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8頁
但是現在,他不但超越了,還遠遠甩開!
古往今來的帝王,他是第一人!
上天下地,唯我獨尊!
「玄齡緣何不語?」
看著房玄齡在那裡發愣,李世民饒有趣味地追問。
「臣……只是在奇怪張操之跟陛下說了甚麼。」
「你想知道?」
李世民此時此刻,就像是一個頑童,在逗趣著自己的小夥伴。
站在不遠處的馬周,則是一動不動,他此刻有些忐忑,更是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做。
高處不勝寒……這一次,是真的體會到了。
那種無力感,根本無法抗衡的無力感。不管是面對李皇帝、長孫皇后、房相公、張總督……這些人左右著一個帝國的微妙變化,舊有的學識、天生的才能,在這些人面前,根本不值一哂。
什麼經天緯地之才,什麼算無遺策,什麼深謀遠慮,統統都是狗屁。
任你千變萬化,我只是輕輕一拍,你便死了。
再回首,馬周頓時覺得當年的自己,還是太過愚昧。
「臣,確實很想知道。」
房玄齡並沒有諱言,並且很鄭重道,「畢竟,事涉社稷。」
「好吧,朕就告訴你。」
似乎是覺得有些無趣,李世民仰著頭,看著頭頂的房梁,緩緩道:「此獠曾言……」
開口說話的時候,李世民抬手指著張德,卻並沒有看他。
「此獠曾言,朕開創貞觀,那這唐朝,便始於貞觀。」
「嗯?」
房玄齡顯然不解,別說是他,連長孫皇后都沒有搞明白這其中到底在說些什麼。
「康德……」
李世民喊了一聲康德。
「奴婢在。」
拂塵微動,康德轉過身,看了看房玄齡、長孫皇后還有馬周,然後道:「張總督曾言,陛下開創貞觀,那便萬世貞觀好了。」
剎那,長孫皇后和房玄齡頓時明白過來,馬周更是震驚,扭頭看著張德。
得罪一個帝王不算什麼,得罪無數個帝王,那就是很厲害了。
按照康德所說,馬周不難判斷其中的意思,很顯然,哪怕李世民現在當場駕崩,新接任的皇帝,他的年號,也只能是貞觀,也只能用貞觀。
因為張德不打算用雜七雜八的年號,改元……改尼瑪的元。
今年李世民嗝屁,明年李承乾上位,他的年號也只能是貞觀二十七年,不會是什麼亂七八糟的「XX元年」。
始於貞觀,萬世貞觀。
當一切成為慣性,後來者只會跟從這種慣性。
因為它很好用,節省成本。
開創這一切的帝王,誰敢挑戰?護持這一切的妖孽,誰敢放肆?
固然君不君,臣不臣,但這重要?
當世之人,實力強橫者,唯李世民、張德二人而已。
「萬世貞觀!」
房玄齡聲音拔高了不知道多少度,萬世基業……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萬世貞觀,卻很有可能。
張德並不是為了篡奪李唐江山而活著的,或許將來會有梟雄這麼幹,但那是什麼時候,卻也不得而知。
皇唐疆域之廣大,前所未有,能夠活人的地域,聞所未聞。
想要把這些地盤全部填滿,光靠眼前的三千萬人口,頂個什麼用?哪怕是十個三千萬,也是遠遠不夠。
整個過程中,一旦出現四伏的危機,立刻對外輸出壓力,如此反覆,折騰百幾十年根本不成問題。
豪門並起,立刻修上一條鐵路,任你多麼豪門,也要被蒸汽機車碾壓成肉醬。要打磨出掌控鐵路掌控資源掌控權力的豪門,又是百幾十年的明爭暗鬥。
到那時,二百年三百年過去了,但貞觀成為習慣,誰又會去亂來呢?
貞觀四百年貞觀五百年貞觀一千年……大概是必然會到來的。
哪怕到那時,漢家已經不需要漢皇,人人皆堯舜,這種慣性,依然是存在的。那個時侯,或許房玄齡沒人記得,或許張德沒人記得,但貞觀人人記得。
何為貞觀,不分天南海北男女老幼,人人皆知。
房玄齡的思考,跨越山川河流,跨越數千年時空,他能夠想像,能夠明白,所以才會震驚,無比的震驚!
可更加讓他震驚的是,始作俑者,卻是如此的淡然自若。
自己的身後名呢?就是這般隨風而去嗎?
那求的是什麼?
房玄齡,第一次在君王面前,失態了。
從不失態的房玄齡,這一次,真的是像被嚇到了一樣,腦袋裡一片空白,想要說點什麼,卻什麼都說不出來。
甚至,他還有一點點嫉恨,如果沒有萬世貞觀,或許人們提到貞觀朝,會講到明君良相一段佳話吧?
但現在,大概是不會提到了。
貞觀的光輝,只有一個,有且只有一個!
在場眾人,都是貞觀朝頂級的權貴,甚至可以說,皇唐天朝的權柄,就握在皇城內外的寥寥數人手中。
他們所追求的權財,已經是帝國的頂端,進一步還是退一步,都是無傷大雅。
那些小小的折騰,也不過是對家族、子孫那聊勝於無的遊戲,抬抬手就有的事情。
一切都在頂端的時候,能夠追求的東西,並不多。
而現在,張德卻把這為數不多的東西,一股腦兒,全塞給了李皇帝。
古往今來的帝王,他是第一人!
上天下地,唯我獨尊!
「玄齡緣何不語?」
看著房玄齡在那裡發愣,李世民饒有趣味地追問。
「臣……只是在奇怪張操之跟陛下說了甚麼。」
「你想知道?」
李世民此時此刻,就像是一個頑童,在逗趣著自己的小夥伴。
站在不遠處的馬周,則是一動不動,他此刻有些忐忑,更是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做。
高處不勝寒……這一次,是真的體會到了。
那種無力感,根本無法抗衡的無力感。不管是面對李皇帝、長孫皇后、房相公、張總督……這些人左右著一個帝國的微妙變化,舊有的學識、天生的才能,在這些人面前,根本不值一哂。
什麼經天緯地之才,什麼算無遺策,什麼深謀遠慮,統統都是狗屁。
任你千變萬化,我只是輕輕一拍,你便死了。
再回首,馬周頓時覺得當年的自己,還是太過愚昧。
「臣,確實很想知道。」
房玄齡並沒有諱言,並且很鄭重道,「畢竟,事涉社稷。」
「好吧,朕就告訴你。」
似乎是覺得有些無趣,李世民仰著頭,看著頭頂的房梁,緩緩道:「此獠曾言……」
開口說話的時候,李世民抬手指著張德,卻並沒有看他。
「此獠曾言,朕開創貞觀,那這唐朝,便始於貞觀。」
「嗯?」
房玄齡顯然不解,別說是他,連長孫皇后都沒有搞明白這其中到底在說些什麼。
「康德……」
李世民喊了一聲康德。
「奴婢在。」
拂塵微動,康德轉過身,看了看房玄齡、長孫皇后還有馬周,然後道:「張總督曾言,陛下開創貞觀,那便萬世貞觀好了。」
剎那,長孫皇后和房玄齡頓時明白過來,馬周更是震驚,扭頭看著張德。
得罪一個帝王不算什麼,得罪無數個帝王,那就是很厲害了。
按照康德所說,馬周不難判斷其中的意思,很顯然,哪怕李世民現在當場駕崩,新接任的皇帝,他的年號,也只能是貞觀,也只能用貞觀。
因為張德不打算用雜七雜八的年號,改元……改尼瑪的元。
今年李世民嗝屁,明年李承乾上位,他的年號也只能是貞觀二十七年,不會是什麼亂七八糟的「XX元年」。
始於貞觀,萬世貞觀。
當一切成為慣性,後來者只會跟從這種慣性。
因為它很好用,節省成本。
開創這一切的帝王,誰敢挑戰?護持這一切的妖孽,誰敢放肆?
固然君不君,臣不臣,但這重要?
當世之人,實力強橫者,唯李世民、張德二人而已。
「萬世貞觀!」
房玄齡聲音拔高了不知道多少度,萬世基業……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萬世貞觀,卻很有可能。
張德並不是為了篡奪李唐江山而活著的,或許將來會有梟雄這麼幹,但那是什麼時候,卻也不得而知。
皇唐疆域之廣大,前所未有,能夠活人的地域,聞所未聞。
想要把這些地盤全部填滿,光靠眼前的三千萬人口,頂個什麼用?哪怕是十個三千萬,也是遠遠不夠。
整個過程中,一旦出現四伏的危機,立刻對外輸出壓力,如此反覆,折騰百幾十年根本不成問題。
豪門並起,立刻修上一條鐵路,任你多麼豪門,也要被蒸汽機車碾壓成肉醬。要打磨出掌控鐵路掌控資源掌控權力的豪門,又是百幾十年的明爭暗鬥。
到那時,二百年三百年過去了,但貞觀成為習慣,誰又會去亂來呢?
貞觀四百年貞觀五百年貞觀一千年……大概是必然會到來的。
哪怕到那時,漢家已經不需要漢皇,人人皆堯舜,這種慣性,依然是存在的。那個時侯,或許房玄齡沒人記得,或許張德沒人記得,但貞觀人人記得。
何為貞觀,不分天南海北男女老幼,人人皆知。
房玄齡的思考,跨越山川河流,跨越數千年時空,他能夠想像,能夠明白,所以才會震驚,無比的震驚!
可更加讓他震驚的是,始作俑者,卻是如此的淡然自若。
自己的身後名呢?就是這般隨風而去嗎?
那求的是什麼?
房玄齡,第一次在君王面前,失態了。
從不失態的房玄齡,這一次,真的是像被嚇到了一樣,腦袋裡一片空白,想要說點什麼,卻什麼都說不出來。
甚至,他還有一點點嫉恨,如果沒有萬世貞觀,或許人們提到貞觀朝,會講到明君良相一段佳話吧?
但現在,大概是不會提到了。
貞觀的光輝,只有一個,有且只有一個!
在場眾人,都是貞觀朝頂級的權貴,甚至可以說,皇唐天朝的權柄,就握在皇城內外的寥寥數人手中。
他們所追求的權財,已經是帝國的頂端,進一步還是退一步,都是無傷大雅。
那些小小的折騰,也不過是對家族、子孫那聊勝於無的遊戲,抬抬手就有的事情。
一切都在頂端的時候,能夠追求的東西,並不多。
而現在,張德卻把這為數不多的東西,一股腦兒,全塞給了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