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前劉徹收到的情報有誤,伊稚斜並沒有出現在東方,還是出現在衛青所在的西方,大概這是一個疑兵之計。但是衛霍二人兵力一樣,都是五萬,所以這個疑兵之計並沒起太大作用。

  衛青的軍隊抓到一個俘虜,審問得知伊稚斜的位置,立即命令大軍開過去。

  伊稚斜期望他的疑兵之計能成功,漢帝國的主力都從東路進攻,他把主力也放在東部,兵力接近十萬,由左賢王統領。

  伊稚斜自己帶的隊伍大約有三萬人。如果疑兵之計成功,從西路過來的漢軍必定數量有限,他在大漠以北陳兵布陣,張好口袋等待西路漢軍這支疲憊的兔子來鑽。

  只是他沒想到等來的不是兔子,而是一頭巨獅,爪牙完好的巨獅。

  衛青看到了伊稚斜的軍陣。

  衛青冷靜下令,軍中所有武剛戰車圍成一圈作為臨時基地,同時五千騎兵上前迎戰。(武剛車:外覆盾甲,內置長矛的車輛,平時做後勤運輸,戰時可做移動堡壘,進攻防禦皆可,就是裝甲車。)

  匈奴人方面,派出來大約一萬騎兵。雙方都不知道底細,先試探一下。

  五千對一萬,漢軍得裝備優勢,不落下風。

  伊稚斜在後方越看越心驚,他甚至不敢繼續派兵增援了,因為漢軍的戰鬥力絲毫看不出任何受損的跡象,而且漢軍後方那個可怕的營地里,不知道還隱藏著多少人。他不是第一次和漢軍打交道。

  6)帝國雙璧(4)

  天色暗了。不是天黑,是風沙來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沙子迷眼,誰也看不清誰。老天給了一個公平的機會,共享滿天黑塵。

  也怪,當年劉邦彭城之戰有風沙,周勃滅諸呂之戰有風沙,漢帝國和匈奴大決戰,又來風沙了。老天不甘寂寞總是喜歡湊熱鬧。

  這是個不曾設想的挑戰,要不要撤回來,等風沙退了再打?

  衛青下令,全線壓上。

  反正誰也看不清誰,我們打一場亂戰,亂拳打死伊稚斜。

  漢軍分左右兩翼包抄了上去。

  黑塵中夾帶血色和慘叫聲,仿佛世界末。

  伊稚斜看不清楚漢軍壓上來多少,但是他能感覺到漢軍那股要吞沒他的氣勢。

  伊稚斜下令撤退,他也不管下邊的人能不能收到命令,自己領著身邊的幾百親兵向西北突圍。

  一直殺到晚上太陽落山,雙方才暫時收兵。匈奴人這才發現自己的老大跑了,群龍無首接著就是一鬨而散,匈奴人開始向北潰散。

  漢軍抓到一個級別比較高的匈奴軍官,審問得知伊稚斜天還沒黑時就逃了。

  衛青立即下令連夜追擊。一邊是混亂的潰散,一邊是有組織的追擊,匈奴人連最後一點抵抗能力都喪失了。

  天亮後,衛青領兵追至趙信城(蒙古國烏蘭巴托市西部),一路殺匈奴人無數,但是沒有伊稚斜的影子。

  趙信城是匈奴人的後勤基地,有大量糧草兵器等軍需品。衛青放一把火燒掉。

  衛青謹慎,不敢貿然再向北追擊,收兵回師。清點斬殺匈奴人數量,一萬九千餘,己方損失不到一萬。

  東路霍去病翻過沙漠後,把後勤部隊扔掉了,讓他們回去。霍去病嫌帶著他們慢。至於後續補給怎麼辦,不是有匈奴人嗎?

  霍去病命令軍隊極速向北行進。五萬大軍,最前方的紅色大旗,上面一個大大的霍字,無數同樣鮮艷的旗幟在這面旗的引領下勇往直前。快!快!快!人潮翻湧,漢軍騎兵覆蓋了地平線。

  第一個遭遇的是伊稚斜派過東路來的近臣,章渠。

  霍去病甚至沒做任何停留,就全線沖了上去。他的軍隊沒有前左中右後,有多少上多少。霍去病麾下的戰士,是帝國軍團精銳中的精銳,以一當十並不是太誇張的形容。

  章渠的軍隊幾乎頃刻間被吞沒,章渠軍的糧草當然也被霍去病收著了,補給就是這麼來的。

  第二個遭遇的是一個部落王,比車耆王,結果一樣,全軍覆沒。

  左賢王收到戰報,臉色很不好看,兩路大軍全軍覆沒。漢軍什麼時候變這麼狠了。

  他來不及再思索,霍去病已經來了。

  霍去病的軍隊數量稍有不及左賢王,但是有高昂的士氣和優良的裝備彌補不足,漢軍裝備著當時全球最先進的武器,弩,包括可以連發的連弩。弩,以及任何遠程武器都是騎兵的天敵。

  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裝備水平決定勝負。這事來不得虛的,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左賢王的軍隊左右望不到邊際。霍去病眼裡,這些都是獵物,他不太關心對方有多少人。

  有八百人,我領八百人拼命;有一萬人,我領一萬人拼命;今天,我有五萬!

  草原上正面對戰,硬碰硬,沒有任何花哨可以耍。

  匈奴人衝過來了。

  漢軍萬弩齊發,遮住了太陽,在匈奴人頭頂上投下可怕的陰影。

  匈奴人中箭墜馬,衝到漢軍陣前時已經折損無數。短兵相接,肉搏戰。然而經過滿天箭雨的洗禮,匈奴人已經是強弩之末,沖不散霍去病的陣型。

  當時的陽光很燦爛,左賢王看得很清楚。他忽然明白為什麼混邪王投降了,不是我軍弱,是敵軍太強。

  霍去病的人衝上來,方圓幾千米的地面上,鮮血在陽光下飛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