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軍官被任命的情形是一樣的。
所以,韓國軍官的軍事才能從未受到過考核。有許多部隊分散在各處執行剿匪任務和其
他國內治安任務;部隊的訓練不足,截至一九四九年年底,十六個營中完成營一級訓練任務
的還不足半數。南韓軍隊沒有重炮,役有坦克,沒有反坦克武器,也沒有空軍。無怪乎李
承晚和其他韓國領導人對北韓加強軍事力量的做法以及三八線以南在這方面的薄弱狀況表
示恐慌和沮喪。.但是,這些情況卻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當時對朝鮮採取的政策。一九四八
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曾認真考慮過要幫助南韓組建一支野戰軍,可是,根據麥克阿瑟
的建議又放棄了這個方案,主要原因是“美國占領軍的兵力已經縮減,到一九四九年,我們
完全受到了這樣一種理論的支配,即將把美國捲入其中的下一場戰爭將是一場全球性的戰
爭。在這場戰爭中,朝鮮的地位不太重要,而且,無論怎樣朝鮮都無法防守。我們所有的計
劃、所有的官方聲明以及所有軍事上的決策,從根本上說都是出自這種看法。在我們的會議
中從未提起過“有限戰爭”的概念。我們對聯合國充滿了信心。原子彈又為我們築起了一道
心理上的馬奇諾防線。這道防線使我國國民有更充分的理由強烈要求孩子們重返家園,軍隊
遣散,刀槍入庫和陸海空三軍一lgⅹ士乒復員。對這種舉國一致強烈要求遣散我國有史以
來最龐大的軍隊的做法,任何人都可以根據後來的種種情況輕而易舉地加以指責。可是,任
何有前途的政治家,如果當時竟極力主張國家繼續保持戰備狀態,繼續在距本國八千英里之
外的地方駐札大枇部隊,那他無論如何是站不住腳的。,不錯,在分析朝鮮形勢時,我們過
於相信我們自己對敵人意圖的主觀判斷,面對我們所了解的敵人的實力情況卻過於輕視。北
朝鮮有著強大的突擊力量,在南、北韓的邊界附近則集結著北韓的軍隊。這些情況對我
們的情報機構來說並不是什麼秘密,問題在於我們的分析判斷出了毛玻我認為,這主要是由
於我們認定,世界上共產黨國家的軍隊並不想冒原子戰爭的風險去訴諸武裝侵略。如前所
述,有限戰爭對我們來說還是一個比較生疏的概念。
我們所熟悉的有限戰爭只是從下述意父上來理解的,即所有戰爭都要受參戰國是否願意
付出必要的代價這個條件的限制。
鑑於這樣一些情況,人們當然可以指責迪安。艾奇遜的講話時機(一九五○年一月)不
對。在這次講話中,他將朝鮮排除在我們的防禦圈之外。南韓軍從力量薄弱,美國政府又
受到本國民眾要求將全部美軍撤回國內的強大壓力。這些情況蘇聯人當然非常清楚。在這樣
的情況下,艾奇遜這種我們無意防守朝鮮的明顯表示是絲毫也無助於動搖敵人採取行動的決
心的。將朝鮮劃在我們的防禦圈之外並非迪安。艾奇遜所發明,亦非杜魯門政府所獨創。早
在一九四七年九月,參謀長聯席會議(李海、艾森豪、尼米茲和期帕茨)曾根據杜魯門
總統的指示進行過研究,最後向國務卿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其中這樣寫道;“。.....從軍
事安全的角度來看,美國保持目前在朝鮮的軍隊和基地並沒有什麼戰略價值。.....。”無
怪乎這四位軍事上的權威人物經迎深思熟慮得出的看法會獲得總統的同意。
一九四九年,道格拉斯。麥克陌瑟將軍曾分別接受兩名記者的採訪,首先是英國記者沃
德。普賴斯,爾後是亞利旁那州《明星日報》記者沃爾特。馬修斯。據報導,麥克阿瑟將軍
在接見記者時曾勾劃了一個顯然把福摩薩(台灣,下同——譯註)排除在外的防禦圈。這件
事並未引起特別的鬨動,因為,我們的軍事當局認為,福摩薩不日落入中共之手幾乎是必定
無疑。美國有關遠東問題的應急計劃也沒有將朝鮮或福摩薩的防禦考慮進去。究競採取何種
口徑來彌補福摩薩淪陷後給美國威信造成的損失,當國務院就這個問題向各駐外使領館發出
簡要指示時,國會中的共和黨人群情激昂,強烈要求美國保衛這個島嶼。但是,沒有人提出
動議要求改變我們的對韓政策。顯然,對朝鮮採取的傳統“勾銷”政策依然在起著作用。,
如何解釋我們在情報的理解上所犯的大錯,是個更為複雜的問題。我們對北韓人民軍的實
力有個大概的了解。由於經過了一九四九年的總動員並補充了數千名應徵入伍者,北韓人
民軍的實力增長了一倍。同時,我們也了解自己的弱點。其實,一九四七年之後,麥克阿瑟
將軍就不斷就威脅著遠東的各種危險情況發出過警告,並且堅持認為,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代
替部隊的實力。然而,當時政府正處於要求削減軍費的巨大壓力之下,因而三軍各兵一21
一種都“挨了手術刀”。海軍的戰鬥艦艇、各型登陸艦艇、掃雷艦艇以及進行水雷戰的各種
所以,韓國軍官的軍事才能從未受到過考核。有許多部隊分散在各處執行剿匪任務和其
他國內治安任務;部隊的訓練不足,截至一九四九年年底,十六個營中完成營一級訓練任務
的還不足半數。南韓軍隊沒有重炮,役有坦克,沒有反坦克武器,也沒有空軍。無怪乎李
承晚和其他韓國領導人對北韓加強軍事力量的做法以及三八線以南在這方面的薄弱狀況表
示恐慌和沮喪。.但是,這些情況卻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當時對朝鮮採取的政策。一九四八
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曾認真考慮過要幫助南韓組建一支野戰軍,可是,根據麥克阿瑟
的建議又放棄了這個方案,主要原因是“美國占領軍的兵力已經縮減,到一九四九年,我們
完全受到了這樣一種理論的支配,即將把美國捲入其中的下一場戰爭將是一場全球性的戰
爭。在這場戰爭中,朝鮮的地位不太重要,而且,無論怎樣朝鮮都無法防守。我們所有的計
劃、所有的官方聲明以及所有軍事上的決策,從根本上說都是出自這種看法。在我們的會議
中從未提起過“有限戰爭”的概念。我們對聯合國充滿了信心。原子彈又為我們築起了一道
心理上的馬奇諾防線。這道防線使我國國民有更充分的理由強烈要求孩子們重返家園,軍隊
遣散,刀槍入庫和陸海空三軍一lgⅹ士乒復員。對這種舉國一致強烈要求遣散我國有史以
來最龐大的軍隊的做法,任何人都可以根據後來的種種情況輕而易舉地加以指責。可是,任
何有前途的政治家,如果當時竟極力主張國家繼續保持戰備狀態,繼續在距本國八千英里之
外的地方駐札大枇部隊,那他無論如何是站不住腳的。,不錯,在分析朝鮮形勢時,我們過
於相信我們自己對敵人意圖的主觀判斷,面對我們所了解的敵人的實力情況卻過於輕視。北
朝鮮有著強大的突擊力量,在南、北韓的邊界附近則集結著北韓的軍隊。這些情況對我
們的情報機構來說並不是什麼秘密,問題在於我們的分析判斷出了毛玻我認為,這主要是由
於我們認定,世界上共產黨國家的軍隊並不想冒原子戰爭的風險去訴諸武裝侵略。如前所
述,有限戰爭對我們來說還是一個比較生疏的概念。
我們所熟悉的有限戰爭只是從下述意父上來理解的,即所有戰爭都要受參戰國是否願意
付出必要的代價這個條件的限制。
鑑於這樣一些情況,人們當然可以指責迪安。艾奇遜的講話時機(一九五○年一月)不
對。在這次講話中,他將朝鮮排除在我們的防禦圈之外。南韓軍從力量薄弱,美國政府又
受到本國民眾要求將全部美軍撤回國內的強大壓力。這些情況蘇聯人當然非常清楚。在這樣
的情況下,艾奇遜這種我們無意防守朝鮮的明顯表示是絲毫也無助於動搖敵人採取行動的決
心的。將朝鮮劃在我們的防禦圈之外並非迪安。艾奇遜所發明,亦非杜魯門政府所獨創。早
在一九四七年九月,參謀長聯席會議(李海、艾森豪、尼米茲和期帕茨)曾根據杜魯門
總統的指示進行過研究,最後向國務卿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其中這樣寫道;“。.....從軍
事安全的角度來看,美國保持目前在朝鮮的軍隊和基地並沒有什麼戰略價值。.....。”無
怪乎這四位軍事上的權威人物經迎深思熟慮得出的看法會獲得總統的同意。
一九四九年,道格拉斯。麥克陌瑟將軍曾分別接受兩名記者的採訪,首先是英國記者沃
德。普賴斯,爾後是亞利旁那州《明星日報》記者沃爾特。馬修斯。據報導,麥克阿瑟將軍
在接見記者時曾勾劃了一個顯然把福摩薩(台灣,下同——譯註)排除在外的防禦圈。這件
事並未引起特別的鬨動,因為,我們的軍事當局認為,福摩薩不日落入中共之手幾乎是必定
無疑。美國有關遠東問題的應急計劃也沒有將朝鮮或福摩薩的防禦考慮進去。究競採取何種
口徑來彌補福摩薩淪陷後給美國威信造成的損失,當國務院就這個問題向各駐外使領館發出
簡要指示時,國會中的共和黨人群情激昂,強烈要求美國保衛這個島嶼。但是,沒有人提出
動議要求改變我們的對韓政策。顯然,對朝鮮採取的傳統“勾銷”政策依然在起著作用。,
如何解釋我們在情報的理解上所犯的大錯,是個更為複雜的問題。我們對北韓人民軍的實
力有個大概的了解。由於經過了一九四九年的總動員並補充了數千名應徵入伍者,北韓人
民軍的實力增長了一倍。同時,我們也了解自己的弱點。其實,一九四七年之後,麥克阿瑟
將軍就不斷就威脅著遠東的各種危險情況發出過警告,並且堅持認為,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代
替部隊的實力。然而,當時政府正處於要求削減軍費的巨大壓力之下,因而三軍各兵一21
一種都“挨了手術刀”。海軍的戰鬥艦艇、各型登陸艦艇、掃雷艦艇以及進行水雷戰的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