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頁
當初洪玄帝之所以捧蕭無畏出來,其實並非是欣賞蕭無畏的能耐之故,而是為了以其來擾亂蕭府,卻萬萬沒想到蕭無畏居然趁勢而起,到了末了,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如今更是成了洪玄帝的心病之一,這其中的種種緣由裴明禮作為當事人自是心中有數,只不過如今他關心的不是蕭無畏能如何,而是洪玄帝如何打算,這一聽洪玄帝如此發問,自是猜到洪玄帝心中只怕已有了決斷,而這決斷十有八九與原先商議的策略不同,心頭立馬為之一凜,沉吟了一番道:“陛下,微臣是個執拗之徒,那就執拗到底也罷。”
“嗯。”洪玄帝不置可否地吭了一聲,將手中把玩著的那把棋子全都丟回到了棋盒裡,發出一陣清脆的撞擊聲,面色凝重地掃了裴明禮一眼,卻遲遲沒有開口表態。洪玄帝這麼一沉思,裴明禮自是不敢胡亂出言,大殿裡立馬詭異地安靜了下來。
“既是不賞之功,那就先不賞好了,待歸京後再行計議,左右川中已定,實無須大軍壓陣,傳旨班師也罷。”洪玄帝沉吟了良久之後,終於下了決斷,站起了身來,抖了抖寬大的袖子,咬著唇,一字一頓地宣道。
“陛下……”
裴明禮伴駕已久,自是聽得出洪玄帝這番話里的決斷之意,而這顯然是推翻了早已準備了多時的預定方案,裴明禮不由地便有些子沉不住氣了,緊趕著叫了一聲,試圖諫言一番,然則話尚未出口,就見洪玄帝已抬起了手來,不得不就此半截子打住,面露惶恐之色地退到了一旁。
“他要逼朕,朕便讓他逼好了,朕還偏就不信這天能翻作地,此事便這麼定了,朕自有主張,愛卿且去擬詔罷。”洪玄帝看了看裴明禮,見其臉色不好相看,這便略一沉吟,隨口解釋了幾句道。
“是,微臣告退。”一見洪玄帝主意已決,裴明禮儘自憂心忡忡,卻也不敢再勸諫,只能是躬身應了諾,緊趕便要去忙活著擬旨意之事宜。
“朕等著爾來,想來,那就都來好了,朕又何懼之有!”裴明禮退下之後,洪玄帝在空曠無人的大殿中默立了良久,突地一咬牙,低聲地放出了句狠話,一拂大袖子,轉入了後殿中去了……
坐落於東大街的燕王府因是新起之故,富麗而又堂皇,雖不及項王府那般奢華,可在眾親王府里卻是最富貴的一座,雕樑畫棟比比皆是,亭台池榭錯落有致,到處都透著股雍容華貴的氣味兒,若說有例外的話,那就只有後跨院裡的水軒閣了。
水軒閣,顧名思義便是座臨水的院子,不大,攏共也就只有畝許方圓,裝修簡樸卻並不顯得簡陋,書香氣十足,再加上庭院中竹林搖曳,院外荷蓮怒放,顯得格外的淡雅而又清幽,此處正是燕王府實際主持者林崇明的居所,此際,一身青衣的林崇明正端坐在院子裡的小亭子間裡,手捧著一疊邸報,細細地研究著,眉目間隱隱有憂色在浮動。
一轉眼半年過去了,快如白馬過隙,可這半年多來,林崇明就沒能睡上個安穩覺,整個燕王府大小的事物全都壓在了他的肩上,不單本方的官吏要打理,還得時不時地為項王府里那兩位爺整出的勾當打掩護,同時還得應對諸王的各種陰謀詭計,饒是林崇明精力過人,到了此時,也有些子吃不住勁了,只是責任在肩,卻也由不得林崇明不勉力支撐的,尤其是在這等局勢已呈微妙之時,更是由不得林崇明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每日裡的邸報乃至各府的動態以及大內里的動靜或許都隱含著不為人知的秘密,而這淋林種種的也一切,全都是林崇明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其中的理由。
盛極而衰乃是古往今來之不易真理,向無外者,而這恰恰是項、燕二王的最佳寫照,似此等不賞之功,若是尋常人等,或許退隱林下還有一絲的生機,偏生項王父子身為親王,縱使想退隱都不可能,換句話說,今上與項王之間的博弈已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分,攤牌已屬必然,只是看如何個攤法而已,這一條但凡明眼之輩皆能看得出,更遑論林崇明這等絕世智者了,很顯然,令林崇明憂心的不是攤不攤牌的問題,真正令林崇明煩惱的則是今上究竟會如何出招——在普通人眼中,手握重兵的項王父子似乎占據了主動的地位,進可攻,退可守,穩當得緊,可在林崇明看來,形勢卻不是如此,真正的主動權恰恰是掌握在洪玄帝的手中,至於項王父子那頭,其實只能見招拆招而已,箇中緣由非智者不能看破,有鑑於此,提前猜破洪玄帝的算路就成了事情成敗的關鍵之所在,很顯然,要想做到這一條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林崇明為此憂心不已也就是難免之事了罷。
“先生,大內有消息了!”
就在林崇明埋頭邸報中之際,寧南急匆匆地從院門外闖了進來,滿頭滿臉的汗水都顧不得擦上一下,緊趕著便嚷了一嗓子。
“哦?情形如何?”林崇明一聽此言,忙將手中捧著的邸報放下,站起了身來,略帶一絲急迫之意地追問了一句道。
“蘇姑娘那頭傳來的消息,說是內閣首輔裴明禮召集議事,言及項王功高蓋世,非輕易可賞者,且等班師後再行定奪不遲,又說川中已定,實無需大軍雲集壓陣,再者各州兵力空虛已久,恐有變化,還是儘早各歸本位為妥,此議已經內閣通過,即將擬旨下頒。”寧南自是知曉事情之輕重緩急,這一聽林崇明見問,忙一口氣將消息倒了出來。
“嗯。”洪玄帝不置可否地吭了一聲,將手中把玩著的那把棋子全都丟回到了棋盒裡,發出一陣清脆的撞擊聲,面色凝重地掃了裴明禮一眼,卻遲遲沒有開口表態。洪玄帝這麼一沉思,裴明禮自是不敢胡亂出言,大殿裡立馬詭異地安靜了下來。
“既是不賞之功,那就先不賞好了,待歸京後再行計議,左右川中已定,實無須大軍壓陣,傳旨班師也罷。”洪玄帝沉吟了良久之後,終於下了決斷,站起了身來,抖了抖寬大的袖子,咬著唇,一字一頓地宣道。
“陛下……”
裴明禮伴駕已久,自是聽得出洪玄帝這番話里的決斷之意,而這顯然是推翻了早已準備了多時的預定方案,裴明禮不由地便有些子沉不住氣了,緊趕著叫了一聲,試圖諫言一番,然則話尚未出口,就見洪玄帝已抬起了手來,不得不就此半截子打住,面露惶恐之色地退到了一旁。
“他要逼朕,朕便讓他逼好了,朕還偏就不信這天能翻作地,此事便這麼定了,朕自有主張,愛卿且去擬詔罷。”洪玄帝看了看裴明禮,見其臉色不好相看,這便略一沉吟,隨口解釋了幾句道。
“是,微臣告退。”一見洪玄帝主意已決,裴明禮儘自憂心忡忡,卻也不敢再勸諫,只能是躬身應了諾,緊趕便要去忙活著擬旨意之事宜。
“朕等著爾來,想來,那就都來好了,朕又何懼之有!”裴明禮退下之後,洪玄帝在空曠無人的大殿中默立了良久,突地一咬牙,低聲地放出了句狠話,一拂大袖子,轉入了後殿中去了……
坐落於東大街的燕王府因是新起之故,富麗而又堂皇,雖不及項王府那般奢華,可在眾親王府里卻是最富貴的一座,雕樑畫棟比比皆是,亭台池榭錯落有致,到處都透著股雍容華貴的氣味兒,若說有例外的話,那就只有後跨院裡的水軒閣了。
水軒閣,顧名思義便是座臨水的院子,不大,攏共也就只有畝許方圓,裝修簡樸卻並不顯得簡陋,書香氣十足,再加上庭院中竹林搖曳,院外荷蓮怒放,顯得格外的淡雅而又清幽,此處正是燕王府實際主持者林崇明的居所,此際,一身青衣的林崇明正端坐在院子裡的小亭子間裡,手捧著一疊邸報,細細地研究著,眉目間隱隱有憂色在浮動。
一轉眼半年過去了,快如白馬過隙,可這半年多來,林崇明就沒能睡上個安穩覺,整個燕王府大小的事物全都壓在了他的肩上,不單本方的官吏要打理,還得時不時地為項王府里那兩位爺整出的勾當打掩護,同時還得應對諸王的各種陰謀詭計,饒是林崇明精力過人,到了此時,也有些子吃不住勁了,只是責任在肩,卻也由不得林崇明不勉力支撐的,尤其是在這等局勢已呈微妙之時,更是由不得林崇明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每日裡的邸報乃至各府的動態以及大內里的動靜或許都隱含著不為人知的秘密,而這淋林種種的也一切,全都是林崇明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其中的理由。
盛極而衰乃是古往今來之不易真理,向無外者,而這恰恰是項、燕二王的最佳寫照,似此等不賞之功,若是尋常人等,或許退隱林下還有一絲的生機,偏生項王父子身為親王,縱使想退隱都不可能,換句話說,今上與項王之間的博弈已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分,攤牌已屬必然,只是看如何個攤法而已,這一條但凡明眼之輩皆能看得出,更遑論林崇明這等絕世智者了,很顯然,令林崇明憂心的不是攤不攤牌的問題,真正令林崇明煩惱的則是今上究竟會如何出招——在普通人眼中,手握重兵的項王父子似乎占據了主動的地位,進可攻,退可守,穩當得緊,可在林崇明看來,形勢卻不是如此,真正的主動權恰恰是掌握在洪玄帝的手中,至於項王父子那頭,其實只能見招拆招而已,箇中緣由非智者不能看破,有鑑於此,提前猜破洪玄帝的算路就成了事情成敗的關鍵之所在,很顯然,要想做到這一條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林崇明為此憂心不已也就是難免之事了罷。
“先生,大內有消息了!”
就在林崇明埋頭邸報中之際,寧南急匆匆地從院門外闖了進來,滿頭滿臉的汗水都顧不得擦上一下,緊趕著便嚷了一嗓子。
“哦?情形如何?”林崇明一聽此言,忙將手中捧著的邸報放下,站起了身來,略帶一絲急迫之意地追問了一句道。
“蘇姑娘那頭傳來的消息,說是內閣首輔裴明禮召集議事,言及項王功高蓋世,非輕易可賞者,且等班師後再行定奪不遲,又說川中已定,實無需大軍雲集壓陣,再者各州兵力空虛已久,恐有變化,還是儘早各歸本位為妥,此議已經內閣通過,即將擬旨下頒。”寧南自是知曉事情之輕重緩急,這一聽林崇明見問,忙一口氣將消息倒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