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李委員敖:院長,你太謙虛了!正因為你有這種聲望,所以大家對你有所期許,也很佩服,包括我李敖在內,所以我們放縱你李遠哲先生!你的意見到處流竄,你到處管事兼差,最高時有多少頭銜你知道嗎?
李院長遠哲:我當過行政院傑出人才推舉委員會、財團法人吳大猷、吳健雄基金會等總共有十幾個。
李委員敖:最高記錄是十三個。院長,我們都老了,精力有限。院長,你在訪問中說,管了這麼多外務,只占二十%的時間;換言之,你還有八十%的精力做學術研究,這很讓人佩服。但在我們這年紀,二十%也是很珍貴的。從救災到各種改革,院長都有參與,但當中以教育改革為最。以你的聲望、意見,這十年下來,你是否覺得當中有那一件事是需要認錯的?
李院長遠哲:這十年來,我雖然沒能影響教育部的教改工作,但我仍在努力。如最近高中分流,這將會變成分級制度,每個人……
李委員敖:對不起,我必須打斷你的話。我是問,你有沒有需要向我們認錯的事?這十年來,有沒有做錯嚴重的事,需要認錯?還是說十年來,我李遠哲所做的,沒有一件是錯的?
李院長遠哲:我做的事當然有錯。
李委員敖:請告訴我們是那一件?
李院長遠哲:沒能紓解升學壓力,反而加深了。
李委員敖:要不要向我兒子及女兒道歉?要不要讓小朋友看看,我們的社會中有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知過必改,願意認錯?請問院長願不願意認錯?
李院長遠哲:我願意向各位道歉,因為社會對教改會有太大的期待,而不了解其實教改會所能做的,只是將咨議報告書提交行政院,之後我無法著力。但社會對教改會有這麼大的期待,而我卻沒能做到,這點我需要道歉。
李委員敖:院長,五年前你違背在中央研究院對同仁的諾言,支持陳丄水扁向上提升。今天,陳丄水扁的民調卻從七十五%降到二十五%,這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沈淪?抑或是民調錯誤?你要不要為這件事向我們道歉?
李院長遠哲:我在二○○○年參加國政顧問團時,就把辭呈交給陳總統。因為我從小就希望能為社會改變盡心力,就像「藍色的毛毯」中所說的,為社會改變奉獻心血。所以,當我看到社會的腐化後才講這些話,也辭掉中研院的工作,我從未想過當部會首長或者政務官。在我講過向上提升的幾年後,我們看到自由、民丄主確實進步了不少;媒體擴大了,卻還不理想。我們也看到人民對政府的期待提升很多,但是執政者有兩點是需要努力改善:其一,政策的精準性,也就是太粗糙;其二,有一些人的操守要更好。從這個方向來看,我是有點失望,因為民丄進黨沒能做得更好。
在上面的對話里,我們清楚看到了中國台灣島上教育的病態,這一病態,「生弊」早於李遠哲、連戰之流的教改,,但是「積弊」卻由他們集了大成。他們非但不能治好國丄民黨教育的沈疴,反倒附加了民丄進黨教育的絕症,流弊所及,受害學生苦矣。痛苦已不是夙興夜寐早起晚睡的問題,而是痛苦痛苦痛苦的問題,外加上大量的教材上的垃圾與謬誤,學生慘矣。
在質詢李遠哲以後,二○○五年十一月十八日,我又質詢偽行政院長謝丄長廷和站在他身邊的偽教育部長杜正勝。也有幾段如下:
李委員敖:我知道你很怕我拿出當年你和彭明敏搭檔競選總統、副總統時的傳單,因為對比之下,你會覺得很難堪。你在「解除國丄民黨教育宰制,重建台灣主體文化」說帖中提到,要徹底解除黨國教育的宰制,重建人性化的教育體制。請問你知不知道現在小孩子在教育改革之下的痛苦?上次我使李遠哲院長公開承認他要為教改道歉,我的家裡有兩位小朋友,一位是小學五年級,一位是國中二年級。我對李遠哲說,你很了不起,你回台灣後,中研院有了研究的氣氛。你沒有回來之前,中研院夜裡燈都是暗的;你回來以後,燈火通明。李遠哲聽了很高興,可是我說你別忘了,還有兩個小孩陪你們挑燈夜戰,就是我的女兒和兒子。今天真正的痛苦指數不是抽象的數字,拿我們的小孩和美國小孩比較,在校課業壓力是二比一,放學以後的壓力是四比一。美國小孩在下午三點放學,有很多時間休息、玩耍或做有意義的活動,我們的小孩卻被一層層的補習困住了。教育改革根本的問題不要談什麼本土不本土,光是教材的量就把小孩壓住了,教科書的量這麼豐富,我們有必要讓小孩背嗎?不論是背長城有多長或是背塯公圳有多長,對小孩而言都沒有意義。正勝兄,教育改革最起碼要先從形式上把教材的量砍掉二分之一,小孩才能活下來。什麼一綱多本,學生要念那麼多無聊的東西,其實英文小寫的a或b寫得再大,還是小寫的字母。我們常提到本土化,正勝兄,請你告訴我一件東西是真正台灣本土的。
杜部長正勝:台灣本土的不是沒有,你的高見我很贊成。
李委員敖:你太學究了,你不要講話。其實一件也沒有,所有東西都是從大陸傳來的,本土化是個騙人的東西。
杜部長正勝:這個話對原住民不好意思。
李委員敖:現在不要談那麼多,在形式上要先做到教材減半,其他不要談,都是廢話。
李院長遠哲:我當過行政院傑出人才推舉委員會、財團法人吳大猷、吳健雄基金會等總共有十幾個。
李委員敖:最高記錄是十三個。院長,我們都老了,精力有限。院長,你在訪問中說,管了這麼多外務,只占二十%的時間;換言之,你還有八十%的精力做學術研究,這很讓人佩服。但在我們這年紀,二十%也是很珍貴的。從救災到各種改革,院長都有參與,但當中以教育改革為最。以你的聲望、意見,這十年下來,你是否覺得當中有那一件事是需要認錯的?
李院長遠哲:這十年來,我雖然沒能影響教育部的教改工作,但我仍在努力。如最近高中分流,這將會變成分級制度,每個人……
李委員敖:對不起,我必須打斷你的話。我是問,你有沒有需要向我們認錯的事?這十年來,有沒有做錯嚴重的事,需要認錯?還是說十年來,我李遠哲所做的,沒有一件是錯的?
李院長遠哲:我做的事當然有錯。
李委員敖:請告訴我們是那一件?
李院長遠哲:沒能紓解升學壓力,反而加深了。
李委員敖:要不要向我兒子及女兒道歉?要不要讓小朋友看看,我們的社會中有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知過必改,願意認錯?請問院長願不願意認錯?
李院長遠哲:我願意向各位道歉,因為社會對教改會有太大的期待,而不了解其實教改會所能做的,只是將咨議報告書提交行政院,之後我無法著力。但社會對教改會有這麼大的期待,而我卻沒能做到,這點我需要道歉。
李委員敖:院長,五年前你違背在中央研究院對同仁的諾言,支持陳丄水扁向上提升。今天,陳丄水扁的民調卻從七十五%降到二十五%,這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沈淪?抑或是民調錯誤?你要不要為這件事向我們道歉?
李院長遠哲:我在二○○○年參加國政顧問團時,就把辭呈交給陳總統。因為我從小就希望能為社會改變盡心力,就像「藍色的毛毯」中所說的,為社會改變奉獻心血。所以,當我看到社會的腐化後才講這些話,也辭掉中研院的工作,我從未想過當部會首長或者政務官。在我講過向上提升的幾年後,我們看到自由、民丄主確實進步了不少;媒體擴大了,卻還不理想。我們也看到人民對政府的期待提升很多,但是執政者有兩點是需要努力改善:其一,政策的精準性,也就是太粗糙;其二,有一些人的操守要更好。從這個方向來看,我是有點失望,因為民丄進黨沒能做得更好。
在上面的對話里,我們清楚看到了中國台灣島上教育的病態,這一病態,「生弊」早於李遠哲、連戰之流的教改,,但是「積弊」卻由他們集了大成。他們非但不能治好國丄民黨教育的沈疴,反倒附加了民丄進黨教育的絕症,流弊所及,受害學生苦矣。痛苦已不是夙興夜寐早起晚睡的問題,而是痛苦痛苦痛苦的問題,外加上大量的教材上的垃圾與謬誤,學生慘矣。
在質詢李遠哲以後,二○○五年十一月十八日,我又質詢偽行政院長謝丄長廷和站在他身邊的偽教育部長杜正勝。也有幾段如下:
李委員敖:我知道你很怕我拿出當年你和彭明敏搭檔競選總統、副總統時的傳單,因為對比之下,你會覺得很難堪。你在「解除國丄民黨教育宰制,重建台灣主體文化」說帖中提到,要徹底解除黨國教育的宰制,重建人性化的教育體制。請問你知不知道現在小孩子在教育改革之下的痛苦?上次我使李遠哲院長公開承認他要為教改道歉,我的家裡有兩位小朋友,一位是小學五年級,一位是國中二年級。我對李遠哲說,你很了不起,你回台灣後,中研院有了研究的氣氛。你沒有回來之前,中研院夜裡燈都是暗的;你回來以後,燈火通明。李遠哲聽了很高興,可是我說你別忘了,還有兩個小孩陪你們挑燈夜戰,就是我的女兒和兒子。今天真正的痛苦指數不是抽象的數字,拿我們的小孩和美國小孩比較,在校課業壓力是二比一,放學以後的壓力是四比一。美國小孩在下午三點放學,有很多時間休息、玩耍或做有意義的活動,我們的小孩卻被一層層的補習困住了。教育改革根本的問題不要談什麼本土不本土,光是教材的量就把小孩壓住了,教科書的量這麼豐富,我們有必要讓小孩背嗎?不論是背長城有多長或是背塯公圳有多長,對小孩而言都沒有意義。正勝兄,教育改革最起碼要先從形式上把教材的量砍掉二分之一,小孩才能活下來。什麼一綱多本,學生要念那麼多無聊的東西,其實英文小寫的a或b寫得再大,還是小寫的字母。我們常提到本土化,正勝兄,請你告訴我一件東西是真正台灣本土的。
杜部長正勝:台灣本土的不是沒有,你的高見我很贊成。
李委員敖:你太學究了,你不要講話。其實一件也沒有,所有東西都是從大陸傳來的,本土化是個騙人的東西。
杜部長正勝:這個話對原住民不好意思。
李委員敖:現在不要談那麼多,在形式上要先做到教材減半,其他不要談,都是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