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漢軍抓到一個俘虜,是個軍官。

  李陵審問他,得知一個大好消息。

  好消息是李陵痛苦的逃亡要結束了。

  俘虜說,匈奴大軍的指揮調度有問題。

  左右賢王的八萬軍隊,且鞮侯調動有困難。左右賢王覺得用十一萬大軍追殺一支五千人的小隊伍,根本不值過,就算一個不剩全滅掉了又怎樣,五千人對漢朝來說算什麼呀,之前趙破奴的兩萬人全投降了又怎樣,後邊李廣利該打還是打。且鞮侯太執著,左右賢王則興趣不大,他們還擔心有埋伏,李陵一路向南逃跑,離漢朝邊境線越來越近,誰知到前邊有什麼等著他們。但是就這麼放棄不追的話,面子上太不好看,十一萬人圍追堵截五千人,還讓人跑了,整個匈奴都會笑話他們,嚴重傷害且鞮侯的威信。

  最後商議的結果,再向南追擊李陵軍五十里,還滅不掉就撤軍。因為過了山再向南五十里,是一片平地,一直延伸到帝國邊境。平原作戰,匈奴人會喪失所有的優勢,萬一有伏兵,無論勝敗,匈奴實力會受損。他們也要保存實力,能不打的仗儘量不打。

  這個消息讓李陵軍士氣大增,至少看到希望了。

  李陵重新調整陣型,有傷的兵全部退後,他要用最強的戰鬥力迎接這可能是匈奴最後的一次進攻。只要撐過,就踏上回家的坦途。

  5)5000 VS 110000(3)

  還是原來的布置,盾牌兵最前,近身格鬥兵在後,弓弩手最後。

  整一個白天,漢軍都在應對匈奴人進攻,山谷中殺聲震天。上弦,擊發,匈奴人墜馬倒地…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匈奴人似乎永遠也殺不完,但是他們也很難衝到近前,畢竟漢軍手裡的弩,是太先進的武器,射程遠威力大,匈奴人手裡沒有,他們仿製不了。

  黃昏後,匈奴人攻勢停止,他們似乎真的放棄了。李陵隱隱約約感覺到,匈奴人在撤軍。

  看樣子是撐過去了。

  只要熬過這個晚上,只要熬過這個晚上…李陵甚至想到,皇帝封了他一個侯,完成爺爺的夙願。

  天亮後,所有還活著的漢軍全部面如死灰。

  匈奴人沒有撤退。不但沒撤退,全軍壓過來了。

  就在剛過去的漆黑的夜晚,李陵的軍隊中,有人做了二五仔。

  軍隊中一直有個傳統——如果能稱之為傳統的話:打黑槍。

  戰場上子彈嗖嗖亂飛,爆炸聲四起,一個美國大兵扔下M4,抄起敵人用的AK給自己長官的腦袋來了一下,然後報告說長官英勇犧牲。這種事是有的。在混亂的前線用AK打還算有技術含量的,比較彪悍一點的,直接就在自己基地里朝長官的房間扔手榴彈,這種事也發生過。類似事件統稱為打黑槍,一般緣於士兵對自己的指揮官——主要是低級指揮官不滿。任何國家的任何軍隊都有這種事,未來也不會消失。

  李陵軍隊裡的發生的事,也屬於打黑槍範疇,但其結果遠遠比死一兩個軍官嚴重:全軍覆沒。

  李陵手下有個小兵被他的指揮官凌辱了,小兵沒有殺人,而是直接跑到匈奴軍隊裡去了,然後把李陵軍的情形和盤托出:這支漢軍的最高指揮官叫李陵,副指揮官叫韓延年,這是一支孤軍,根本沒有後援…

  韓延年誰還記得?他爹叫韓千秋,就是當年說要領著三百人掃平南越,到了南越即被人掃平的那個。

  匈奴人沒了顧忌,大張旗鼓包圍李陵。李陵舉目所望,全是匈奴人。

  匈奴人在喊話,“李陵韓延年,快快投降!”

  李陵用弓弩回擊。

  匈奴人在高處用弓箭和石頭回擊。

  李陵下令向南突圍,扔掉沉重的盾牌和長矛大戟,只用弓弩,輕裝突擊。

  李陵軍目前剩下三千多人,還有五十萬支箭,一人能分到一百多根。戰士們陷入了絕望之前最後的瘋狂,一排一排箭雨帶著呼呼的風聲飛向匈奴人,只要包圍圈出現缺口就沖,整個白天就是一次集體大逃殺。五十萬支箭消耗殆盡,李陵下令把戰車拆了,戰士們有短兵器的就持短兵器,沒有的就持輻條,持橫木,繼續南逃,逃到一個比較狹窄的山谷,匈奴人暫時攻不進來,李陵停下喘一口氣,一停下無數人暈倒,太累了。

  匈奴人正面進攻困難,又爬到高出,向峽谷內射箭扔石頭,漢軍來不及躲藏的全部喪命,場面非常慘烈。李陵也沒有精力去清點人數,只是下令大家儘量都躲起來。這樣又堅持到黃昏,匈奴人暫停進攻。

  李陵沉默良久,忽然脫掉盔甲,抓起劍向外沖。韓延年等人趕緊跟上來,問將軍你這是要去哪裡。

  “你們都別跟著我,我要去殺匈奴單于!”

  韓延年默默退下。

  李陵一個人,拎著劍,慢慢走向峽谷口。他抬頭看了看天,昏沉暗紅的天空,馬上就要黑了。

  我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李陵停下,半跪在地上,杵著劍,許久沒動。

  李陵回來了,臉上沒有表情。士兵們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他們的將軍絕望了。

  “我們完了。我們死了。”

  這樣的話從一個指揮官口裡講出來,聽著真不是滋味。

  士兵們也陷入沉默,良久,有人小聲說,將軍,要不您學一次趙破奴將軍吧,趙將軍投降匈奴又跑回中原,皇帝還是很待見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