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案之爭

  神宗雖然於萬曆二十九年迫於眾意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結束了長年累月的“國本之爭”,但朝臣當中已經分化成堅決反對鄭貴妃和福王朱常洵的東林黨和依違其間相對附和鄭貴妃的“邪黨”兩派,這為日後的三案之爭埋下了伏筆。

  “晚明三案”是指“梃擊案”、“紅丸案”和“移宮案”。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四日,一男子手持木棒,一直打到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前殿檐下才被太監們慌忙捉住。神宗吩咐巡視皇城的御史劉廷元進行審問,後又交刑部覆審,持棒人張差供出是宮裡的太監將他引到慈慶宮門前的,東林黨人都懷疑是鄭貴妃和他的哥哥鄭國泰陰謀策劃借張差之手傷害太子,結果神宗倉促結案,不願深究,以處死張差和秘密處死兩太監含糊了事,是為“梃擊案”。

  中國卷 第四編 日落前的烏飛鳶唳(10)

  “紅丸案”發生在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八月里明神宗朱翊鈞死去,朱常洛即位,是為明光宗。鄭貴妃首先拉攏朱常洛當太子時就得寵的西李選侍,提議立其為皇后,後又挑選了八個美貌的女子送給光宗。光宗不幾天就病魔纏身,宦官崔文升進獻泄藥,一天要拉三四十次,人眼看著就要不行了,鴻臚寺丞李可灼又進紅丸兩粒,光宗服藥身死。朝中大嘩,東林黨人指責崔文升是鄭貴妃的心腹,又指責李可灼結交宦官,妄進紅丸,是導致朱常洛死亡的元兇。最後兩人同時被處死,紅丸案也不了了之。

  “移宮案”緊隨“紅丸案”發生。乾清宮是內廷的正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居住。光宗病危時,住在乾清宮,西李隨住。光宗死後,李選侍仍然占據乾清宮,控制太子,不讓登基,妄圖邀封皇太后。東林黨人認為其非皇后,又與鄭貴妃關係密切,所以堅決要求其移出乾清宮,並設計賺出太子,使得太子順利即位,是為熹宗。

  三案本是宮闈瑣事,但遭到黨爭雙方的利用,東林黨人站在維護封建綱常的立場上,且抓住對方種種把柄,所以漸漸占了上風。但由於其過分依賴皇帝,攻擊政敵時又不加嚴格的甄別,將其置於不可轉還的“邪黨”位置,致使許多人被逼投靠魏忠賢結成“閹黨”時,東林黨就無力與更加接近皇帝的權閹抗衡,慘遭屠戮。

  蹈節死義

  天啟初年,魏忠賢聯合客氏逐漸掌權,而此時的東林黨卻又重新開始追論“三案”,逼迫敵對的諸黨重新聯合起來,並且投靠在魏忠賢門下,結成“閹黨”。兩者結合後開始主動出擊,首先誅殺了和東林黨關係密切的太監王安,後又逼走東林大學士劉一,企圖將東林黨人盡數逐走。

  天啟三年(1623年),魏忠賢控制了東廠,東林黨人面臨巨大危險。天啟四年六月,副都御史楊漣上疏參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狀,遭到魏忠賢的反撲,先杖死痛詆魏忠賢的萬,逼走首輔葉向高,罷黜趙南星、高攀龍、魏大中、楊漣、左光斗等東林骨幹,接著於第二年開始大面積地逮捕殺戮,楊漣、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紛紛下獄死。左光斗、魏大中被打死後均體無完膚,楊漣死狀最為慘烈,屍體被家屬領出時,全身已經潰爛。死時鐵釘穿耳,沙囊壓身。

  天啟六年魏忠賢又興大獄,逮捕高攀龍、周順昌、周啟元、繆昌期、李應升、周宗建、黃尊素七人。高攀龍聞逮投水死。緹騎到蘇州逮捕周順昌時,引發了以顏佩韋等五人為首的蘇州城鄉數萬人暴動,為之呼冤,打死緹騎二人。後周順昌為不連累鄉里,赴京城自首,被酷刑打死。顏佩韋等五人亦被處死。繆昌期下獄一月,就體無完膚,十指全脫,然大義凜然,詞氣不饒,旋即慘死獄中。閹黨將繆遺體碎首暴屍城北,其狀慘不忍睹。

  大明王朝進入了最黑暗的時代,東林黨人橫遭屠戮,正人直士慘死殆盡。有能力的正直人士*死光了,奸邪全部把持著各路要律,國家會怎麼樣就可想而知了。等到崇禎帝上台後,重新懲治了閹黨,東林黨人又重見了一絲光明,然而黨爭並沒有結束,它一直持續到苟且的南明時代,伴隨著大明王朝相始終。

  4.悔恨交加———崇禎自盡

  和大多數末代皇帝相比,崇禎並不見得比他們更加*荒唐,相反,他還算是一位相對而言還比較勵精圖治的皇帝,那為什麼大明王朝的江山卻在他手上覆亡了呢?

  明朝的末代皇帝是崇禎帝朱由檢,他是一位勤政敬業的皇帝,一天只睡兩個時辰,做夢都希望振興大明王朝,一保江山。可惜國事日非、江河日下,內憂外患接踵而至,加上用人失策,苛嚴好殺,終於在清軍及農民起義軍的夾擊下敗亡了。

  崇禎即位沒有多久,就將魏忠賢逐出於鳳陽,後下詔追逮,魏忠賢自縊死。並將閹黨定為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一時大快人心,頗得時望。

  但其後不久,他就又發現只有宦官最忠貞,所以大量地派出宦官到各軍隊中去做監軍,致使監軍制度復活,後來就是這些監軍們首先背叛他投靠了李自成。

  中國卷 第四編 日落前的烏飛鳶唳(11)

  此時,外有強敵蒙古、瓦剌和滿洲,邊戰不停。內部大臣之間門戶之見日深、爭論不斷,崇禎已無可為。再加上他生性多疑,喜怒無常,常靠濫殺無辜來維護自己的權威,曾因地方失守,就將上任僅有七天的陝西華亭縣尉徐兆麟斬殺,最終殺到了邊防重將袁崇煥頭上,大明王朝的長城也跟著土崩瓦解。

章節目錄