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多年後劉病己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劉詢;再後來許多年,大漢帝國的宗廟裡多了一個牌位,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簡稱漢宣帝。這是後話了,到時會講到。

  1)白髮送黑髮

  劉屈髦,馬通,商丘成平亂有功,被嘉獎了。

  劉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心情非常亂,無法正常辦公。大臣們沒有敢說話的,幾年前司馬遷因為替李陵說情開脫被判腐刑,所有人記憶猶新,都學乖了。

  兒子作亂,群臣緘言,從這方面講,此時的劉徹無論做父親還是做皇帝都很失敗。

  劉據一事在民間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基本都是負面的。劉據在民間的聲望很高,在這件事上,民間的輿論是傾向於劉據一方的,認為劉據作亂雖是事實,但絕不是誠心搞政變,是被逼的。

  任何時代都不乏仁人志士。一封來自民間的奏疏從上黨郡壺關縣(今山西壺關縣)發到長安,遞送到劉徹手裡。

  寫奏疏的人叫令狐茂,不是太守也不是縣令也不是大俠,只不過是一個鄉級的三老,負責一鄉教育的這麼一個人。

  來自民間的言論肯定不像官方那樣冠冕堂皇粉飾太平,一般都比較尖銳,這封奏疏不例外,話都是直通通說的,內容大約如下:

  陛下你好。我認為皇太子是一個優秀的太子,將來也會是優秀的皇帝,更重要的,他是你的兒子。太子一事,由江充而起,江充是一個來路不明的人,沒有背景,沒有聲譽,沒有學識,不知道為什麼,陛下你提拔他並委以重任,以至於他挑撥離間,造成陛下和太子之間嚴重的隔閡。巫蠱案牽扯到太子後,由於陛下在甘泉宮,太子進不能和陛下溝通,退則受困於亂臣江充,被逼無奈之下,殺掉江充。而後太子因為恐懼,起兵自保。小民我認為,太子沒有過錯,不過是兒子借父親的兵,自救而已(子盜父兵,以救難自免耳)。當年趙國太子便是死在江充手上的,天下誰人不知。陛下你作為皇帝,不能自察,隨性而為,過度責備太子,並在盛怒之下,發動大軍打擊太子,以致造成今之悲慘結局。朝中大臣竟然沒有一個出來為太子說話,我很悲痛,為太子感到不值。希望陛下儘快平息怒氣,重拾對太子的信任,不要讓太子在外面逃亡太久啊。我知道,這封奏疏也許會要了我的命,但是人有所為有所不為,我等著。

  劉徹把奏疏放到一邊,沉默許久。

  但是他沒鬆口,沒有為劉據平反,因為這相當於向天下承認自己錯了,劉徹是皇帝,這個臉面不是說放就能放下來的。

  幾天後,關中發生了一場地震。劉徹五內俱亂,他不自覺認為,這是上天在為太子鳴不平。那個時代的人,是真的把天人感應作為一件嚴肅的事情對待。

  再不久後,劉據和兩個孩子回長安了,只是劉徹見到的,是三具屍體。

  2)平反

  劉據藏身於泉鳩里一戶農家。時間一長,走漏了風聲,附近的人都知道泉鳩里來了幾個神秘人物。這事很難避免,畢竟是三個大活人,要吃喝拉撒睡,泉鳩里是個村子,又不是深山老林,哪裡那麼好藏。

  泉鳩里所在的縣叫湖縣,消息也傳到了湖縣縣令耳朵里。縣令敏感意識到,這幾個人非常有可能就是逃跑的太子等人。因為函谷關離湖縣非常近,而太子一定會想辦法逃出函谷關。太子在湖縣現身非常合理,可能性非常高。

  縣令領著人去了泉鳩里,找到這戶農家。推開大門,還沒看清周圍環境,一個男子手持棍棒沖了過來,他是這家的男主人。男主人也沒多想什麼,既然他同意劉據等人藏到他家裡,就要負責到底。

  一眾公差將男主人當場格殺。衝進屋內,發現兩個大孩子阻攔他們,繼續殺之。這是劉據的兩個孩子,公差們不知道。他們衝到內屋,發現房樑上吊著一個人,趕緊放下來,對著畫像一看,就是太子。但是一探鼻息,早已斷氣。

  屍體送到長安,劉徹呆呆坐著,不說話。他最近一直是這種狀態。

  最終還是沒鬆口,也就是說,劉據依舊被定性為犯上作亂。

  劉徹之前說的,捕殺反者,各有封賞,依舊沒失效。泉鳩里抓人的幾個公差,都被封賞了,儘管劉徹很討厭他們。

  不久後,廷尉署的人報上來一件事情。長安大牢里劉據的家人都已被執行死刑,但是皇曾孫劉病己被獄長邴吉藏匿起來,廷尉署找邴吉要人,邴吉表示除非他死,否則堅決不交人。所以廷尉署希望皇帝示下,接下來該怎麼做?

  劉徹沉默半晌,說,隨他去吧,這是天不絕劉據血脈。

  然後大家發現很多事情開始悄悄發生。

  涉及巫蠱案的犯人,不再像從前一樣動輒宣判死刑,滿門抄斬,而是開始像正規辦案流程一樣,調查取證,審理判決,結果當然是大部分的巫蠱案都屬子虛烏有;

  一個在高皇帝陵園看門的老郎官田千秋向劉徹上書,為劉據喊冤,田千秋說他夢到一個白髮老人教他這麼做。劉徹公開表示田千秋說得好,是高皇帝在天之靈通過田千秋對後代的訓誡。田千秋被越級晉升為大鴻臚;

  江充的親戚朋友,大部分被劉徹下令殺掉;

  第一個向劉徹狀告劉據造反的蘇文,被活活燒死在長安護城河橋上;

  泉鳩里動手的幾個公差,全家被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