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在經濟方面,為確保隸農制大土地所有者的勞動人手和國家賦稅的收入來源,他繼續戴克里先的政策,規定職業世襲。他還頒布新的法令:允許主人殺害奴隸;准許貧民出賣自己的子女為奴隸。同時規定:隸農的子女不能離開自己父親的那塊土地,女兒不能同別人領地上的隸農結婚;法律不承認隸農有財產權。城市手工業者也不允許脫離其所屬的手工業公會,負擔向公會納稅款和服徭役。在軍事方面,為了擴大軍隊,君士坦丁用恐怖手段來強行招兵,拒不當兵的可能會被處死,致使許多青年為了逃避兵役,而進行了自殘。他還大量招募蠻族進入軍隊,使軍隊的蠻族化得到了加強。在宗教方面,為了解決阿里烏和亞大那西(兩位神學家提出了相互對立的學說)的信徒之間發生的一場論戰,君士坦丁在325年召開了尼西亞會議──基督教第一次會議,通過了《尼西亞信經》,確定了許多基督教基本教義,並將阿里烏斯派斥為異端。從此基督教一發而不可收拾,成為西方千年信仰,統治人類三分之一的山河。
外國卷 第五編 自己的錯誤比敵人的謀略更可怕(8)
為了表示專制政體的徹底建立,君士坦丁決定永遠離開羅馬城。而此時,隨著羅馬帝國疆域的不斷擴大,拜占庭的地理位置顯得日益重要,因此,公元330年君士坦丁正式宣布重建並擴建後的拜占庭為帝國的首都,改名為君士坦丁堡,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羅馬的*院被遷到新的首都,羅馬城在帝國統治區內的位置日趨下降。從此,這個新型城市開始了它輝煌的千年歷史,君士坦丁的名字與它融為一體,直到1453年拜占庭帝國覆滅為止。
337年,君士坦丁病重,臨終前接受了洗禮,以一個基督徒的面目升向了他夢想中的天國。君士坦丁三十多年的統治給當世的人民帶來了統一和安寧,為後世百代建立了一個影響深遠的信仰,無論在羅馬史、基督史還是世界史上都成為功不可沒、影響至巨的人物,受到後人評說!
虎父犬子
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大帝駕崩,皇帝臨終前曾提出讓孝順的二兒子君士坦提烏斯來主持他的葬禮。君士坦提烏斯入主皇宮後,馬上意識到了來自皇宮周圍的危險。他需要一個藉口以掃平自己皇權路上的障礙。此時,君士坦提烏斯得到了一位叫做尼科米底亞的主教上交的一份被確認為是他父親的遺囑的文件,文件中的君士坦丁懷疑自己是被他的弟兄們毒死的,要求他的兒子們為自己報仇,懲罰罪惡的兇手。就這樣,一大批危險的勢力被清除一空,其中包括君士坦提烏斯的兩個叔叔和七個堂兄弟。
在弗拉維家族的大屠殺之後,三兄弟經過磋商聯合即位,重新分割了帝國各省的領土。君士坦丁二世分得帝國北部(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得到東部(色雷斯、希臘、西亞和埃及),君士坦斯擔任西部(義大利和西北非)的皇帝。這三位年輕的王子,最大的才21歲,最小的不過17歲。
他們從即位之初就相互不和,公元340年,君士坦丁二世與君士坦斯在阿魁利亞交戰時陣亡,帝國北部自此併入西部。但君士坦斯性格軟弱,根本不是當皇帝的料,幾年後(公元350年),即在他準備再次效仿其父進攻他的弟弟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時候被手握重兵的蠻族將領瑪格尼提烏斯殺害,瑪格尼提烏斯自立為帝,同時又把自己的一個親戚德森提烏斯任命為愷撒,統領萊茵河流域。
在多瑙河流域,君士坦斯手下的另一名將領維特拉尼奧也在這一年自立為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發動攻擊,很快消滅了維特拉尼奧,之後轉而進攻瑪格尼提烏斯。公元353年8月,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先後擊敗瑪格尼提烏斯和德森提烏斯,二人被迫自殺,羅馬帝國重歸統一。
帝國被統一之後不久,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就認識到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需要一個副手來幫助,於是他立自己的一個堂兄弟加魯斯為西部帝國的共帝。但加魯斯行為怪僻,掌權後名聲相當不好,君士坦提烏斯又將其殺死,換上另一個堂兄弟朱利安。
朱利安在當上皇帝之前一直是希臘哲學學校的學生,深受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公元355年他繼任後,通過重建軍隊,於兩年後的斯特拉斯堡戰役中,不但以一萬三千人打敗了擁有三萬五千人之眾的日耳曼大軍,而且己方只損失了二百四十三人,這讓所有羅馬人對他刮目相看。朱利安同時意識到帝國過於沉重的稅收正在摧毀著帝國的經濟基礎,也看到稅收系統中存在著嚴重貪污,他在嚴懲貪官的同時慢慢試圖改造稅收系統,這些作法為他贏得了民心但也引起了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不滿和憂慮。
當年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之所以選擇他就因為誤以為他是個書呆子,便於控制,萬萬沒想到他會和自己形成競爭之勢。公元360年,君士坦提烏斯藉口遠征波斯,命令朱利安將他所有的精銳部隊都派往東部。朱利安的部隊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不但沒有執行,反而擁立朱利安為奧古斯都。這讓君士坦提烏斯大怒,立刻派軍進攻西部,但朱利安搶先出擊,帝國內戰再度爆發。
外國卷 第五編 自己的錯誤比敵人的謀略更可怕(9)
正當人們緊繃著戰爭之弦,嚴陣以待的時候,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卻在公元361年病逝,他的部隊向朱利安投降,帝國又重新回到統一。
外國卷 第五編 自己的錯誤比敵人的謀略更可怕(8)
為了表示專制政體的徹底建立,君士坦丁決定永遠離開羅馬城。而此時,隨著羅馬帝國疆域的不斷擴大,拜占庭的地理位置顯得日益重要,因此,公元330年君士坦丁正式宣布重建並擴建後的拜占庭為帝國的首都,改名為君士坦丁堡,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羅馬的*院被遷到新的首都,羅馬城在帝國統治區內的位置日趨下降。從此,這個新型城市開始了它輝煌的千年歷史,君士坦丁的名字與它融為一體,直到1453年拜占庭帝國覆滅為止。
337年,君士坦丁病重,臨終前接受了洗禮,以一個基督徒的面目升向了他夢想中的天國。君士坦丁三十多年的統治給當世的人民帶來了統一和安寧,為後世百代建立了一個影響深遠的信仰,無論在羅馬史、基督史還是世界史上都成為功不可沒、影響至巨的人物,受到後人評說!
虎父犬子
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大帝駕崩,皇帝臨終前曾提出讓孝順的二兒子君士坦提烏斯來主持他的葬禮。君士坦提烏斯入主皇宮後,馬上意識到了來自皇宮周圍的危險。他需要一個藉口以掃平自己皇權路上的障礙。此時,君士坦提烏斯得到了一位叫做尼科米底亞的主教上交的一份被確認為是他父親的遺囑的文件,文件中的君士坦丁懷疑自己是被他的弟兄們毒死的,要求他的兒子們為自己報仇,懲罰罪惡的兇手。就這樣,一大批危險的勢力被清除一空,其中包括君士坦提烏斯的兩個叔叔和七個堂兄弟。
在弗拉維家族的大屠殺之後,三兄弟經過磋商聯合即位,重新分割了帝國各省的領土。君士坦丁二世分得帝國北部(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得到東部(色雷斯、希臘、西亞和埃及),君士坦斯擔任西部(義大利和西北非)的皇帝。這三位年輕的王子,最大的才21歲,最小的不過17歲。
他們從即位之初就相互不和,公元340年,君士坦丁二世與君士坦斯在阿魁利亞交戰時陣亡,帝國北部自此併入西部。但君士坦斯性格軟弱,根本不是當皇帝的料,幾年後(公元350年),即在他準備再次效仿其父進攻他的弟弟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時候被手握重兵的蠻族將領瑪格尼提烏斯殺害,瑪格尼提烏斯自立為帝,同時又把自己的一個親戚德森提烏斯任命為愷撒,統領萊茵河流域。
在多瑙河流域,君士坦斯手下的另一名將領維特拉尼奧也在這一年自立為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發動攻擊,很快消滅了維特拉尼奧,之後轉而進攻瑪格尼提烏斯。公元353年8月,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先後擊敗瑪格尼提烏斯和德森提烏斯,二人被迫自殺,羅馬帝國重歸統一。
帝國被統一之後不久,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就認識到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需要一個副手來幫助,於是他立自己的一個堂兄弟加魯斯為西部帝國的共帝。但加魯斯行為怪僻,掌權後名聲相當不好,君士坦提烏斯又將其殺死,換上另一個堂兄弟朱利安。
朱利安在當上皇帝之前一直是希臘哲學學校的學生,深受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公元355年他繼任後,通過重建軍隊,於兩年後的斯特拉斯堡戰役中,不但以一萬三千人打敗了擁有三萬五千人之眾的日耳曼大軍,而且己方只損失了二百四十三人,這讓所有羅馬人對他刮目相看。朱利安同時意識到帝國過於沉重的稅收正在摧毀著帝國的經濟基礎,也看到稅收系統中存在著嚴重貪污,他在嚴懲貪官的同時慢慢試圖改造稅收系統,這些作法為他贏得了民心但也引起了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不滿和憂慮。
當年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之所以選擇他就因為誤以為他是個書呆子,便於控制,萬萬沒想到他會和自己形成競爭之勢。公元360年,君士坦提烏斯藉口遠征波斯,命令朱利安將他所有的精銳部隊都派往東部。朱利安的部隊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不但沒有執行,反而擁立朱利安為奧古斯都。這讓君士坦提烏斯大怒,立刻派軍進攻西部,但朱利安搶先出擊,帝國內戰再度爆發。
外國卷 第五編 自己的錯誤比敵人的謀略更可怕(9)
正當人們緊繃著戰爭之弦,嚴陣以待的時候,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卻在公元361年病逝,他的部隊向朱利安投降,帝國又重新回到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