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我對優曇的善解人意十分滿意,因為此刻夏荷的音容笑貌充斥了我的心靈,使我不能再去為其他任何人著想,也不能為其他任何事情分心,此時,我只想緬懷夏荷而已。看著窗格上的殘照,我想起了當初和夏荷在一起的場景,想起了她的吻,想起了她的笑,想起了她的溫柔和她身上的味道。慢慢地,我想起了歐陽修的一首詞,一首懷念故人的詞,也許只有這首詞,才能表達我對夏荷的懷念之情:“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這一首《浪淘沙》是歐陽修最好的作品之一,雖然對夏荷來說,若是由我親自為她作一首詩詞,意義更大,可惜我方寸已亂,加上自己寫的東西又比不上歐陽文忠公,所以只好借用他的詞來憑弔夏荷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有亮,我像從前一樣,依次來到張家諸位長輩的房中,向他們請安,不過這一次除了請安之外,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向他們告別,告訴他們我要回故鄉了。除了外祖父有些依依不捨之外,其他人都沒有阻攔,畢竟大家已經為張渲和劉閨臣的事情撕破了臉面,我再留下來也沒有什麼意思,至於說我和張沅的婚事,那當然也是老寡婦死了獨生子——吹燈拔蠟了。
辰時剛過,帶上夏荷的棺木,我們就出發了,一共有三輛大車,我和優曇坐在第一輛上面,華姑和小紅坐第二輛,第三輛是夏荷的靈車。想到來的時候,我和春梅、夏荷都是意氣風發,而離去之事,春梅已經投靠別人,夏荷變成了一具冰涼的屍體,我一路上默默無語。來的時候我沒有帶什麼行李,這次回去,車上的行李也不多。出了崇文門——這裡是稅關——,就已經出了內城,再朝著南面走,出了永定門,便又走出了北京城的外城,京師就被我們甩在身後了,此時,已經過了午時。
我們下了車,在路邊找了一個小茶棚,每人要了一碗蓋碗茶,幾個饅頭——大致是男人三個,女人兩個——,大家一邊喝茶,一邊吃饅頭,待吃完之後,還要繼續趕路。
就在我們吃飯的時候,大路上卻揚起了一陣煙塵,一位騎士騎著一匹白色的駿馬朝著我們這個茶棚奔了過來,待看見我之後,馬上停下馬來,大聲叫道:“吳公子,且慢走!”
第二十七章 花好月圓 第二節
我從面前的茶杯上抬起頭來,看見那人從馬上跳下,朝著我們走過來,忍不住叫道:“紀大人,怎麼是你?”原來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前科一甲三名進士及第,翰林院正五品編修紀晚村。紀晚村手中揮舞著馬鞭,笑道:“吳兄,總算趕上你了。若不是這馬跑得快,今日恐怕就要與吳兄失之交臂了。”他的動作既熟練又豪邁,看起來像是經常在做這些事情的樣子。我連忙說道:“紀大人快進來吧,學生這裡沒有別的東西,清茶一杯還是有的。”接著,我又對茶博士說道:“夥計,再上一杯好茶!”茶博士應了一聲,連忙到後面的廚房裡準備茶水去了,等紀晚村在我身邊坐下來的時候,一杯熱騰騰的茶水便擺到了紀晚村的身前。
“這人倒是蠻快的嘛!”紀晚村笑著說道,順手遞給了茶博士幾枚銅錢,茶博士道了一聲謝,歡天喜地地退下了,紀晚村端起茶杯,淺淺地品了一口,又皺了皺眉頭,道,“不過這茶水卻不怎麼樣,茶是十文錢一斤的碎茶葉,水也是普通的井水,只能用來解渴,不能用來品茗。”
聽了紀晚村的話,我也是哈哈一笑,道:“紀大人,這地方可比不上京城裡面的茶樓,沒有江南的碧螺春、大紅袍,武夷山的雲霧茶,雲南的紅茶這些好茶葉,更沒有玉泉山的泉水,經年的雪水,你看這些茶杯,都是大個的,這裡的客人,也都是來來往往的窮客商和腳力,他們喜歡的,恰恰正是這地方賣的大碗解渴涼茶,紀大人想要品茗,卻是來錯了地方。”
紀晚村聽了我的話,絲毫不介意,自我解嘲道:“當了官,對民間的東西難免就缺乏了解,讓吳兄見笑了。不過吳兄怎麼會來這種地方歇腳呢?以吳兄的家業,就算是大茶樓,也是大可以去得的。”
“我這不是要趕路嘛!”我端起手中的茶杯,又喝了一大口,說道,“如若不是遇上了紀大人,我們恐怕已經用完了飯,上路前行了。對了,紀大人急急忙忙地趕過來,不知道有什麼事情?”
紀晚村笑道:“方才我去大學士的府上求見吳兄,不想吳兄已經離開了學士府,準備回鄉,所以在下就急急忙忙地趕過來,希望能為吳兄送別。”
“紀大人不辭辛勞為在下送別,我是萬分地感激。不過在下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秀才,最近的名聲也不太好,紀大人為在下送別,我可是擔待不起。”
“這話從何說起,吳兄的大才,我們都是見識過的,京城裡面的傳言,也都是說吳兄是近來少有的才子。我雖身為朝廷官吏,比起吳兄來才學卻差了許多,為吳兄送別,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卻不知吳兄所說最近的名聲不大好,指的到底是哪一件事情?”
“紀大人難道還沒有聽說過嗎?楚王府的長史官大人親自來到大學士府邸,指定我勾引了楚王府的家人,一個名叫默娘的女子。紀大人你想,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的名聲還能好到哪裡去呢?”
這一首《浪淘沙》是歐陽修最好的作品之一,雖然對夏荷來說,若是由我親自為她作一首詩詞,意義更大,可惜我方寸已亂,加上自己寫的東西又比不上歐陽文忠公,所以只好借用他的詞來憑弔夏荷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有亮,我像從前一樣,依次來到張家諸位長輩的房中,向他們請安,不過這一次除了請安之外,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向他們告別,告訴他們我要回故鄉了。除了外祖父有些依依不捨之外,其他人都沒有阻攔,畢竟大家已經為張渲和劉閨臣的事情撕破了臉面,我再留下來也沒有什麼意思,至於說我和張沅的婚事,那當然也是老寡婦死了獨生子——吹燈拔蠟了。
辰時剛過,帶上夏荷的棺木,我們就出發了,一共有三輛大車,我和優曇坐在第一輛上面,華姑和小紅坐第二輛,第三輛是夏荷的靈車。想到來的時候,我和春梅、夏荷都是意氣風發,而離去之事,春梅已經投靠別人,夏荷變成了一具冰涼的屍體,我一路上默默無語。來的時候我沒有帶什麼行李,這次回去,車上的行李也不多。出了崇文門——這裡是稅關——,就已經出了內城,再朝著南面走,出了永定門,便又走出了北京城的外城,京師就被我們甩在身後了,此時,已經過了午時。
我們下了車,在路邊找了一個小茶棚,每人要了一碗蓋碗茶,幾個饅頭——大致是男人三個,女人兩個——,大家一邊喝茶,一邊吃饅頭,待吃完之後,還要繼續趕路。
就在我們吃飯的時候,大路上卻揚起了一陣煙塵,一位騎士騎著一匹白色的駿馬朝著我們這個茶棚奔了過來,待看見我之後,馬上停下馬來,大聲叫道:“吳公子,且慢走!”
第二十七章 花好月圓 第二節
我從面前的茶杯上抬起頭來,看見那人從馬上跳下,朝著我們走過來,忍不住叫道:“紀大人,怎麼是你?”原來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前科一甲三名進士及第,翰林院正五品編修紀晚村。紀晚村手中揮舞著馬鞭,笑道:“吳兄,總算趕上你了。若不是這馬跑得快,今日恐怕就要與吳兄失之交臂了。”他的動作既熟練又豪邁,看起來像是經常在做這些事情的樣子。我連忙說道:“紀大人快進來吧,學生這裡沒有別的東西,清茶一杯還是有的。”接著,我又對茶博士說道:“夥計,再上一杯好茶!”茶博士應了一聲,連忙到後面的廚房裡準備茶水去了,等紀晚村在我身邊坐下來的時候,一杯熱騰騰的茶水便擺到了紀晚村的身前。
“這人倒是蠻快的嘛!”紀晚村笑著說道,順手遞給了茶博士幾枚銅錢,茶博士道了一聲謝,歡天喜地地退下了,紀晚村端起茶杯,淺淺地品了一口,又皺了皺眉頭,道,“不過這茶水卻不怎麼樣,茶是十文錢一斤的碎茶葉,水也是普通的井水,只能用來解渴,不能用來品茗。”
聽了紀晚村的話,我也是哈哈一笑,道:“紀大人,這地方可比不上京城裡面的茶樓,沒有江南的碧螺春、大紅袍,武夷山的雲霧茶,雲南的紅茶這些好茶葉,更沒有玉泉山的泉水,經年的雪水,你看這些茶杯,都是大個的,這裡的客人,也都是來來往往的窮客商和腳力,他們喜歡的,恰恰正是這地方賣的大碗解渴涼茶,紀大人想要品茗,卻是來錯了地方。”
紀晚村聽了我的話,絲毫不介意,自我解嘲道:“當了官,對民間的東西難免就缺乏了解,讓吳兄見笑了。不過吳兄怎麼會來這種地方歇腳呢?以吳兄的家業,就算是大茶樓,也是大可以去得的。”
“我這不是要趕路嘛!”我端起手中的茶杯,又喝了一大口,說道,“如若不是遇上了紀大人,我們恐怕已經用完了飯,上路前行了。對了,紀大人急急忙忙地趕過來,不知道有什麼事情?”
紀晚村笑道:“方才我去大學士的府上求見吳兄,不想吳兄已經離開了學士府,準備回鄉,所以在下就急急忙忙地趕過來,希望能為吳兄送別。”
“紀大人不辭辛勞為在下送別,我是萬分地感激。不過在下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秀才,最近的名聲也不太好,紀大人為在下送別,我可是擔待不起。”
“這話從何說起,吳兄的大才,我們都是見識過的,京城裡面的傳言,也都是說吳兄是近來少有的才子。我雖身為朝廷官吏,比起吳兄來才學卻差了許多,為吳兄送別,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卻不知吳兄所說最近的名聲不大好,指的到底是哪一件事情?”
“紀大人難道還沒有聽說過嗎?楚王府的長史官大人親自來到大學士府邸,指定我勾引了楚王府的家人,一個名叫默娘的女子。紀大人你想,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的名聲還能好到哪裡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