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發生了上文表述,郭解求衛青幫忙不要搬,衛青求劉徹,被一頓冷嘲熱諷。

  郭解搬家的場面,簡直就是一場中原黑道總動員,各地的頭面人物齊聚小小的軹縣城,給郭解送行。老百姓跑出來看熱鬧,萬人空巷。一路之上,保重聲不絕。送錢送東西的,論車算。

  進了函谷關,同樣的場景再現。關內的大小人物都跑來迎接,知道不知道的都來了。大有“平生不識郭翁伯,便稱英雄也枉然”之勢,翁伯是郭解的字。

  郭解很清楚,茂陵城,天子腳下,是什麼概念。他幾乎拼了命低調,沒事不出門,出門不騎馬。可是我們前邊說了,他已經被黃袍加身。他的信徒們,很狂熱。

  郭解還沒在茂陵安頓好,老家那邊就出事了,郭解的侄兒,把楊秘書殺了。楊秘書之前太高估自己了,瘟神不是誰都可以送的。楊家人報仇無門,強忍悲痛。沒過多久,楊秘書的爹,又被某個自封郭解門人的殺了。這兩起案子,郭解都沒有插手,事實上,他根本不知道。

  楊家兩個男子死於非命,楊家人豁出去了,去長安,告御狀!

  古龍有篇小說叫《決戰前後》,葉孤城和西門吹雪在紫禁城房頂上打架。所有精神正常的人,都會自動忽略這一設定的真實性。但是類似的事,確實發生過,確實是在皇宮,儘管不是在房頂上。

  楊家來長安告狀的人,已經到了未央宮的大門口,大白天,被人攔住,一劍劈下,當場斃命,兇手迅速遁去。不是郭解下的密殺令,他還是不知道。

  未央宮門口行兇殺人,這件事情會製造出多大動靜,想想就知道。

  劉徹親自下令,死查到底。重壓之下,司法部門很快查到這件案子和郭解有關。劉徹又下令,逮捕郭解。有人事先得到消息,通知郭解。

  郭解只剩一條路,逃!

  8)郭解之死

  郭解把自己的母親安置到夏陽縣,然後孤身南下到臨晉,他想先出了函谷關再說。夏陽和臨晉在哪裡,大家可以去翻前文,這兩個地方是當年韓信成名之地。

  官方早就發了通緝令,郭解靠自己是不可能混出去的,他要找人帶他出去。郭解聽說過,臨晉有個同道中人,叫藉少公,但是他沒見過,藉少公當然更沒見過他。郭解打聽到地址,貿然敲開了藉少公的家門。

  表明身份和來意後,藉少公慨然應允。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江湖救急,不須多言。藉少公將郭解帶出了函谷關。分手時,郭解叮囑藉少公,他要去太原,官差如果追問到他的蹤跡,明言就可以,不用隱瞞,以免藉少公被連累。

  藉少公沒有說答應不答應。

  官方的調查人員果然很快追查到藉少公家裡。藉少公為保全郭解,拔劍自殺了。

  竟然用生命做承諾。

  官方的線索斷了。只剩下不得已的途徑:地毯式搜查。

  郭解在太原一帶跑路,每到一處,都把自己下一步的行蹤告訴當前的人家。藉少公這樣的人只有一個,長安的死令在上面壓著。郭解,最終,還是遇到了官差,被抓了。

  郭解被押赴長安受審,有關部門派人到軹縣查他,越深入查案底越驚人,足可以判郭解的死刑無數次。

  但是郭解無罪。

  因為郭解犯的這些事,全部都是在他的熱血少年時期,在劉徹即位前。劉徹即位後,大赦天下,舊罪一筆勾銷,新罪一條也沒有,殺楊家父子,殺楊家告狀的,畢竟是別人所為而郭解不知情,不能強行安到郭解頭上。

  似乎郭解躲過了這一劫。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自己為虛名所累,大概這裡面得便宜賣乖的成分居大。郭解也為虛名所累,他或者應該喊一聲苦了。他的信徒還是很狂熱。郭解闖江湖,有一群狂熱的信徒,很酷很拉風;現在他進去了,信徒們如果不能劫獄救人,最好還是安生一點,越動越添亂。可惜做別人信徒的,大半都是腦袋不怎麼清醒的人。

  長安派御史去軹縣查郭解,同去的有個讀書人。被調查人員很多是郭解的老熟人,提到郭解,並不掩飾欣賞。這位讀書人就有些不以為然,說,“郭解作奸犯法,無可稱道。”

  然後這位讀書人就被當場殺了,那條多嘴的舌頭被割了下來。御史被嚇傻了,殺人者很從容地遁掉。

  御史不敢再查了,事實上也沒什麼可查的了。最後形成一份調查卷宗報給劉徹,結論是:郭解當年犯過不少重罪、大罪甚至死罪,但是因為大赦天下,全部被註銷了。大赦後查不到任何犯罪事實,至於楊家父子、告狀者、讀書人之死,都是為別人所殺,郭解毫不知情。所以,郭解無罪。

  這位負責調查的御史,鼓搗出這麼一個結論,估計有可能受到了性命威脅。無論如何了,劉徹得到的結果就是,郭解無罪。

  我們可以把這個結論看成江湖對官方的挑釁。

  可是江湖夠資格嗎?

  劉徹招來一群人開會研究郭解一案。剛宣布會議開始,站起來一個鬚髮皆白的老頭子,發言。御史大夫公孫弘。

  “郭解一介布衣,任俠行權,以睚眥小事而殺人,雖然郭解不知情,但其罪,甚於郭解自己殺人。當判大逆不道!”

  大逆不道基本和殺全家等同。

  劉徹表示同意,順帶冷笑了一聲。會議不用開下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