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軍事小說] 《下一場戰爭之第二次太平洋戰爭》作者:[美]卡斯珀·溫伯格【完結】
前 言
美國前國防部長卡斯珀·溫伯格是著名的國際與防務問題專家,曾於1981年1月至1987年長達7年的時間力,擔任里根政府的國防部長,是美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防部長之一。
在溫伯格入主五角大樓期間,美國防部定期進行戰爭模擬演習,以便更好地判明美國面臨的威脅和美軍存在的缺陷。
溫伯格卸任後,雖然解甲歸田,卻未停止對國際事務的關注。
1996年,溫伯格與彼得·施韋策先生聯手推出了《下一場戰爭》,全面模擬未來二十年內全球最有可能爆發的五場戰爭,即:第二次韓戰、第二次海灣戰爭、第二次太平洋戰爭、第二次美墨戰爭及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如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對其評價:它可以提醒我們“時刻注意面臨的危險”,居安思危,牢記“永遠不缺潛在的侵略者”。
本文介紹了溫伯格模擬的第二次太平洋戰爭,看看2007年日本是如何發動下一場戰爭,如何襲擊中國,如何攻打東南亞和美國,又是如何被中、美等國聯軍打敗的。文中標題為譯編者所加,部分內容稍做改動。希望讀者一睹為快,從中獲得警示。
目 錄
第01章 亂世出魔王 密室定鬼計
第02章 殺手使黑招 中華遭偷襲
第03章 田中做山本 突擊菲律賓
第04章 魔鬼控制太平洋 汶萊蘇丹遭蹂
第05章 中國實施核報復 日本海上遭攔截
第06章 水下幽靈襲澳艦 澳美聯手抗日
第07章 約翰準備大海戰 石川決定先下手
第08章 美國海軍遭攻擊 損兵丟艦失關島
第09章 潛艇反擊做先鋒 太平洋上顯威風
第10章 空中戰鷹打衛星 日本武士變瞎子
第11章 三軍協力復關島 東洋航母沉海底
第12章 日軍擬訂新計劃 信息戰爭列第
第13章 神秘飛彈襲關島 日本開闢新戰場
第14章 盟軍進軍東南亞 日軍突襲美本土
第15章 盟軍實施大反攻 日本艦隊葬南海
第16章 新式武器顯威力 甲良無奈乞和談
=================================
第一章 亂世出魔王 密室定鬼計
2007年8月19日夜,日本海軍由7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的3個特混艦隊已悄悄地進入中國東海、南海和台灣東南的攻擊陣位,再過幾個小時,日本即將對中國大陸和台灣開戰。
此時此刻,日本首相甲良石川正襟危坐在東京富士山下的首相地下秘密官邸,急切地期盼著未來24小時內日本海軍再現"偷襲珍珠港"式的"偉績"。征服大東亞、稱霸太平洋。
雖然他將日本再次推向戰爭的前沿,可他並不感到有一絲的悲哀,反倒覺得有一種神聖感,馬上他就會和東條英機一樣成為大和民族的"英雄"。
他那雙細小的手托著尖尖的下巴,支撐著一張瘦瘦的三角形的臉。他的思緒回到了過去,快速地迴轉著過去7年裡發生的紛亂的事件。
世紀之交,日本經濟經歷了大約半個世紀的快速增長後,突然陷入困境,股市崩潰,大量企業倒閉,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加入失業者的大軍,失業中達到了創紀錄的18%。
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日本與美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貿易戰,美國築起了高高的貿易壁壘。
以出口為導向的許多日本企業不得不為生存而苦苦掙扎。2003年,中東政局再度動盪,引發嚴重危機,造成油價猛漲,使陷入困境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
汽油供應大幅度減少,更多的企業倒閉。這對98%的石油依賴進口、其中60%需從海灣進口的日本來說,無疑是一記致命的重拳。對於長期生活在經濟繁榮、就業有保障、生活持續富裕環境中的日本年輕一代來說,嚴酷的現實引發了他們激烈的反應。
此起彼伏的罷工和勞工動亂從東京、橫濱、大坂等工業中心向全國擴展。憤怒與激進取代理性與溫和,成為日本政治的基礎。
這一危機給了當時年輕的眾議院議員甲良石川一個極好的機會。甲良石川指責對日本眼紅的外國勢力想把日本人民推入萬丈深淵,他利用一切的機會猛烈抨擊此種所謂的"經濟犯罪"。
他在國會激動地呼籲必須在太平洋建立新的秩序,他說"我們不能坐著乾等,讓我們的能源生命線被活活地掐斷。我們必須採取有力的行動。"
依據他對歷史的分析,甲良石川相信日本的選擇非常簡單:他的國家可以仿效古代的威尼斯城邦,通過侵略和征服,維護其龐大的貿易帝國。
在他周圍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希望恢復昔日大日本帝國榮耀的追隨者。
在這位年輕、激進、具有個人"魅力"的議員領袖眼裡,此時此刻已經沒有任何溫和的機會。在日益壯大的反對派面前,已在日本執政數十年的自民黨聯盟岌岌可危,最終於2003年10月下台。取而代之的是由甲良石川領導的民族主義者和軍團主義者聯盟。
甲良石川在首相任職典禮上,向全日本國民宣誓:"日本將自己滿足她一切的需求,我們不會再依賴所謂的盟國或國際組織來保衛我們的經濟利益。"日本經濟效中的弱點是資源匱乏。與美國的貿易戰以及中東危機的影響,顯示日本對自己經濟利益的控制力非常之弱。
前 言
美國前國防部長卡斯珀·溫伯格是著名的國際與防務問題專家,曾於1981年1月至1987年長達7年的時間力,擔任里根政府的國防部長,是美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防部長之一。
在溫伯格入主五角大樓期間,美國防部定期進行戰爭模擬演習,以便更好地判明美國面臨的威脅和美軍存在的缺陷。
溫伯格卸任後,雖然解甲歸田,卻未停止對國際事務的關注。
1996年,溫伯格與彼得·施韋策先生聯手推出了《下一場戰爭》,全面模擬未來二十年內全球最有可能爆發的五場戰爭,即:第二次韓戰、第二次海灣戰爭、第二次太平洋戰爭、第二次美墨戰爭及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如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對其評價:它可以提醒我們“時刻注意面臨的危險”,居安思危,牢記“永遠不缺潛在的侵略者”。
本文介紹了溫伯格模擬的第二次太平洋戰爭,看看2007年日本是如何發動下一場戰爭,如何襲擊中國,如何攻打東南亞和美國,又是如何被中、美等國聯軍打敗的。文中標題為譯編者所加,部分內容稍做改動。希望讀者一睹為快,從中獲得警示。
目 錄
第01章 亂世出魔王 密室定鬼計
第02章 殺手使黑招 中華遭偷襲
第03章 田中做山本 突擊菲律賓
第04章 魔鬼控制太平洋 汶萊蘇丹遭蹂
第05章 中國實施核報復 日本海上遭攔截
第06章 水下幽靈襲澳艦 澳美聯手抗日
第07章 約翰準備大海戰 石川決定先下手
第08章 美國海軍遭攻擊 損兵丟艦失關島
第09章 潛艇反擊做先鋒 太平洋上顯威風
第10章 空中戰鷹打衛星 日本武士變瞎子
第11章 三軍協力復關島 東洋航母沉海底
第12章 日軍擬訂新計劃 信息戰爭列第
第13章 神秘飛彈襲關島 日本開闢新戰場
第14章 盟軍進軍東南亞 日軍突襲美本土
第15章 盟軍實施大反攻 日本艦隊葬南海
第16章 新式武器顯威力 甲良無奈乞和談
=================================
第一章 亂世出魔王 密室定鬼計
2007年8月19日夜,日本海軍由7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的3個特混艦隊已悄悄地進入中國東海、南海和台灣東南的攻擊陣位,再過幾個小時,日本即將對中國大陸和台灣開戰。
此時此刻,日本首相甲良石川正襟危坐在東京富士山下的首相地下秘密官邸,急切地期盼著未來24小時內日本海軍再現"偷襲珍珠港"式的"偉績"。征服大東亞、稱霸太平洋。
雖然他將日本再次推向戰爭的前沿,可他並不感到有一絲的悲哀,反倒覺得有一種神聖感,馬上他就會和東條英機一樣成為大和民族的"英雄"。
他那雙細小的手托著尖尖的下巴,支撐著一張瘦瘦的三角形的臉。他的思緒回到了過去,快速地迴轉著過去7年裡發生的紛亂的事件。
世紀之交,日本經濟經歷了大約半個世紀的快速增長後,突然陷入困境,股市崩潰,大量企業倒閉,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加入失業者的大軍,失業中達到了創紀錄的18%。
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日本與美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貿易戰,美國築起了高高的貿易壁壘。
以出口為導向的許多日本企業不得不為生存而苦苦掙扎。2003年,中東政局再度動盪,引發嚴重危機,造成油價猛漲,使陷入困境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
汽油供應大幅度減少,更多的企業倒閉。這對98%的石油依賴進口、其中60%需從海灣進口的日本來說,無疑是一記致命的重拳。對於長期生活在經濟繁榮、就業有保障、生活持續富裕環境中的日本年輕一代來說,嚴酷的現實引發了他們激烈的反應。
此起彼伏的罷工和勞工動亂從東京、橫濱、大坂等工業中心向全國擴展。憤怒與激進取代理性與溫和,成為日本政治的基礎。
這一危機給了當時年輕的眾議院議員甲良石川一個極好的機會。甲良石川指責對日本眼紅的外國勢力想把日本人民推入萬丈深淵,他利用一切的機會猛烈抨擊此種所謂的"經濟犯罪"。
他在國會激動地呼籲必須在太平洋建立新的秩序,他說"我們不能坐著乾等,讓我們的能源生命線被活活地掐斷。我們必須採取有力的行動。"
依據他對歷史的分析,甲良石川相信日本的選擇非常簡單:他的國家可以仿效古代的威尼斯城邦,通過侵略和征服,維護其龐大的貿易帝國。
在他周圍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希望恢復昔日大日本帝國榮耀的追隨者。
在這位年輕、激進、具有個人"魅力"的議員領袖眼裡,此時此刻已經沒有任何溫和的機會。在日益壯大的反對派面前,已在日本執政數十年的自民黨聯盟岌岌可危,最終於2003年10月下台。取而代之的是由甲良石川領導的民族主義者和軍團主義者聯盟。
甲良石川在首相任職典禮上,向全日本國民宣誓:"日本將自己滿足她一切的需求,我們不會再依賴所謂的盟國或國際組織來保衛我們的經濟利益。"日本經濟效中的弱點是資源匱乏。與美國的貿易戰以及中東危機的影響,顯示日本對自己經濟利益的控制力非常之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