身就承載著重要的考古價值。

  皇家的陵寢分為陵寢和地宮,陵寢供奉香火,用於祭祀祭祖。地宮才是真正的屍體寄存之處,也就是皇家的墳墓。我們在北京的公主墳見到的陵寢和地宮,都是假的,這裡顯然才是公主墳墓的真正所在,不想要大肆聲張,自然也不會建造地上的陵寢,所以這裡就是公主墳名副其實的地宮。既然是皇家人自然要秉承皇家的風範。雖然這只是兩個公主的陵墓。又不知為何用了大凶鎮墳的修建之法,但是公主畢竟還是公主,尤其是莊靜固倫公主。她是皇家的嫡系公主,平日的用度和儀制更要高於其他的王公貴族。

  在北京京西的公主墳,地宮為一個倒立的“l”型,兩位公主的寢宮每人一座。相互呈九十度,固倫公主雖然年幼一些。但是位分卻高,所以居於正殿,坐北朝南,而和碩公主位分稍遜。坐西朝東。兩座地宮均設有棺室,陪葬品室,不過還有一處後殿。這個後殿的設計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還是需要看了才能知道。如果真的跟我想的一樣。這個垃圾場附近的公主墳真陵,應該與北京城西公主墳互為鏡面結構,那麼也就是說,這個公主墳的結構與京西那座一模一樣,只不過是位置相互顛倒而已。

  我注意看整座大殿,這應該是通向兩座地宮的正面殿,建造的氣勢恢宏,金玉交輝,氣勢恢宏。大殿使用抬梁式的支柱設計,下設有台基,不過台基不高,顯示出公主雖然身份尊貴,但是分屬女流,所以沒有更高的規格和設計。我站在階梯的底部,我的正面和左手邊分別有一座地宮的入口,到了這裡就沒有什麼顧及了,機關什麼的都姑且可以忽略不計,真正讓我感到汗顏的是這裡面住著的那位。兩座地宮的正門有鎏金斗拱的設計,雖然地宮不能建頂,但是與支撐面接觸的位置還是設置了假頂,四周裝飾有黃綠色琉璃瓦,雖經過多年歷史的腐朽,依然熠熠生輝。

  整個宮殿採用了紅、黃、藍、綠幾種純度很高的顏色,高純度的顏色給人一種華麗的感覺。宮殿建築中用的最多的黃色、紅色又都屬於暖色,暖色給人以熱烈和興奮的感覺。皇家向來講究,設計師在設計皇家的建築上對色彩的純度十分敏感,而且對於色彩明度的搭配也很講究。皇宮之類的建築很多採用重檐式屋頂,龐大的屋頂仿佛要把屋身壓塌,如何解決屋頂對屋身造成的視覺壓迫就成了首要問題。皇室的建築家們運用明度高的顏色顯得輕飄的特點,使用琉璃瓦蓋頂,就讓整座宮殿立刻變得穩如泰山。

  這樣的地宮,原本就是一座地下的宮殿,修建的如此誇張也並不稀奇,真正讓我感到稀奇的是,這地宮應該沒有人會來,死人墳塋,除了盜墓之人沒有人願意踏足,這裡顯然逃過了一劫,並沒有被盜墓之人染指,然而此時我卻注意到,正前方的地宮的大門分明敞開了一條縫,薊子洋肯定不會動手開門做這麼沒有意義的事情,那麼究竟是誰曾經到過這裡?我腦中立刻回憶起了走進大門的時候,吊環上面刻得鬼文,難道又是我們隗家的前輩們?

  “你們有誰動過這裡?”我問。

  “沒有,你說什麼都不讓動不是麼?”大哲無辜地說,我當然也知道絕不是大家乾的,但是嘴上還是忍不住問了一下,大家也都陸續注意到了這扇門的一樣,全都湊了過來,我們慢慢的向大門靠攏,那扇大門露出一個縫,看上去黑魆魆的也不知道究竟是個什麼。還有五米我就要靠近那扇門了,突然耳後響起一聲槍響,子彈貼著我的耳朵飛了過去,我偏了偏頭,子彈打到了前面的銅門之上,發出“噹”的一聲。

  “誰?”我回頭看了看,擅長用槍的是陸大叔和大哲,雲希明和雲顯也是業餘的槍枝愛好者,可是他們的手上都沒有拿著槍,正驚訝的看著我。我這才看見一直悶不吭聲,存在感極低的吳騰,他的手裡握著一把小小手槍,離的有點遠光線又昏暗看不出那是個什麼,只看的出那是一把小小的手槍。

  “你這是做什麼?”我低聲質問,沒想到所有的人沒有在看吳騰倒是一直盯著我,準確的說是盯著我的身後,大哲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我的背後,那裡就是那條看不分明的門縫。我轉過頭,驚奇的發現,那道剛才我們想要一探究竟的門縫此時竟然不見了,大門關的嚴絲合縫。

  奇怪這是什麼設計,這麼大的一扇門,竟然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就在我的面前悄無聲息的關上了,而且剛才子彈打在門上的聲音我聽的很清楚,按照剛才子彈的路線來看,應該正是打進了門縫之中,怎麼會打在了門上呢?難道這扇門的關閉就在那轉瞬之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