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徹單獨要金磾出列,說要看看他養的馬。

  金磾的馬膘肥體壯,精神抖擻。

  劉徹說你不錯啊,以前幹嘛的?

  金磾實話實說,我是誰誰誰,是什麼來歷。

  劉徹點點頭,當場晉升金磾為馬場總管。

  而後由於金磾表現出眾,繼續被晉升為侍中,駙馬都尉(這時候的駙馬還沒有女婿的意思),光祿大夫。

  劉徹表揚金磾時,金磾說這都是母親教導得好。金磾的母親死後,劉徹專門命人畫了像,掛在甘泉宮裡,作為天下母親的表率。每次金磾見到畫像,都要磕幾個頭,劉徹在一旁看到,覺得這人不錯。

  但是金磾有很重的危機感,他的身份太敏感,中原人對外國人一概沒有好感,東南西北,夷蠻戎狄,這是上千年的傳統——當然不能拿現在國人對外國人的的標準看。當時長安就有輿論,說皇帝為怎麼能對一個胡兒這麼好。

  6)刺殺(2)

  長安這個城市,對於別人來說是生活的地方,對於金磾來講,是生存。他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要謹小慎微,不能犯一點過錯。

  劉徹把自己的宮女送給金磾,金磾一根手指頭都不碰;劉徹說你把女兒送到我後宮裡來吧,金磾堅決不肯,說自己是外國人,不配這麼大的禮遇。劉徹說你這人也太死心眼了。

  金磾有兩個兒子,都長得很漂亮,劉徹把他們養在身邊。有次大兒子從後面抱住了劉徹的脖子,小孩嘛,覺得這樣好玩,劉徹也嘻嘻哈哈笑。劉徹不是怪物,正常人有的感情他都有。金磾正好在旁邊,瞪了大兒子一眼,大兒子哭了,說爸爸生氣了…劉徹很不滿,對金磾說,你幹嘛跟小孩兒過不去?

  後來這個兒子長大了,由於常年在劉徹身邊,他在宮裡很隨便,和宮女嘻嘻哈哈打鬧。當然,按規定這是違法的。

  接下來幾天,劉徹一直沒見到這個兒子,於是問金磾,兒子哪裡去了?

  金磾說,我把他殺了。

  連劉徹都驚了。

  劉徹是見過大場面的人,死在他手底下的人數以十萬計,但是他不明白金磾為什麼要殺掉自己的親生兒子。

  金磾回答,他說我那個兒子今天和宮女嬉鬧,明天就有可能做出淫亂的事情來,我怕他製造宮廷醜聞出來,所以為了防範此類事件,我把他殺了。

  金磾只說了一半話,另一半他不敢說。當年李家三兄弟,小弟弟和宮女亂搞,不但自己被劉徹殺了,還搭上大哥李延年的命,虧得李廣利當時要領軍,要不然他也跑不了。金磾怕的是這個。

  只有他自己明白,生存有多麼難。

  劉徹也明白這裡邊的道理。

  劉徹說,你這不是逼著我欠你人情嗎?!

  金磾說,我沒這個意思。

  從這時起,劉徹知道了,這個金磾絕對是做大事的人。

  我們前文說了,昌邑王劉髆死了,丞相劉屈髦死了。御史大夫商丘成也死了,他是自己不小心犯錯,被劉徹逼著自殺了。李廣利死在了匈奴。因為劉據一案得利的幾個人,只剩侍郎馬通了。馬通比較老實,至少看上去很老實,平時不說話,劉徹還沒來得及考慮他。

  馬通其實還好說,他不過是個侍郎,馬通的弟弟馬何羅有個更敏感的職位:侍中僕射,官職里有中字,這是皇帝身邊的人。金磾也是天天在劉徹身邊,所以他和馬何羅非常熟。他知道馬何羅的背景,馬何羅和江充關係很好,而江充和親戚朋友都被劉徹殺了,馬何羅幸運,沒有被劉徹點名。但是馬何羅免不了擔心,總有一天禍到臨頭。也就是說,馬何羅也有生存危機。

  也許是同病相憐,也許是本能,也許是金磾心思細密,他覺察到馬何羅有問題。而且金磾曾經無意間看到過馬通、馬何羅,還有小弟馬安成一起小聲嘀咕什麼東西。

  金磾留了一份心思,盯住了馬何羅。只要馬何羅出現在劉徹身邊,他一定也會出現。

  劉徹又去甘泉宮養病了,金磾和馬何羅當然也都跟著。

  一天清晨,金磾如往常一樣,早早起床準備上班。起床第一件事當然是上廁所,金磾去廁所路上,隱約看到了一個身影很快地一閃而過,似乎是馬何羅。

  金磾馬上意識到事情不對,這麼早皇帝還沒起床,不大可能有什麼事詔馬何羅來吧。

  不好,要出事!

  金磾馬上快步跑到劉徹房間旁邊守著。

  馬何羅想動手不是一天兩天,可是這個討厭的胡人金磾像鬼一樣守在劉徹身邊,他沒法下手。馬何羅終於等來了機會,一大早他們兄弟三個偽造了一份聖旨,跑到軍火庫騙來了武器——皇帝身邊的人是不可能帶武器的,只能冒險這麼搞。然後由馬通、馬安成倆人掠陣,馬何羅實施行動。

  馬何羅有假聖旨,甘泉宮內暢通無阻。他把一把匕首藏到袖子裡,摸進劉徹的房間,向床上休息的劉徹刺去。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眼看就要得手了,旁邊傳來一個聲音,“馬何羅,你要幹什麼!”

  這個聲音他太熟悉了,金磾。

  馬何羅一驚之下,刀脫手,金磾沖了上來,一把將馬何羅按在地上。馬何羅掙紮起身,兩個人打成一團。

  劉徹一驚之下清醒過來,門外的侍衛們聽到金磾的聲音,也知道出事了,紛紛衝進房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