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了劉徹時期,這股反思風潮非但沒有弱化,反而有愈演越烈之勢。什麼東西到了極端,大概都會背離原始的軌道,人長太高會駝背,竹子長太高會彎。反思秦亡這個概念,在劉徹時期,進化成了倆字:崇古。

  這是矛盾的結果。漢承秦制,無論在外圍怎麼修改美化,核心還是秦始皇那一套,以法治國,以法治民,所謂霸道治國。這一點誰都明白,高呂文景時代的學者,不否認這一點,反思秦亡就是反思,秦朝好的方面沿用,不好的改進——就是上文剛提到的那些,對秦朝的肯定其實是大過否定的,反思但是不反秦。這是非常積極的態度,批判地繼承。但是到了劉徹這裡,情形就不大對了。前文說過,劉徹這個人心太大,他要開拓領土,他要打匈奴,他要搞掉所有的諸侯,集權中央,唯我獨尊,而且已經付諸實踐了,於是問題出現了——這些都是秦始皇幹的事情啊。反思秦亡反思了七十年幾代人,又回到秦朝了,劉徹能承認自己是第二個秦始皇嗎?當然不可能。不但不能承認,而且要大肆否認,把秦始皇和秦朝打入萬劫不復,就如歷來的大人物們,發動戰爭越多,殺人越多,越要標榜自己是為天下蒼生,一個道理。所以劉徹要反秦,但是秦朝該反的都已經被他的先輩們反完了,留給劉徹發揮的沒剩下什麼,總不能反對秦朝中央集權,以法治國吧,當然不可能,這是帝國的核心。於是劉徹鑽到竹簡書堆里,一番塵土飛揚後,劉徹出來了,他找到該反什麼了——秦始皇焚書坑儒,禁止天下文人以古非今,就反這個。秦始皇禁止以古非今,劉徹便大肆更化崇古。怎麼崇古呢?學習周朝?亂死了,不要;商朝?不行不行;夏代?什麼東西。再往前就是堯舜禹了,所謂上古唐虞三代(唐堯、虞舜),就它了。

  上古這一攤不知道含水量多大的歷史,是儒家文人的最大特長,隨便找本論語讀讀,就知道唐虞三代在儒家是什麼高度的存在,那簡直就是完美舊世界啊。董仲舒就是靠這個,在劉徹第一年的求賢中,橫空出世。但是董仲舒是一個純粹的、高尚的、脫離低級趣味的學者,劉徹沒他爺爺劉恆那份夜半虛前席的浪漫跟董仲舒探討學術,劉徹追求實用——即便是虛,也要虛得實用。所以劉徹對董仲舒非常尊重,跟尊重汲黯一般,奉為帝王師,但也就僅此而已,董仲舒只是個高級顧問的角色。

  劉徹第八年的春天,中原發生一次大災。黃河由於嚴重的凌汛,在頓丘決口改道(河南清豐縣)。當年夏季,黃河再次在濮陽縣決口(河南濮陽市),洪水泛濫,十六個郡受災。汲黯和鄭當時,奉劉徹令,發動十餘萬人,抗洪救災。但是當年的降雨量實在太大,決口堵一次垮一次。黃河是在南岸決口的,混蛋田蚡當時還在,他有一塊地在黃河以北,他怕堵了南岸,再決口沖了北岸,淹了他的地,於是向劉徹施加壓力,說黃河決口是天災,既然堵了這麼久還堵不住,看來是老天降災,我們就不要逆天行事了,附和田蚡的大有人在。劉徹本來就有了放棄的想法,借田蚡的台階,放棄黃河大災不管了,任其泛濫——這個事情劉徹做得很不地道,可以理解,不可以原諒。

  10)老而彌堅(2)

  劉徹第九年,發生嚴重春寒,凍死青苗無數;第十年夏天,又鬧蟲災,農作物減產嚴重。這些接踵而至的天災,讓劉徹非常無奈,鬱悶,彷徨。劉徹在這一年再次發布求賢詔,也許就和天災有關。他對四方賢良的策問題里,除了比較空泛的,比如“以當今的形勢,我們如何才能回到唐虞三代般的美好世界?”一類,還包括一個有關近年天災的現實問題,當然劉徹沒有直接問,而是旁敲側擊,“禹時期發生大水災,商湯時期發生大旱災,諸位怎麼看?”

  公孫弘的對策文,毫無特色,跟劉徹的問題一樣空洞,沒必要提。但是對於天災的問題,公孫弘是這麼回答的:堯時期遭遇洪水,堯指派禹治水,但是後來禹即位後,並沒發生洪水;商湯時期大旱,一定是夏桀的余惡。

  也就是說,公孫弘把造成天災的原因,都推給了上一代,與當前的君主無關。也許就是這句彼此都知道是胡說八道的話,安慰了劉徹那顆破碎的心。七十歲的老頭子公孫弘,得分倒數第一的公孫弘,被劉徹定為本次諸賢良的第一位。

  公孫弘從劉徹手裡接過一個小小的博士官銜,待詔宮門。待詔就是等待詔見,皇帝有事兒喊你過來,沒事就在那兒老實呆著,跟宦官一樣。當然無論如何,公孫弘還是比一個宦官要高不少檔次,皇帝找宦官是辦雜事兒,找公孫弘們是為了諮詢,境界就不一樣。

  公孫弘想從宮門出位,很不容易。通過求賢和自薦而來的四方人才,擠滿了辦公室,都在等待劉徹點名。朱買臣、吾丘壽王、司馬相如、主父偃、徐樂、嚴安、東方朔、枚皋…論才幹,都不輸於公孫弘,這是混下去的基本條件;論文采,公孫弘屬於一般化,劉徹對文采漂亮的人很有好感;論年齡,全部比公孫弘年輕,誰都知道劉徹喜歡年輕人;論性別…這就別論了。公孫弘想在人精滿地爬的首都求上位,太難為老人家了。

  我們說老年人,總喜歡用一個很有厚度的詞:睿智。其實就是老奸巨猾的另一個說法。公孫弘老而彌堅。現在有個說法,關於男女情事的,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人稱三不原則,主要是男人對女人。很混蛋很無聊的邏輯,但是被無數人奉為第九重神功。公孫弘應該算深諳此道的人物,當然他三不的對象不是女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