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隨著日本海軍的急劇增強和美軍從西太平洋地區的撤離,中國大陸和台灣成了日軍南進的唯一障礙。日軍秘密制定的作戰計劃首先將摧毀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海、空軍力量,接著攻占菲律賓和盛產石油的南沙群島及汶萊。
甲良石川於兩周前在他的密室里審查批准了這一作戰計劃,他對日軍的技術優勢深信無疑。
在實施軍事打擊前,日本的電腦專家將對目標國實施大規模的計界機病毒"邏輯炸彈"攻擊,摧毀和癱瘓對方的指揮控制中心以及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神經--電信和計算機網絡系統。他希望,這一攻擊將取得巨大成功,為日軍提供極其有利的優勢地位。當他激動地想像著信息戰"空前成功"的戰果時,甲良石川瞄了一眼牆上的掛鍾,已經是早上7點30分了,他竟然一夜沒睡!
第二章 殺手使黑招 中華遭偷襲
8月19日寂靜的早晨,一支龐大的日本艦隊正向南行駛。東京宣布這是一次"例行性軍事演習"。日本的鄰國誰也沒有對這支艦隊的動向給予足夠的關注。艦隊向南航行過程中,實施了嚴格的通信管制,始終保持無線電靜默。
當天中午,駛抵沖繩以南、台灣以東海域時,這支艦隊突然一分為三,組成了三個以航母為核心的特混艦隊。
其中,第一特混艦隊穿越巴士海峽後,徑直往西,駛往靠近中國香港的南海北部,該特混艦隊由多羅橫廣中將指揮,下轄16艘各型艦艇,包括2艘航母、4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3艘潛艇和2艘大型綜合補給艦,旗艦為"北海道"號航母。
第二特混艦隊由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田中永力上將親自指揮,下轄3艘航母、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5艘潛艇、10艘兩棲艦和4艘後勤補給艦,旗艦為"飛龍"號航母,該特混艦隊駛抵巴士海峽東口後,向台灣東南、菲律賓呂宋島東北海區機動。
第三特混艦隊則直接轉向西駛,穿越琉球群島之宮古水道,駛往沖繩以西、台灣以北的中國東海海域,該特混艦隊由永江力弘中將指揮,下轄2艘航母、4艘巡洋艦、4艘潛艇和9艘其他艦隻。
與此同時,在沖繩島女川山底下的一個秘密地下軍事基地里,日本軍事情報本部的大和田吐師及其同伴正在一台台大型計算機前不停地忙碌著。
大和田吐師是著名的計算機軟體編程與網絡工程專家,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獲該院計算機工程學博士學位。他是日軍信息戰部隊的開創者和領導者,是一名典型的"21世紀戰爭武士"。
儘管大和田吐師從來沒有拿過槍,但他卻是日軍的一名陸軍中將,指揮著世界上最強大的一支信息戰部隊。他手中的武器就是電腦,他的對手則是機器。他攻擊的目標不是人,而是現代戰爭中控制人的生命的計算機和通信系統。大和田吐師已連續工作8個多月,編制了一系列複雜的計算機病毒程序。
8月20日0時剛過,龐大的日本海軍艦隊已經部署就位,甲良石川首相下令正式開戰。大和田吐師和他的信息戰部隊立即通過電話線路,向中國台灣國立電信公司的程控電話交換機施放了一系列的計算機病毒程序。
這些破壞力極大的計算機病毒迅速吃掉了控制台灣整個電信系統的電腦程式。數分鐘後,電信系統和計算機網絡全部癱瘓,電話不通,計算機網絡中斷。大和田吐師緊接著又向控制台灣鐵路、公路、航空運輸和海上導航的電子指揮控制系統,投放了11枚計算機病毒"邏輯炸彈",立即使台灣的陸上、空中和海上交通均告癱瘓。
日本發動第二次太平洋戰爭的第一槍已經打響。
在台北松山機場的塔台里,空中管制人員看到所有的電子導航顯示屏上突然間一片空白。因為無法指示飛機起降,在空飛機只好轉飛其他國家。鐵路和公路上的交通指示燈全部熄滅,大量汽車被阻塞在高速公路上,所有火車也停在鐵軌上一動不動。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整個台灣陷入困境,人們目瞪口呆,手足無措。2時23分,日本空軍的3架S-1型隱形戰鬥機掠過台北的夜空。這種新式飛機是日本依據美國F-117隱形戰鬥機研製的,性能卻比F-117更加優越,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雷達隱身性能比F-117強3倍;發動機內置在機翼上方的機身內,外部採用特殊的消熱和消音裝置,普通的紅外探測儀無法發現它,當飛機從頭頂飛過時,你根本就感覺不到;機身從頭到尾被塗成黑色,特別適合於夜戰,在漆黑的夜晚,不會被敵方雷達、紅外探測儀和目視發現,以雷達、紅外線和光學制導的地對空飛彈也對它無可奈何。
濱力高木上校駕駛長機飛在最前面,當台北市明亮的燈光進入他的視野時,他慢慢下降飛行高度.將雷射瞄準器對準目標。在飛機飛越目標上空的一剎那,他按下火控按鈕,投放了一枚電磁脈衝炸彈、然後將飛機拉起。
另外2架飛機尾隨其後,也同樣投擲了2枚電磁脈衝炸彈。這些電磁脈衝炸彈在台灣"國防部"大樓前的街上爆炸,雖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其釋放出的威力巨大的瞬問電磁脈衝立即摧毀了台"國防部"的計算機系統。
完成任務後,濱力高木上校中領機隊經台灣以東的太平洋上空返回沖繩的三澤空軍基地。從出擊到返航,台灣的防空系統沒有任何反應。此時,另一場針對中國大陸的信息戰攻擊也已開始。大和田吐師指揮他的隱形殺手們向中國上海、北京和廣州的電信局施放了一系列計算機病毒"邏輯炸彈"。
甲良石川於兩周前在他的密室里審查批准了這一作戰計劃,他對日軍的技術優勢深信無疑。
在實施軍事打擊前,日本的電腦專家將對目標國實施大規模的計界機病毒"邏輯炸彈"攻擊,摧毀和癱瘓對方的指揮控制中心以及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神經--電信和計算機網絡系統。他希望,這一攻擊將取得巨大成功,為日軍提供極其有利的優勢地位。當他激動地想像著信息戰"空前成功"的戰果時,甲良石川瞄了一眼牆上的掛鍾,已經是早上7點30分了,他竟然一夜沒睡!
第二章 殺手使黑招 中華遭偷襲
8月19日寂靜的早晨,一支龐大的日本艦隊正向南行駛。東京宣布這是一次"例行性軍事演習"。日本的鄰國誰也沒有對這支艦隊的動向給予足夠的關注。艦隊向南航行過程中,實施了嚴格的通信管制,始終保持無線電靜默。
當天中午,駛抵沖繩以南、台灣以東海域時,這支艦隊突然一分為三,組成了三個以航母為核心的特混艦隊。
其中,第一特混艦隊穿越巴士海峽後,徑直往西,駛往靠近中國香港的南海北部,該特混艦隊由多羅橫廣中將指揮,下轄16艘各型艦艇,包括2艘航母、4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3艘潛艇和2艘大型綜合補給艦,旗艦為"北海道"號航母。
第二特混艦隊由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田中永力上將親自指揮,下轄3艘航母、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5艘潛艇、10艘兩棲艦和4艘後勤補給艦,旗艦為"飛龍"號航母,該特混艦隊駛抵巴士海峽東口後,向台灣東南、菲律賓呂宋島東北海區機動。
第三特混艦隊則直接轉向西駛,穿越琉球群島之宮古水道,駛往沖繩以西、台灣以北的中國東海海域,該特混艦隊由永江力弘中將指揮,下轄2艘航母、4艘巡洋艦、4艘潛艇和9艘其他艦隻。
與此同時,在沖繩島女川山底下的一個秘密地下軍事基地里,日本軍事情報本部的大和田吐師及其同伴正在一台台大型計算機前不停地忙碌著。
大和田吐師是著名的計算機軟體編程與網絡工程專家,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獲該院計算機工程學博士學位。他是日軍信息戰部隊的開創者和領導者,是一名典型的"21世紀戰爭武士"。
儘管大和田吐師從來沒有拿過槍,但他卻是日軍的一名陸軍中將,指揮著世界上最強大的一支信息戰部隊。他手中的武器就是電腦,他的對手則是機器。他攻擊的目標不是人,而是現代戰爭中控制人的生命的計算機和通信系統。大和田吐師已連續工作8個多月,編制了一系列複雜的計算機病毒程序。
8月20日0時剛過,龐大的日本海軍艦隊已經部署就位,甲良石川首相下令正式開戰。大和田吐師和他的信息戰部隊立即通過電話線路,向中國台灣國立電信公司的程控電話交換機施放了一系列的計算機病毒程序。
這些破壞力極大的計算機病毒迅速吃掉了控制台灣整個電信系統的電腦程式。數分鐘後,電信系統和計算機網絡全部癱瘓,電話不通,計算機網絡中斷。大和田吐師緊接著又向控制台灣鐵路、公路、航空運輸和海上導航的電子指揮控制系統,投放了11枚計算機病毒"邏輯炸彈",立即使台灣的陸上、空中和海上交通均告癱瘓。
日本發動第二次太平洋戰爭的第一槍已經打響。
在台北松山機場的塔台里,空中管制人員看到所有的電子導航顯示屏上突然間一片空白。因為無法指示飛機起降,在空飛機只好轉飛其他國家。鐵路和公路上的交通指示燈全部熄滅,大量汽車被阻塞在高速公路上,所有火車也停在鐵軌上一動不動。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整個台灣陷入困境,人們目瞪口呆,手足無措。2時23分,日本空軍的3架S-1型隱形戰鬥機掠過台北的夜空。這種新式飛機是日本依據美國F-117隱形戰鬥機研製的,性能卻比F-117更加優越,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雷達隱身性能比F-117強3倍;發動機內置在機翼上方的機身內,外部採用特殊的消熱和消音裝置,普通的紅外探測儀無法發現它,當飛機從頭頂飛過時,你根本就感覺不到;機身從頭到尾被塗成黑色,特別適合於夜戰,在漆黑的夜晚,不會被敵方雷達、紅外探測儀和目視發現,以雷達、紅外線和光學制導的地對空飛彈也對它無可奈何。
濱力高木上校駕駛長機飛在最前面,當台北市明亮的燈光進入他的視野時,他慢慢下降飛行高度.將雷射瞄準器對準目標。在飛機飛越目標上空的一剎那,他按下火控按鈕,投放了一枚電磁脈衝炸彈、然後將飛機拉起。
另外2架飛機尾隨其後,也同樣投擲了2枚電磁脈衝炸彈。這些電磁脈衝炸彈在台灣"國防部"大樓前的街上爆炸,雖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其釋放出的威力巨大的瞬問電磁脈衝立即摧毀了台"國防部"的計算機系統。
完成任務後,濱力高木上校中領機隊經台灣以東的太平洋上空返回沖繩的三澤空軍基地。從出擊到返航,台灣的防空系統沒有任何反應。此時,另一場針對中國大陸的信息戰攻擊也已開始。大和田吐師指揮他的隱形殺手們向中國上海、北京和廣州的電信局施放了一系列計算機病毒"邏輯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