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頁
他後悔,他對湯稷,對離淵,從來都沒有交付過絕對信任。所以他們最後一個個離他而去,凜安都無法恨,不能怨。要怨,也只能怨他自己。
兩不相疑,談何容易。
凜安離開時,離淵其實隱隱有所察覺。可他明白凜安身為六界的神尊,六界有什麼大事都得管,挨到現在才出去,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說,離淵明白這把刀對凜安的重要性,凜安離開不要緊,他得替凜安守好這爐火,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能叫它熄了。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任憑離淵如何下定決心,這個例外,還是找上門來了。
凜安剛走沒多久,離淵就聽見有誰在洞外喊什麼,喊的卻不是他,而是「君上」,聲音那叫一個悽慘。離淵不理,卻也暗暗留意,一開始有三四個聲在喊,後來有兩個想硬闖,卻都被洞外水簾拍死在崖底了。
離淵搖搖頭,心道一聲不自量力,這地方可是凜安找的,豈容你們想闖就闖?卻聽外面先靜了一陣,隨後,為首那個氣沉丹田,大喝一聲:
「屬下等韜光養晦,沉潛萬年,只為有朝一日,能陪君上東山再起!既然今日見不到君上,為防東窗事發,連累君上,屬下等,便只能先隨君上而去了!」
這幾句悲極哀極,可離淵怎麼聽,怎麼覺得不是滋味,仿佛這些話就是衝著他來的。於是,他抱著手臂走到洞口,同樣氣沉丹田,高聲喝問道:
「喂,你咒誰死呢?」
「君上!」那金甲猛然仰頭,跟同伴對望一眼,大喜過望:「真的是君上!」
「誰是你們君上?」離淵眼睛一瞪,「把話說清楚了!」
「您啊,您是我們君上。君上,您不記得我們了?」兩個金甲面面相覷,「您就是御天君,湯稷上神啊!」
離淵一怔。
御天君,好熟悉的稱謂。就好像……刻在腦海中一樣。
「君上,屬下等助您重回世間,實為不易,您可千萬不要再受了玉清君的矇騙!」下面那金甲聲淚俱下,「他騙您替他鑄這封神刀,就是為刀成之日,用它再取一次您的性命!」
離淵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出的水簾洞。
他只記得,他在走之前,竟然還心心念念著那爐鑄刀的火。想著要怎麼處理,才能讓它能儘量撐到凜安回來,不要滅了。
可凜安是要去殺龍王,殺九赭的父王啊。
封神刀已經快成了,只需再過兩日,可惜,他註定看不到它出爐的那一刻了。
離淵一出洞,那兩個金甲就「撲通」一聲跪倒在他面前,將最近發生的事一股腦兒全倒了出來。所以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離淵全都知道了。聽到最後,離淵甚至都快信了他是湯稷,以至於很想當面問上凜安一句,既然恨透了他,為何還騙他騙得這麼辛苦,這很好玩嗎?
離淵不是三歲小娃娃,知道不能信來路不明的人,語焉不詳的話。可面前這兩個金甲,的確是三千金甲中資歷比較老的。說跟著湯稷打過天下,也不是全無可能。再者,他們連他的生辰和一些兒時舊事都知道,若專為騙他而來,這功課未免做得也太足了,圖什麼呢?
動搖離淵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凜安離開前,連去做什麼都沒跟他說。凜安明知九赭是他什麼人,卻連仙帝強搶芳洲,龍王攻上九重天這麼大的事,都不肯跟他透露分毫。
玉清君心裡究竟怎麼想的,由此,可見一斑了。
離淵走得火急火燎,想去白玉京幫龍王的忙,可走到一半,卻又折往瀛洲,想著該先回龍宮去給九赭報個信。
左右龍王將龍族能打的都帶去了,他即便去了,在對手是凜安的情況下,也幫不上多大忙。當務之急,還是得把九赭叫回來穩住了,別自亂了陣腳。
離淵只希望龍王能拖得久一些,拖到九赭回來。然而,他懷揣希望剛走到東海,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澆了個透心涼。
天下久旱無雨,連東海都縮了一半。搖雨鈴依舊不知所蹤,這時節,能讓老天下雨的,唯有龍珠了。
龍珠一向被龍王護在逆鱗之下。如今龍珠既出,想來龍王……
凶多吉少。
離淵在東海邊飛快地走,心中走馬燈般,過著以往跟龍王有關的畫面。他記得,龍王嘴上雖總愛數落九赭,愛開開龍二公主的玩笑,可那片拳拳愛子之心,實則全藏在這一張刀子嘴下,不肯讓他的兒女們輕易看到。好像承認了自己的慈父心腸,就是丟人一樣。
就像如今,他雖然不肯借兵,罵得九赭負氣而走。可在芳洲受辱時,仍舊不惜拼上全族,也要替九赭討回公道。
饒是離淵早知,憑凜安的性子,絕不會對此放任不理,特別是在牽扯上六界安危的情況下。饒是離淵早知,即便舉龍族一族之力,也不會是凜安的對手。
可他還是沒想到,會敗得這麼快。
龍王是沒得救了,只希望九赭那邊,還能來得及。
第285章 小傢伙
離淵剛到龍宮, 就給遠在西漠的九赭傳了信。西漠太遠,傳音螺傳不了那麼遠,離淵便派駐守龍宮的一條小龍去西北走一趟,讓九赭速速回瀛洲,聯合兩地兵力,攻上天宮,奪回龍珠。
離淵不能親自去,得守著龍宮。否則,龍王出事的消息一傳回來, 龍族剩下的老弱病殘沒有了主心骨, 非亂成一團不可。
兩不相疑,談何容易。
凜安離開時,離淵其實隱隱有所察覺。可他明白凜安身為六界的神尊,六界有什麼大事都得管,挨到現在才出去,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說,離淵明白這把刀對凜安的重要性,凜安離開不要緊,他得替凜安守好這爐火,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能叫它熄了。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任憑離淵如何下定決心,這個例外,還是找上門來了。
凜安剛走沒多久,離淵就聽見有誰在洞外喊什麼,喊的卻不是他,而是「君上」,聲音那叫一個悽慘。離淵不理,卻也暗暗留意,一開始有三四個聲在喊,後來有兩個想硬闖,卻都被洞外水簾拍死在崖底了。
離淵搖搖頭,心道一聲不自量力,這地方可是凜安找的,豈容你們想闖就闖?卻聽外面先靜了一陣,隨後,為首那個氣沉丹田,大喝一聲:
「屬下等韜光養晦,沉潛萬年,只為有朝一日,能陪君上東山再起!既然今日見不到君上,為防東窗事發,連累君上,屬下等,便只能先隨君上而去了!」
這幾句悲極哀極,可離淵怎麼聽,怎麼覺得不是滋味,仿佛這些話就是衝著他來的。於是,他抱著手臂走到洞口,同樣氣沉丹田,高聲喝問道:
「喂,你咒誰死呢?」
「君上!」那金甲猛然仰頭,跟同伴對望一眼,大喜過望:「真的是君上!」
「誰是你們君上?」離淵眼睛一瞪,「把話說清楚了!」
「您啊,您是我們君上。君上,您不記得我們了?」兩個金甲面面相覷,「您就是御天君,湯稷上神啊!」
離淵一怔。
御天君,好熟悉的稱謂。就好像……刻在腦海中一樣。
「君上,屬下等助您重回世間,實為不易,您可千萬不要再受了玉清君的矇騙!」下面那金甲聲淚俱下,「他騙您替他鑄這封神刀,就是為刀成之日,用它再取一次您的性命!」
離淵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出的水簾洞。
他只記得,他在走之前,竟然還心心念念著那爐鑄刀的火。想著要怎麼處理,才能讓它能儘量撐到凜安回來,不要滅了。
可凜安是要去殺龍王,殺九赭的父王啊。
封神刀已經快成了,只需再過兩日,可惜,他註定看不到它出爐的那一刻了。
離淵一出洞,那兩個金甲就「撲通」一聲跪倒在他面前,將最近發生的事一股腦兒全倒了出來。所以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離淵全都知道了。聽到最後,離淵甚至都快信了他是湯稷,以至於很想當面問上凜安一句,既然恨透了他,為何還騙他騙得這麼辛苦,這很好玩嗎?
離淵不是三歲小娃娃,知道不能信來路不明的人,語焉不詳的話。可面前這兩個金甲,的確是三千金甲中資歷比較老的。說跟著湯稷打過天下,也不是全無可能。再者,他們連他的生辰和一些兒時舊事都知道,若專為騙他而來,這功課未免做得也太足了,圖什麼呢?
動搖離淵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凜安離開前,連去做什麼都沒跟他說。凜安明知九赭是他什麼人,卻連仙帝強搶芳洲,龍王攻上九重天這麼大的事,都不肯跟他透露分毫。
玉清君心裡究竟怎麼想的,由此,可見一斑了。
離淵走得火急火燎,想去白玉京幫龍王的忙,可走到一半,卻又折往瀛洲,想著該先回龍宮去給九赭報個信。
左右龍王將龍族能打的都帶去了,他即便去了,在對手是凜安的情況下,也幫不上多大忙。當務之急,還是得把九赭叫回來穩住了,別自亂了陣腳。
離淵只希望龍王能拖得久一些,拖到九赭回來。然而,他懷揣希望剛走到東海,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澆了個透心涼。
天下久旱無雨,連東海都縮了一半。搖雨鈴依舊不知所蹤,這時節,能讓老天下雨的,唯有龍珠了。
龍珠一向被龍王護在逆鱗之下。如今龍珠既出,想來龍王……
凶多吉少。
離淵在東海邊飛快地走,心中走馬燈般,過著以往跟龍王有關的畫面。他記得,龍王嘴上雖總愛數落九赭,愛開開龍二公主的玩笑,可那片拳拳愛子之心,實則全藏在這一張刀子嘴下,不肯讓他的兒女們輕易看到。好像承認了自己的慈父心腸,就是丟人一樣。
就像如今,他雖然不肯借兵,罵得九赭負氣而走。可在芳洲受辱時,仍舊不惜拼上全族,也要替九赭討回公道。
饒是離淵早知,憑凜安的性子,絕不會對此放任不理,特別是在牽扯上六界安危的情況下。饒是離淵早知,即便舉龍族一族之力,也不會是凜安的對手。
可他還是沒想到,會敗得這麼快。
龍王是沒得救了,只希望九赭那邊,還能來得及。
第285章 小傢伙
離淵剛到龍宮, 就給遠在西漠的九赭傳了信。西漠太遠,傳音螺傳不了那麼遠,離淵便派駐守龍宮的一條小龍去西北走一趟,讓九赭速速回瀛洲,聯合兩地兵力,攻上天宮,奪回龍珠。
離淵不能親自去,得守著龍宮。否則,龍王出事的消息一傳回來, 龍族剩下的老弱病殘沒有了主心骨, 非亂成一團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