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卸磨殺驢?」陸遜平靜地看了一眼蹋頓,即便放在脖頸邊上的刀刃便有五六把,他臉上也沒有絲毫畏懼之色。

  「歸附吾東吳的蠻夷,有江東之山越,三韓夷人,瀛洲夷族,南蠻,雪州夫餘人,涼州羌族,還有河套平原以北之匈奴人,汝以為,他們之中,何人有汝這般權勢?汝雖非單于,也不任烏桓王,但汝統帥烏桓諸部,仍是烏桓突騎首領,汝這侯爵和官職,仍是世襲罔替。蹋頓,汝若是受了曹賊哄騙,不得已而為之,汝只需當著營中這些烏桓驍勇懺悔一番,本都督大可親自上書吳王,為汝辯解,恢復汝之官爵,可若是汝再冥頑不靈,本都督絕不與汝瓦全。」

  「陸遜,汝年不過二十,便官任一方都督,執掌十萬大軍,莫非汝當真便捨得尋死乎?」

  陸遜輕蔑地看了一眼身側出言的這名百騎長,「某廬江陸氏深受吳王大恩,兩代皆仕於東吳,吳王更是吾之恩師,某今日孤身來此便是信錯爾等,既是有負恩師重託,某又還有臉面回去面見吳王?」

  蹋頓沉默了,他心中思忖著陸遜這話里的意味,目光有些悠長。

  「蹋頓,吾知曉汝心中所想,討要故土是假,擔心汝之部族日後淪為漢人,烏桓消彌於世間,汝手底下的部曲都不聽從於汝,吳王會對汝下手?可汝也不想想,汝這烏桓侯之爵便如同南蠻侯、三韓侯、朝鮮侯一般,便是吾東吳日後北伐鮮卑、征討西域之臂助,有爾等尚在,那些戰敗不敵之輩,便肯來歸附。」

  「到底是汝小瞧了吳王之胸懷爾。」

  「本王亦曾讀過汝漢人之書,戰國之時,秦宣太后不惜委身於那義渠王,便是為了得義渠臂助,輔佐自己兒子登基。可事成之後,為消除義渠之患,她將義渠王引入甘泉宮殺之,爾後收編義渠部曲,於義渠故地設立隴西、北地、上郡三地。與吾遼西烏桓有何兩樣?只怕待吳王收復漢室疆土之後,便會騰出手來對付吾烏桓了罷。」

  「世宗之時,有一漢當五胡之說,縱觀吾大漢天下諸侯,能成大事者,此前孫權、劉備、曹操,再加上吾東吳,那一方不仰仗爾等夷族之力?」

  陸遜環視一眼左右,「可他們之中,賞賜錢糧者多矣,賜予主將妻女者亦有之,可賞賜爾等尋常軍士漢籍,允許爾等與吾漢人女子通婚,這是何等殊榮?」

  「爾等可知,在交州,在安南,在涼州,還有上百萬歸附之蠻夷百姓未曾得通婚之權?」

  「爾等且說說,在吾東吳軍中,可曾有過昔日公孫瓚、袁紹、曹操待汝烏桓之惡劣行徑?」

  一時間,帳內鴉雀無聲。

  「秦滅義渠,是為消除腹部隱患,為一統天下。而吾東吳之心腹大患,乃是江東六郡之山越,可山越早在七八載以前,便為吳王率領各處擊破,得百姓五六十萬之眾,如今吾東吳軍中,山越力士足有十餘萬之眾,爾等以為吾東吳上下可有虧待他們?」

  「吾也知曉爾等駐紮於此在等待時機,一舉北上,征伐遼東,曹操或許是將遼東賜予爾等罷。」陸遜迎上蹋頓那有些閃避的目光,臉上流露出幾分譏諷,「就在本都督出城之前,便已經得了北地吳衛密報,那遼東鮮卑大人軻比能,已聚集五萬精騎,兵分兩路突襲漁陽、右北平二郡,不知爾等以為如何?」

  「鮮卑竟然南下?」

  「那軻比能不是上表歸附,為何還會反叛?」

  「定是曹操那惡賊允諾此賊好處,否則他軻比能又豈會輕易南下。」

  一時間,帳內眾說紛紜,蹋頓面色也青一陣白一陣,他低著頭,此刻還在猶豫便是因為臉已經撕破了,他又如何肯善罷甘休,即便是此刻善罷甘休,那後面待陸遜回返薊縣,只怕是會秋後算帳的。

  他蹋頓總不能時時刻刻將身邊這三萬烏桓突騎給帶在身邊護衛吧,更何況,他這烏桓侯的爵位,換一個人來做,只怕也做得了。

  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

  「骨都,汝以中郎將領右更之爵,即便外放於吾東吳各營,亦可獨領一軍,今後這三萬烏桓突騎終究是要拆分的,如今鮮卑有三部,合計兵馬二三十萬鐵騎,今日之禍全是他蹋頓一人私心引起,汝若願迷途知返,本都督尚可對汝既往不咎,汝可以萬騎長接管烏桓突騎副將之職,不知汝以為如何?」

  「那主將是何人?」骨都冷哼一聲道。

  「自然是汝結義兄長丘淳于。」

  骨都回眸看了一眼身側的丘淳于,如今帳內只剩下他們兩位萬騎長,現在蹋頓被莫休挾持,他二人若是達成一致,甘願繼續歸附東吳,這帳內剩下的武將也不用繼續爭鬥了。

  只是……

  骨都只看了丘淳于一眼便緊了緊手中利刃,「陸都督若是日後秋後算帳,又當如何?」

  「本都督好歹也是士族名門之後,亦是吳王弟子,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烏桓突騎有三萬之眾,騎兵居東吳各營之首,今日之事亦非小事,日後勢必會傳入吳王口中,陸都督不願追究,可若是吳王怪責,只怕會另遣他人拿吾等問罪。」

  「骨都,汝焉敢背叛本王。」蹋頓聽到這裡,早已是按捺不住,猛地掙扎著站起身來,被莫休劍鋒一揚,只得再次蹲伏到座前,他此刻鬚髮倒立,整個人如同一頭髮狂的雄師,雙眼更是爆射著凶光,死死地盯著此刻滿臉猶豫的骨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