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突如其來的情況,我沒想到考古掘個墳,還能牽扯到一樁命案。山東省公安廳派了調查小組,為首的組長是陸大叔的老相識,姓林,也是陸戰隊退役的老兵,只是已經明顯發了福,不比大叔的健美身姿。我們積極配合了調查小組的工作,根據簡單的排查,可以斷定,作案嫌疑人將村書記引到含笑草叢附近,用鈍器襲擊了村書記,然後放火企圖毀屍滅跡,但是由於火勢不夠大,屍體毀壞並不嚴重,因此沒能成功毀掉屍體。這個人應該和村書記很熟,極有可能是村里人。

  薊子洋提醒我他可以幫忙,我知道他的意思是像上次那樣直接把去世的村書記領到我面前,但是我覺得沒必要,一來這麼做有損子洋的陰壽,二來不比陳隊長他們,我對一向殷勤的村書記沒有任何好感,三來這件事情跟我們沒有關係,沒有理由平白無故的搶了人家林組長的飯碗,這麼好的立功的時候就留給其他同志吧。

  但是奇怪的是村書記後腦有兩處傷痕,一處位於左耳後,傷口呈圓形,是一個血洞,像是用擀麵杖之類的硬物搗擊而成。另一道是長棒一類的鈍器打擊所致。我在含笑草叢四周查看,被燒焦的含笑草散發出一股焦糊微苦的味道,到處都是被燒焦的草葉沫子,雲希明跟在我身後,過了不久在含笑草的最邊緣處,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我和雲希明相視一笑。

  “我有點想念老太爺的煙了。”雲希明說,他一邊說著一邊做了一個抽菸斗的動作,我笑了笑,似乎已經聞到了旱菸的味道,看到了老太爺嚴肅的滿是皺紋的臉。

  “我也有些掛念,一起去看看吧?”

  第二十九章 關於拜訪

  1

  這是我們來到誠新村以後第一次進村子,村書記開的農家樂旅遊山莊在村子的入口處,再往裡走就是村子了。村里大概有百八十戶人家,住著清一色的白磚紅瓦的小矮房,這讓我想到了山東省另一個城市青島,記憶里青島那邊就有很多白磚紅頂的樓房,遠遠望去,整潔漂亮,只是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我父母結婚時候的事兒了,不知道現在那些紅白相間的房子都還在不在了。

  我們讓村裡的小孩子帶路,一路往村子裡面走去,小孩兒說老太爺家住在村子的最裡面,村書記家就住在老太爺隔壁。我們走到村子盡頭,看見兩棟獨立幢在路邊的小磚房,小孩子指著最邊上的一棟說。

  “到了,老太爺的房子就在那兒。”雲希明給了小孩兒10塊錢讓他買糖吃,孩子歡天喜地的跑開了。

  我們走到老太爺的小磚房門前,這小房子前面帶一個小院,但是看樣子沒有什麼人打理,院子右側是一塊兒開闢出來的菜地,現在裡面長滿了雜草,不過在雜草叢裡我看見了幾棵含笑草,長得倒是極好。左側門口處砌了一個豬圈,旁邊歪七斜八的搭了一個狗棚,全都空著。再往裡有一個鐵絲網圍著的雞窩,三五隻老母雞慵懶的擠在一起。不過中間留出來的一處走人的小過道倒是很乾淨,不太符合老太爺散漫的性子。

  院子外面的大門是一道鐵柵欄門,門沒鎖,我們推門走了進去。

  2

  小磚房的門是那種農村常見的對開的木頭門,里外兩層,外面的一層沒有玻璃按著紗窗,裡面的一層鑲了玻璃。夏天的時候就只關外面的一層,再打開後院的窗戶,家裡就會有穿堂風,格外涼爽。我注意到木頭門的紗窗和玻璃全都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我記得老太爺是個孤寡老人,應該不會有什麼親人會幫他做這些吧。

  我們敲了敲門,門自己敞開一道縫,門沒鎖屋子裡似乎也沒有人。我也去過幾次農村,一般都是進屋先是廚房,然後左右有臥室,院子裡有旱廁。老太爺的屋子也是這個格局,但是還是有些不同,一進門先是一個簡易的廚房,支了一口農村常見的土灶,架著一口大鍋。但是正前方的大堂裡面擺了一張靈芝八仙桌,紅木的,兩邊各擺了一個太師椅,也是紅木的。太師椅的靠背用的全是透雕的繩紋,中部攢框鑲著雲石,底下用的是折腿靈芝足。那八仙桌包漿自然瑩潤,冰沿口,牙板透雕靈芝紋。這一套家具做工細緻考究,先不論年代價值,單是目前的市場價已經在十萬左右,想不到這老太爺還是個有家底的人,真是人不可貌相。

  八仙桌正上方懸著一塊青龍匾額,上面只書一個“平”字。八仙桌上擺著關二爺的神位,但是一看就是農村的集市貨,做工粗糙,還有點掉漆。

  我走到八仙桌前,正想再好好看看這紅木家具的年代,那邊雲希明卻喊我過去。

  “陰陰,你來看看這個…”他的聲音從屋子裡面傳來,我尋著聲音走了過去。木頭門右邊的應該是廂房,裡面堆了不少的雜物,沒有門,只有一個布帘子。雲希明的聲音從左邊的屋子傳來。

  左邊的屋子安了一扇現代的小木頭單開門,塗著白漆,走到裡面卻發現內有乾坤。

  明代的紫檀架几案,黃楊木的高背太師靠椅,鏤空的四扇山水雕刻鑲玉屏風,還有桌上的一把石瓢紫砂壺,件件都可謂是價值連城。這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拍賣現場,這要是被我家老爹看見,一準就要照章開價,全都打包運走。

  整個屋子裡唯一格格不入的,就是那張簡易的彈簧床了,案几上鋪著一些宣紙,還有老太爺寫廢了的幾幅字,確實是頗具古風,還有點明代董其昌的底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