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活佛沉吟了一番,慢慢說,“搜尋的同時,我會先用卜問之法,試試能不能推測出來大概。”

  活佛說出此話的時候,包括我父親在內的四大護法喇嘛和唐隊長他們都是一驚,我卻不解緣故,後來才知道和尚是不宣揚占卜之術的,因為佛教的理論就是因果循環和報應,種什麼因得什麼果,而占卜和預測是窺探天機改變因果的行為,所以幾乎所有的佛教信徒都不宣揚占卜之術。

  但不宣揚不代表不會。

  如同孔子一樣,他精研周易,但是卻從來不與人算卦,道理大致也是相通的。

  占卜之術,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與人算命,這個的話,瘋道士也可以,之前我曾經跟著他給十里堡的村長算過命,他還曾經在西安城中為人算命,凡是透露天機與人算卦的,一般難逃五弊三缺,所以很多高明的相師一天只給人算一卦,並不是他們所說的算多了就不准了,而是他們要做其他的功德,將泄漏天機會給自身帶來的不利給化去。

  第二階段就是謀算自身,這個就已經很少有人達到了,很多相士說卦不算己,其實為什麼不算己,誰第一個學會卦術之後不是先給自己算算。不過為什麼要說卦不算自呢,原因就是卜算自己的時候是算不準的,很多精研卦術的人,結局都是悲慘的,到最後他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想到自己會這個下場。

  孔子已經達到了可以為自身卜算的這一步,他的著名的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很多人把這個當成了孔子一生的寫照,實際上不是,孔子壽命只有七十三歲,這是在他五十歲時候為自己卜算的一卦。

  由此可見,能為自己卜算的人已經很少了。

  第三個階段,就是修行有成,可是卜算時運以及國運,很多特別厲害的相師,肯定是在大內卜算國運的,而活佛想卜算出陰靈教會有什麼大的動作,則算是卜算時運。這個才是問卜的最高境界。

  不過即使特別厲害的相師,也不願卜算這兩個,就是算的東西越大越玄奧,同樣帶給自身的弊端也就越多,這也就是所謂的卦不可算盡,畏天道無常。

  這番寶加活佛願意用卜問之法,可能也想好了應對窺探天機的懲罰,不過他是因慈悲心而卜問,不知懲罰會不會小些。

  寶加活佛雖然願意用占卜之法,可這麼大的卜問,需要幾日的時間,還需要諸多準備,要是陰靈教的動作不夠大,這個卜問也就不見得能卜准。

  眾人的心理都很矛盾,既希望他能卜准,又不希望他能卜准。

  希望他能卜准,我們能提前採取措施。

  不希望他能卜准,是因為他要卜準的話,說明之後出現的血腥之氣必重,有可能牽扯到很多無辜之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性命不保。

  說完了這些,活佛就安排僧人去通知藏地的高僧,讓他們在藏地搜查,最好能發現陰靈教這些人的行蹤。

  玄靈公社這些人決心留下,再次等待寶加活佛卜問的結果。

  我現在不知道自己是走是留,本來我來藏地的目的是找瘋道士,朱歡慶卻說他中途逃走了,雖然他應該無恙,可我心中還是不安。

  我下奶想去找朱霜,著急離開,但是卻無車可坐,又想著知道活佛問卜的結果,自己也能和父親多呆幾天,以後說不定我再也不會來藏地找他了,心中矛盾,難以決定。

  交代完這一切,活佛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道,“我這寺廟中還有一位你們玄靈公社的同志,在這呆了很多時日了,你們看看是否認識。”

  他隨即吩咐一個小僧去喊,我們心中疑惑,他這怎麼會有玄靈公社的成員?

  過不一會,那小僧回來,身後跟著的那大聲道“玄靈公社的人終於來了!”我和劉根聽到這聲音頓時驚住,這人身材高大,面容粗曠,臉上還有一道傷痕,身上氣息沉靜平和,大異往常,不是瘋道士卻又是誰!

  第二百七十四章:醍醐灌頂

  我萬萬沒有想到會在這裡遇到瘋道士,人生真是充滿了各種驚喜和不可預料。 [800]

  “是哪裡玄靈公社的同志來了?”他依然大喊,當來到大殿中站定,看見我和劉根之時,他驚詫異常。

  “米飯!劉根!你們怎麼在此處?”

  喇嘛們說話輕聲細語。他們修行之處本來就十分安靜,看到這貨安然歸來,我心中自然喜不自勝,而且他高聲大喊,完全就是一個花和尚、瘋道士。

  “終於讓我找到了你了!”

  見他感情真摯,我也大喊一聲,衝上去將其緊緊抱住,拍了拍了他的胸膛。

  喇嘛們沒有想到我們認識。

  唐隊長他們雖然沒見過瘋道士,但是他的名字卻聽說過,尤其是唐隊長,知道我之前在西安玄靈公社,直接問道。“你是西安玄靈公社的瘋道士宋錚麼?”

  宋錚一愣之後點頭,時至今日他才知道自己瘋道士的外號已經流行開來,就大方承認了。

  不過從他現在的相貌上,一點道士的影子都難以看到。不過他本來就是個另類,佛道兩家都有涉及。

  之前有說過佛道兩家的理論及信仰,所以不可能有人同時信佛又修道,瘋道士也一樣,他只算是一個道士,佛法只是救命用的,無論是胸口的心經密文,還是已經折斷的雙法劍,都是他保命的手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