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穿過去再往前一直走,又經過一個門樓,門樓上刻著“午門”兩個字。這個名字我覺得更加熟悉。

  等到走到下一個門樓時,林風終於忍不住道:“這門樓上所有的名字怎麼跟故宮一樣!”

  我這才一下反應過來,這一路走過來完全就是故宮一路的布局。我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學,不知道帶過多少外地的同學去過故宮,所以線路格局基本上都印在了腦里。

  果然不出所料,接著是太和門。過了太和門以後,通道開始出現岔路,除了正前方外,還多出了左右兩道路。我們往左邊走了不久,就出現貞度門。為了驗證我跟林風的想法,我們又走了右邊的那條路,果不其然是昭德門。

  我跟林風對望良久,現在我們百分百敢肯定這就是故宮的布局設置。可是是誰會在這冰雪山下建造一個這樣的宮殿?

  我之前覺得廣西守靈村那血海墓室的建築已經是驚天之作了,可此刻居然有人可以活活的將天安門搬過來?!

  而且所有都是用冰製作的!

  我跟林風都蒙圈了,這個人把故宮搬到冰室來幹嘛?我記得故宮是明清兩朝的宮殿,難不成這冰室早就有了,已經下來幾百年了?

  我跟林風的一致意思都是,既不走左道,也不走右道,回到主幹道去。因為按照故宮的布局設計,太和門的正前方就是太和殿。

  太和殿是什麼地方,就是老百姓口中的“金鑾殿”,那可是古代皇帝上早朝,文武百官下跪的地方。

  那和尚估計沒去過北京或者對故宮沒有我跟林風這麼了解,看著我跟林風從左道走到右道,最後又繞到了主道,一頭霧水,搞不懂我們在幹什麼,只得跟著我們。

  果然跟我們想像的一樣,我們走了沒多久,前方就出現一個冰無盡的冰塊做成的宮殿,上書:“太和殿”。

  除了是用冰做的以外,那大小結構以及上面的雕樑畫棟都跟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一模一樣。

  宮殿凸起的四個角,是四個龍頭蹲坐在那兒長著嘴。之前我看北京的太和殿沒什麼感覺,可是現在看這個冰室,那四個蹲坐的龍頭嘴裡直吐寒氣,蔚為壯觀,真的就跟真龍一樣。

  我覺得這個冰室的建築藝術已經完完全全超過了北京的故宮,以至於我在懷疑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故宮。

  這輩子能見到這般壯麗的建築,我覺得還有十年的壽命,我都嫌多了!

  宮殿正前方是用冰塊鋪成的台階,從下往上共95個台階,象徵九五之尊。中間的那個通道是古代皇帝專用,兩邊才是文武百官的通道。

  林風跟我對望了一眼,然後我們從左邊的通道走了上去。與台階對應,太和殿也分三個門。中間那個龍飛鳳舞的門,是古代皇帝VIP通道。左右兩門是為文武百官所開。

  就我所知,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正門近三十年只打開過一次。是我國前前boss江爺爺去的時候開的。(希望網站不要和諧我)

  我們走到了宮殿的左門,林風和和尚兩個人合力推那冰做的石門,才慢慢地將石門打開。

  只見一個巨型的冰制的龍椅,散發著層層寒氣,龍椅左右兩邊扶手上的龍像是騰空吐著仙霧,等待著我們前來!

  ☆、第十一章 龍袍

  我都看傻了眼,中國四大古都的歷史博物館我都去過,那裡保存的真是龍椅我都見過,可是沒有一個像這樣霸氣側漏的,那冰制龍椅上面的龍真的就像真龍一樣在仙霧中騰飛。

  可是有一個問題,今天北京的故宮太和殿已經成了旅遊觀光景點,早已經沒了龍椅、案台之類的。而眼前的這個太和殿仍然保留著宮廷劇中所演的那番布置。

  我現在真的懷疑到底,真正的故宮是不是在這裡?如果我現在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一條:真正的故宮不在北京而在東北,在中朝邊境。估計瞬間會收到無數條回復,認為我吃錯藥了。

  所以我瞬間打消了這個念頭。毛爺爺老人家頭像還掛在天安門呢,我這種想法也太特麼無厘頭狗血了。

  可是我真弄不懂,為什麼這冰殿裡會出現這樣一把霸氣側露的龍椅。我望著林風,想問他是怎麼回事。可是我發現林風望向那把龍椅的目光直直的眨都不眨,我喊了他幾次他停都沒停。

  最後直到和尚在他身上用了什麼法力拍了一下,他才醒悟過來。我們三人一致朝著那把仙氣騰騰的龍椅前去。走到大殿下面。我們準備按照正常的臣民序列從大殿的左方或者右方的通道走上去看看那冰制的龍椅。

  可是我居然發現林風沒有跟上來,林風居然眼睛直勾勾地從中間的那個通道走了上去。

  我了個去,我記得林風以前跟我說過,平民老百姓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東西不能放家裡,因為可能鎮不住被反煞。林風怎麼逆其道而行之啊!

  我忙從左邊的通道下來,想去拽林風,但是林風已經從中間的通道上去了。我不敢踏入中間的通道半路,馬上把剛要邁出去的腳收了回來。

  那個和尚好像也懂“鎮不住會被反煞”的道理,忙在身後叫“林施主、林施主”,可林風就像著了魔是的,一直往上走。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林風突然間大笑了起來,像是發瘋一樣,我真的是越來越看不懂他了。

  我突然間想起林風自從在墓室的道門族譜中看到了什麼以後,每晚就開始說夢話。我又想起了胖子跟我說的讓我小心身邊的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